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多元温度——日本研学第六天

            港口城市的晨光:初遇神户

清晨抵达日本第三大港口——神户市。港口内巨轮林立,汽笛声穿透薄雾,岸边欧式建筑与日式木楼相映成趣,仿佛在诉说这座城市的开放与包容。

            百年侨校的温度:走进同文学校

      孩子们满心期待插班在神户中华同文学校,李校长和张校长早已在校门等候。这座由梁启超先生于清晚期创办的学校,青砖灰瓦间流淌着历史的厚重。穿过走廊,橱窗里陈列着华侨先辈的老照片:战乱时期藏在米袋里的中文课本、手写的《三字经》教案,无声诉说着“华文不辍”的坚守。

    教室里,朗朗书声中夹杂着中文的抑扬顿挫。孩子们怀着好奇心悄悄驻足,看到学生们端坐在课桌前,黑板左侧写着“尊师爱友,刻苦进取”的校训,右侧是日语笔记,中日文化在此刻自然交织。最难忘的是孩子们体验了一节美术剪纸课:孩子们握着剪刀,专注地刻出自己喜欢的图案,满足而兴奋。

          仪式感中的情谊:互赠与交流

午餐后,校史馆内的授旗仪式庄严而热烈。艾瑞德学校董老师作为代表将校旗郑重赠予神户中华同文学校,鲜红的旗帜上,艾瑞德学校几个字格外醒目。作为回礼,同文学校赠予我校120年校史纪念册,泛黄的纸页间,记载着学校从清末华侨私塾到今日国际学园的蜕变,每一张照片都凝结着“根在中华”的执着。

      最动人的是学生互赠礼物环节。孩子们捧着精心准备的礼物雀跃上前:送出印有各种纹样的书签、冰箱贴套装以及代表中国元素的礼物。递给对方礼物的那刻,虽然语言不通,但孩子们的笑容在彼此眼中绽放,语言的隔阂此刻全然消弭。

              在京都茶道体验——一碗青绿里的时光

      踏入古意盎然的茶室,案几上,茶碗、茶筅、茶勺等茶具静候登场——粗陶茶碗上的釉色,茶筅的竹丝,茶勺的天然,每一件器物都藏着匠人的心意。

        老师示范,指尖轻捏茶勺取抹茶粉,如撒青雪般落入茶碗,先注少量温水,茶筅便在碗中划出“W”形轨迹,手腕轻转间,渐渐泛起绵密泡沫,终于捧起自己调制的抹茶,碗沿还带着掌心的温度。初尝微苦,一颗糖放嘴里在舌尖蔓延,茶的微苦加上糖的味道交织一起,回味无穷。

      当双脚丈量过不同的土地,当双手触碰过相异的器物,有一天会真正明白:文化的传承,是跨越国界的真诚对视,是对“和而不同”的永恒相信,更是在每一次相遇中,为世界种下一颗理解的种子。

版权声明:
作者:感冒的梵高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207420.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