第十三章 宠辱若惊
第十三章 宠辱若惊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翻译]
被爱或被侮辱感觉就像被吓坏了,把荣誉和耻辱的巨大危险当作自己生命的宝贵。当受到优待或羞辱时感到恐慌是什么意思?被宠爱是卑微的,接受爱会带来特别的惊喜,而失去爱会让人感到焦虑和不安。这被称为受到宠爱或羞辱时的恐惧感。重视重大疾病和重视自己的生命意味着什么?我患重病的原因是我有一个身体;如果我没有身体,我还能有什么麻烦呢?所以,珍惜自己的身体是为了统治世界,世界可以把它托付给他;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就是治理世界,世界可以依靠它。

[引言]
本章讨论人的尊严问题。老子强调“重身”的思想,论述了放纵和羞辱对人体的危害。老子认为,一个理想的统治者应该优先考虑“重视自己”,而不是鲁莽行事。只有珍惜自己生命的人,才能珍惜世界上所有人的生命,才能让人们相信他们有治理世界的责任。在前一章中,老子提到,“只关注肚子而不关注眼睛”的“圣人”只能通过“避免偏袒、羞辱、荣誉、疾病和伤害”来承担天下的重任。本章接着说:“对恩惠和耻辱都感到惊讶。”。在他看来,那些获得青睐的人认为这是一种巨大的荣誉,为了不失去荣誉,他们在给予者面前感到害怕和顺从。他认为,“放纵”和“羞辱”对人类尊严的影响没有区别。被羞辱肯定会损害自尊,但被宠爱也会损害自己的个人尊严?那些被宠爱的人总是觉得被宠爱是一种意想不到的荣誉,他们担心失去它,这无形中损害了他们的个人尊严。如果一个人没有经历过任何屈辱或恩惠,那么他们就可以自豪地站在任何人面前,保持完整和独立的个性。
【分析】
本章关于“高贵的身体”和人类尊严问题的主要观点是,“圣人”不会因偏袒、羞辱、荣誉和疾病等外部因素而改变自己的身体。这是前一章“圣徒是他们的肚子,不是他们的眼睛”这一说法的延续。只有真正做到“为肚子服务,不为眼睛服务”,不被外界荣誉和干扰分心的人,才有能力肩负起治理世界的重任。关于本章的主题,王夫之做出了以下富有见地的贡献。他说:“每个人都在自己内心拥抱世界,在他们之外,他们的身体也在世界里。如果一个人没有看到他拥抱世界,他为什么要烦恼呢?如果他喜欢世界到震惊的地步,侮辱到震惊的程度,那么他就会拥抱他下面的世界,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拥抱震惊。如果世界上有一个巨大的挑战,那么他就用自己的身体来拥抱和珍惜它。如果一个男人的身体也是一个挑战,那么他的负担就是拥抱它。但如果他没有身体,他会用耳朵听,而不是听;如果他用眼睛看,而不是看。看到它;如果我的耳朵和眼睛都静止了,那么世界的听觉和视觉就不会发光;如果震惊和痛苦已经过去,那么它们就会消失在世界上,由人民来做。这与潮流不符。”(王夫之:《老子言》)
大多数人非常重视身体的战利品和荣誉,甚至许多人更看重外部的战利品和荣耀,而不是自己的生命。在生活中,处理名利、荣誉和损失是不可避免的。许多人认为名利是他们人生的最高理想,目的是为子孙后代享受繁荣、财富和祝福。简而言之,人们为周围的事物而活,如长寿、名望、地位和财富。对于名利,可以说每个人都需要它。然而,人们的态度因放置在哪里而异。如果你把它放在比生命更珍贵的位置,那么你就完全错了。老子从“重自己”的角度出发,认为生命远比名利和人情珍贵。一个人应该安静,欲望少。这样,一个人就可以承受世界的重量,得到人民的信任。这种态度基本上是正确的。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