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基层公务员松绑减负

  近日,中央组织部在北京以电视电话会议形式召开全国公务员工作推进会。会议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塑造良好作风形象,教育引导广大公务员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要抓好公务员法律法规和《全国公务员队伍建设规划纲要(2024—2028年)》贯彻落实,加强和改进考录工作,拓宽选人用人渠道,深化公务员分类管理,完善考核评价和正向激励机制,抓好公务员转任、回避、辞去公职等制度落实,切实把制度优势转化为队伍治理效能。要紧扣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发挥好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效能,为基层公务员松绑减负,进一步充实调优建强基层队伍。要加强重点问题研究,不断提高公务员管理工作者队伍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推动公务员工作高质量发展。

  基层公务员是党和国家事业的“神经末梢”,是落实政策红利、服务人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执行者。当前,基层治理面临形势复杂、任务繁重的现实挑战,部分地区仍存在形式主义突出、考核机制繁琐、事务性负担过重等问题,不仅消耗基层干部大量精力,更制约基层治理效能提升。为基层公务员松绑减负,既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重要举措,对于激发基层活力、夯实执政根基具有深远意义。

  一、正视基层负担现状,靶向聚焦痛点难点

  近年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基层减负工作,通过开展“基层减负年”等专项行动,持续整治文山会海、过度留痕、多头考核等顽瘴痼疾,取得阶段性成效。但不容忽视的是,基层负担“显性减、隐性增”的现象依然存在。一是事务性工作繁杂低效。部分部门简单以“留痕”代替“落实”,要求基层干部重复填报各类报表、撰写空洞总结。二是考核机制亟待优化。多头考核、重复考核问题尚未根除,不同部门各自为政设定考核指标,基层干部需同时应对组织、纪检、乡村振兴、安全生产等多线考核。

  二、把握减负核心逻辑,系统施治标本兼治

  为基层公务员松绑减负,绝非简单做“减法”,而是要通过优化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实现“减负”与“增效”的有机统一。需从以下维度推进改革。一是以“精简效能”为原则,优化工作流程。严格落实《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要求,大幅压减文件数量和会议频次,严控“红头文件”篇幅,推行“短会、套会、视频会”模式,避免“以文件落实文件、以会议落实会议”。二是以“科学考核”为导向,重构评价体系。建立统一规范的基层考核机制,由组织部门牵头制定综合性考核指标,合并同类项、减少“一票否决”事项,突出对民生实事、治理成效、群众满意度的考核权重。

  三、构建长效机制,让减负成果落地生根

  基层减负是一场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需建立“党委统筹、部门协同、基层参与”的工作格局,形成常态化推进机制。基层公务员身处服务群众最前沿,其工作状态直接关系民心向背。唯有持续深化基层减负工作,让基层干部从繁文缛节中解脱出来,把更多时间和精力用于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才能真正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版权声明:
作者:admin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207821.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