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实盘记录19 —— 好和不好是显而易见的

今天美国站的销售额是$2073.52,本周一流量还不错,在会员日前刚好破2千美金,不过后面预计会下滑。主力的一款产品在空运补货后某核心关键词的自然位到了前四,一些上上月开发的产品在陆续上架中,vine免费送测都在陆续安排了。

美国站不像欧洲站不是很担心Vine送不动,我一般会直接选择30个的送测数量,200美金预算拉满。亚马逊自带的免费送测回评计划是很好用的,就是权重比较低,其实通过最初的回评也可以及时的去判断这款产品行不行,如果vine回来的测评普遍不行,这产品也根本不用做了。

至于市面上的刷单测评,我是不做的,目前是纯白帽去运营。主要是没必要,有vine足够你前期过渡了,低客单也不需要去刷。何况市面上大部分测评资源都很垃圾,所以选择纯白帽也是实用主义的体现。没有那么多什么理想抱负高尚的东西,只是这样风险可控,更健康,更长久,长期价值胜过短期利益而已。

补充一点,在我4年前刚入行的时候,那时候做的大部分大机构的海外仓和测评服务商其实现在生意都很差了,只有搞申诉的服务商越做越好。这也间接的反应了,亚马逊对这类黑科技政策的收紧和大部分卖家都趋向于现在搞合规化运营。

其实现在新CEO搞的还是挺不错的,这里的不错指的是一个企业的公平心的体现,这点其实美国企业做的很好。违规变体最近也在抓,去年是抓二审,今年又搞了新的配送政策,一方面降本增效,一方面做公平这方面的工作。

当然也有一些问题,裁员导致客服团队几乎失联,case回复的和bot一样脑残,只能说尽可能去适应新的规则减少抱怨,因为那没卵用。

说回今天的重点话题,新品我最看重的数据那就是点击率。

点击率不能综合去看,要去看你在什么位置得到什么样的点击数据。

显然,你广告在第一页第一位,和你打在中位的点击率是不一样的区间段。在首页的数据会更好,有更多冲动型销售者去点击。但是当你打广告到页面中位了,更多是精挑细选的消费者,点击率低是正常的。

点击率还涉及到一个核心的规则那就是广告竞价,点击率越高的产品其实广告竞价越低。一般来说对于家居类目前四位至少要有1%的点击率,中位至少要有0.5%的点击率才行。再低就说明你产品还是不够有吸引力,有点难推。

这里我直接给一组我自己最近推的一款产品的广告数据出来。

新品近两个月的广告数据:

单组手动精准词的数据:

可以看到点击率都远远超出1%这个数据,这样的产品才是好产品,广告竞价会越开越低。

其实关于一个产品好不好,巴菲特有个很好的比喻。

巴菲特说:说好和不好有时候你用平常心去看是显而易见的。如果它不显而易见,说明它还不够好。

举个例子,就好像你在一个餐厅里坐着,说有一个很高的人走进来,如果他是姚明,你肯定就一眼就看到了。但是如果一个人走进来看不出来是姚明,那说明他不高嘛。

同样的一个产品好不好也是显而易见的,上架广告数据表现就不错,回评都是好评,排名初步上升,慢慢进入正循环,利润也能达到预期。

如果你没有这种感觉,那就说明产品还不够好。

当你用平常心、用常识去看待东西的时候,显著的差别是明显的。

希望我的实盘记录可以给同行路上的朋友参考和帮助。

May the force be with you!

版权声明:
作者:主机优惠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207454.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