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条路赠与我的
从家到学校这条路,我已经走了十六年。骑电动车十分钟,骑自行车十三到十五分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条路见证了我从青涩到成熟的蜕变,也成就了我心灵的修行。
春日的清晨总是格外温柔。骑到休闲广场时,那片蔷薇花便如约而至地向我招手。我总是不自觉地放慢车速,看它们从嫩绿的叶芽开始,慢慢鼓起花苞,再到半开不开的羞涩模样,最后绽放成满园的姹紫嫣红。这样的美好,需要一颗安静的心才能看见。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总是匆匆而过,却忘了驻足欣赏路边的风景。当我学会注视一朵花的绽放时,世界才真正向我敞开了怀抱。
往北走有两条路可选,东边一条,西边一条,都是我的心头好。那棵紫色的槐树藏在绿荫深处,走了十几年,我才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发现了它。那种紫是纯粹的紫,不似宗璞笔下紫藤萝的忧郁,也不像薰衣草的浪漫,它就是它自己,一串串紫色的花穗垂挂在绿叶之间,优雅而神秘。我常常在想,究竟是紫色点缀了绿叶,还是绿叶衬托了紫花?这般天作之合的搭配,竟让我驻足良久。那天,我忍不住停下车,轻轻抚摸那些紫色的花串,淡淡的清香扑面而来。身边是呼啸而过的车辆,卷起尘土与尾气,却无人为这抹紫色停留。原来,生活从不缺少美,缺的是发现美的眼睛,和愿意为美停留的脚步。
西边路上的两排树,我叫不上名字,看着像槐树却从不开花,它们像是大自然的魔术师。春天来时,它们捧出嫩黄嫩黄的叶子,走在树下,仿佛置身于金色的梦境。秋风起时,它们又把自己染成一片火红,那样热烈,那样饱满,像极了我们燃烧的青春。待到寒冬,它们又悄然褪去华服,默默积蓄力量,等待下一个春天的到来。
而东西方向的悬铃木最是神奇。昨日还是枯枝嶙峋,今晨便舒展着嫩绿的手掌,"刷拉拉,刷拉拉......"无数新叶在风中相互击掌,仿佛在庆祝春天的到来。待到盛夏,它们撑起浓密的绿荫,夏风穿过叶隙的沙沙声,总让我想起教室里学生们朗朗的读书声,那般悦耳动听。而到了秋冬之交,似乎只是一夜之间,秋风秋雨就把它们染成金黄,厚厚的落叶铺就一条金色的地毯。光秃秃的树枝孤零零地立着,却依然挺直腰杆,静待来年的新生。
这些草木从不多言,无论你看或不看,它们就在那里,静静地完成自己的生命轮回。发芽、生长、枯萎、重生,这不正是我们人生的写照吗?但它们从不错过属于自己的时节,该开花时尽情绽放,该落叶时潇洒离去。我的学生们又何尝不是如此?每颗种子都有自己的生长节奏,教育就是要学会等待的艺术,要有静待花开的耐心。
这条路上还有另一本活的教科书。寒风中卖菜老人皲裂的双手,深夜路灯下炒鱿鱼摊升腾的热气,烈日下蜷缩在遮阳伞里的菜农,黎明前就开始挥舞扫把的清洁工......这些平凡而坚韧的生命,教会我看见生活的本真,感知生命的顽强。相比他们,我们何其幸运,能在教室里教书育人,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
十几年来,这条路上留下了我无数思考的痕迹。某个教学灵感的闪现,某个教育方案的雏形,某节课的创新设计,常常就在骑行的某个瞬间跃入脑海。它不仅是连接家与学校的通勤之路,更是启迪我教育智慧的思考之路,见证我专业成长的修行之路。
这条路给予我的,远比我付出的多得多。它让我懂得教育如同培育树木,需要经得起风霜雨雪的考验;让我明白生命如同四季轮回,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美。所谓修行,不过是在平凡的日子里,学会与万物对话,与自己和解,在日复一日的重复中,发现生命最本真的意义。
如今,每当我骑行在这条路上,总能感受到一种特别的宁静。车轮碾过四季,心灵也在这一遍遍的往返中不断成长。这条路,早已不仅仅是一条物理意义上的道路,它是我教育生涯的见证者,是我生命历程的参与者,更是我心灵成长的陪伴者。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