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盛转衰
上个月,由于事情繁多,没空写作,加上已写满百天,决心休息,我将这个软件又一次删除,一个月后,我想,现在我又有了表达的欲望,于是打开了应用商城,准备下载回来。不幸,我的应用商城已经下架了这个软件。虽然我最终还是在“豌豆荚”上完成下载,但是,仍不免一阵感叹。
记得最初下这个软件,是在2017年,我的老师跟我们推荐说,她常常把写的东西发到这里,她觉得它是目前最适合写作者的软件。我当时偶尔会写一些小诗,在教室里特别安静的时候,别人低下头笔走龙蛇的时候,我一个人把头扭向窗外,看枫叶在树上和地面燃烧,像我们无处安放的热情。我多么渴望这热情有一处迸发的地方,但我又清醒的意识到,如果投给某个刊物可能不太会被发表,或者,即使被发表了,也不会有人注意。发表的文字不被人注意,不是对它最大的侮辱吗?哪怕它不被看好,甚至被批评,起码它进入了世人的眼帘。在知道这个软件之前,我也曾试图在其他软件上写一点儿东西,不过,一想到那里的用户是些完全不关心文字的人,我一个字儿也写不下去,直到现在都是如此。
我仍能记起当时刚刚下载下来时的激动,扑面而来推荐关注的,从名字上就能听出来是同好,不论水平如何,内容如何,爱好相同在如今就是不易,尤其是写作这种在外人看起来“无用”甚至“装腔作势”的爱好。我记得当时离家不远有一棵柳树,歪歪扭扭的,令我想起一张李白举着酒杯对月的画,看着它,我顿时觉得,我终于有一个大展诗情之处了。于是,我写了第一首空开的诗,原诗在某个对这个软件彻底失望的日子里已经被我删除,手稿则早已不见,大概内容我记得是,我宁愿像柳树一样歪歪扭扭,像李白一样漂泊无定,也不直溜溜地站在那儿供人参观。还没什么见识的年纪,我甚至想过背着诗集四处流浪。
之后,就是这个梦想被击碎,然后捡起来,然后又击碎,然后又捡起来,如被幽灵诅咒。这个过程,具体的表现就是我反复地删除和下载这个软件。我见证了它的发展,见证了它的热闹,见证了在某个转折点,它一再地被批判,但还是不可挽回地落下了山。但是我始终不愿承认它的落山,我更愿意相信,这一切的不景气只是暂时的,直到看到它这次下架。一个梦,终于醒了。
我也知道许多人还在为它辩护,称其总体上还是不错的,不过,不可避免地,它要为了经营而牺牲部分用户体验,但是,一旦做出这种的牺牲,就注定要衰落了,毕竟,它不同于购物和视频软件,不是人所必需。可能现在还有一个躯壳,让依附者还有地方舞蹈,可能这些舞步最欢快的人,最后会成为它的送葬人。
所以,你好,再见。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