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第八课笔记

时间:2025年4月26日

主讲:贤青老师

建立正知正见:

一、整个宇宙都是我们的本性,宇宙与我们一体,你就是宇宙,宇宙就是你。

佛教:每个人有五眼六神通,肉眼天眼法眼慧眼佛眼。

肉眼简择,不明宇宙人生真理的人,一般用肉眼看世界,看事物的表面,形形色色,实实在在,不同,这是我,这是你,这是他,这是你的,这是我的,这是他的。我的尊严不容侵犯。

天眼通达,天眼,不是二郞神才有,每个人都有,能看到之所以有诸多不同,是由前因造成的。前因种下,合适的缘份出现,果就呈现了,用肉眼看不到前因,就会很执着,用天眼能够看到前因后果,能看到,认知也就到了。看谁莫名其妙不顺眼,因为前世被其欺负过。

法眼清静,消除二元对立,没有评判,不下定义,随缘来去,心上无妄念。

慧眼见真,看到事物的实相,实存实相,拈花一笑,只看到了花的存在,没有“花”这个定义,只有因缘和合的本质。杯子,本来无名,看见一个杯子,叫它杯子,已不是其实相,慧眼,是水泥经人加工形成的东西。

佛眼具足,看到了万物同体、同性,通性,没有固定,我们与宇宙一体,只是能量的波动而已,生灭,本来无一物。

娑婆世界是由人胡思乱想自私自利生出来的。极乐世界是由清静心生出的。

想改变生活状态,从改变起心动念做起,使妄念越来越少。

现实生活中鼓励你去抓取,去竞争,去卷,去付出,

生命之学教你放下放下,欲望越来越少,

一日三餐,如果清静,不胡思乱想,就不用吃那么多了。

直接用佛眼看世界,豁达。

二、道在哪里?我们就生活在道中,你中有道,道中有你。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

今天,开讲:

《诗》云:‘伐柯伐柯,其则不远。’执柯以伐柯,睨而视之,犹以为远。

《诗经》说:‘砍削斧柄,砍削斧柄,斧柄的式样就在眼前。’要砍多少,标准就在手中,但往往忘记,用眼睛去量,自以为聪明,实际并不标准。人有习气,太简单了,就会怀疑。

睨而视之,犹以为远:没那么复杂。

佛教八大宗派,非常简易的法门,净土法门,念阿弥陀佛,佛陀来到人间,为了让人成佛:明心见性,觉醒。每个人都是佛,因为妄想太多,所以不知道;知道自己是佛,就可去证得,念佛就成佛。难信之法,最简单。

修掉习气,修掉过度思考

为什么不愿相信至简大道?

因为依的是贪嗔痴念。

两口因为电视坏了,互相指责,五岁的儿子大喊一声:坏了去修修就行了。——大道,就是去修修。

恢复纯净,修行的目的。

只需要做减法,离道就近了。

“故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

以已推人,自己觉得不好,别人也会觉得不好,自已觉得好,别人也会觉得好,底层逻辑是宇宙一体,自已和别人是一体的。

用良知做标准,清静下来,止,改习气。

扪心自问,扪这个动作,就是静下来。

为已之学,是为了开发自家后院的宝藏,不用出去要饭,越来越智慧;

为人之学,博夸奖,易半途而废。

“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忠,对内一颗真心。恕:外不欺物,将心比心,把别人当自己,感同身受,同理心。

能够做到忠和恕,那就离中庸之道不远了。何为忠恕?心中不乐意别人加给自己的东西,也不施加给别人。

如果发生冲突,说一句,我能理解你,能消除大部分情绪。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行忠恕之道,就不会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去指责别人,会体会到别人的苦。

子贡问孔子,哪一句话,终身可依?

子曰: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后来这八个字挂在联合国,作为全球黄金共处律。

“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所求乎子以事父,未能也;所求乎臣以事君,未能也;所求乎弟以事兄,未能也;所求乎朋友,先施之,未能也。”

丘:孔子自称,但凡我们遇到孔子自称这个字时,念“某”。

孔子表示君子的道有四项,孝忠悌友,我孔丘连其中的一项也没有能够做到。

用我对儿子的要求来侍奉我的父亲,我未能做到。

用我对下属的要求来侍奉我的君王,我未能做到。

用我对弟弟的要求来侍奉我的哥哥,我未能做到。

要求朋友做到的,自己应该首先做到,也未能做到。

五伦关系去反省,尽本份——不要去要求别人尽本份,只管自己尽本份。

做到圆满不可能,但要尽心尽力去做,心是圆满的。

“庸德之行,庸言之谨;有所不足,不敢不勉;有余,不敢尽。言顾行,行顾言,君子胡不慥慥尔?”

平常的德行努力实践,平常的言谈尽量谨慎。德行的实践有不足的地方,不敢不勉励自己努力;言谈不敢放肆而无所顾忌。说话顾及自己的行为,行为顾及自己说过的话,这样的君子,怎么会不忠厚诚实呢?

庸:平常。

生活当中的言行,行住坐卧——每个行为背后都有道都有理,知不知道怎么做?

行不中道,进庙,中道给大德者走,一般人走侧门,走在中道,有十目所视,十手所指的感觉。中道,冒犯冲撞。徐行后长,不疾行先长,不走在长辈前面。边走边吃,失礼。

立不中门,不站在路中间门中间。

坐不中席,不满座。

坐不跷腿,不抖腿,女士不分开腿。

卧,右卧如弓——吉祥式;不要直挺挺躺那儿,很吓人。

平常言谈,如微信,需有头有尾,有敬语;和亲近的人不乱开玩笑。平常多说好话,给人开心给人鼓励。

自尊尊人,放意放松不可取——严谨不失活泼。

有余,留余是大智慧。

“留有余,不尽之巧以还造化;

留有余,不尽之禄以还朝廷;

留有余,不尽之利以还百姓;

留有余,不尽之福以还子孙。”

言顾行,行顾言,言行一致,

糙糙:相对的是巧言令色。君子厚道朴实,但不是愚蠢。

“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

君子安于现在所处的地位去做应做的事,不生非分之想。不去要求别人。

“素富贵,行乎富贵;”

有财富有地位时,行中庸之道,为富要仁,要散,要多做利于别人的事。富而好礼。

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孔子到卫国(濮阳),冉有驾车。孔子说:“人口真多啊!”冉有问:“人口已经很多了,又该怎么办呢?”孔子说:“让他们富裕起来。”冉有问:“已经富裕了,又该怎么办呢?”孔子说:“教育他们。”

孔子主张“先富后教”,他虽重教化,而以富民为先。孔子谈到了经济与教育的关系,主张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重视教育。

管子说:“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

平素是贫贱的,就按贫贱的身份去行事;平素处于少数民族区域,就按少数民族区域的风土人情去行事;平素面临危难,就按患难的处境去行事。

君子无论进入何种状态(或处于何种境地),没有不安然自得的。

——感恩老师授课,感恩学友共学

版权声明:
作者:zhangchen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207401.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