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人必看:如何3步搭建赚钱的产品矩阵。(附3个致命避坑点)

上周收到一位读者的私信,字字扎心:

「开奶茶店 3 年,贷款100 万,跟风出了 17 款网红产品,结果款款滞销。现在房租欠 3 个月,员工天天催工资,到底哪里错了?」

你是不是也卡在这儿了?

你跟风砸钱追爆款,促销活动搞了一轮又一轮,利润却越来越薄;

你看着产品清单密密麻麻,却搞不懂哪个该主推、哪个该引流,用户到底需要什么?

其实这样的困境,每天都在无数餐饮人身上上演。花大钱做研发、砸促销,却忽略了最底层的逻辑 ——每款产品都该有自己的「角色剧本」。

01

产品矩阵的「黄金三角」:引流款、刚需款、利润款

1. 「引流款」:用低价当「钥匙」,把人「勾进门」

说白了,就是让用户觉得「不买就亏」的那款产品。它的任务只有一个:降低用户第一次尝试的门槛。

·蜜雪冰城柠檬水:3 块钱一杯,比瓶装水还便宜,夏天走在路上看到门店,谁不想花杯奶茶钱买份清凉?靠着这个「流量钥匙」,蜜雪冰城全球开出 46479 家店,超过星巴克成全球第一,日均卖出 1000 万杯,靠的就是「人人喝得起,随手带一杯」的钩子。

关键动作:

· 引流款可以不赚钱,但品质要「对得起价格」(别用劣质原料砸招牌)

2. 「刚需款」:靠性价比当「钩子」,把心「留下来」

这类产品是你的「承重墙」,不需要花哨,只要做到「稳定、实用、高性价比」,就能让用户隔三差五就想起你。

·米村拌饭安格斯肥牛套餐:肥牛分量扎实、酱汁浓郁,搭配免费例汤和小菜,上班族午餐首选。米村拌饭靠这道刚需款,在全国开出 1850 家门店。点击查看:深度剖析(2):米村拌饭11年狂开1850家门店,快速扩张与火爆门店背后的逻辑

关键动作:刚需款要「反网红化」:

·别频繁换包装、改口味,用户要的就是「每次买都一样好」的安全感

· 把细节做到极致:比如外卖主食标上热量表、附赠湿纸巾,用户会觉得「这牌子懂打工人」

3. 「利润款」:靠情绪当「钩子」,把利润「涨上来」

现在的用户,愿意为「开心」「治愈」「仪式感」多花 30% 的钱。

你有没有发现,同样是蛋糕,便利店卖 10 块钱,好利来的半熟芝士能卖 30 块?因为它用细腻的口感、精致的包装,让你觉得「这不是吃蛋糕,是给自己的小奖励」。

·茶颜悦色城市限定杯:武汉樱花季的杯套,画着黄鹤楼和樱花,60 万份 3 天卖光,很多人买了不喝,专门拍照发圈:「来长沙不喝茶颜,等于白来!」杯子成了「城市打卡符号」,带动品牌整体毛利率提升 15%。

02

3 步搭出「赚钱矩阵」,让产品自己「滚雪球」

就像一场好戏需要主角、配角、群演配合,你的产品也要组个「黄金战队」:

▶ 第一步:定占比

定义每类产品的 “战略角色”,形成 “功能打底、情感利润、社交破圈” 的立体产品矩阵。

核心是让不同属性产品形成协同 —— 引流产品带来流量,刚需产品留住用户,情感 / 社交产品提升品牌价值,最终实现 “流量 - 转化 - 复购 - 传播” 的闭环。 

▶ 第二步:学大牌「打配合」

看星巴克怎么玩:

1. 引流款开门:早餐时段 8 元美式 + 可颂,吸引上班族进店;

2. 刚需款锁客:经典拿铁 32 元一杯,口味稳定,成了「每天一杯」的标配;

3. 利润款赚钱:季节限定星冰乐 42 元,颜值高、口味新,毛利率超 70%;

4. 社交款传播:城市限定杯、圣诞红杯,用户拍照发圈,省下千万广告费。

星巴克中国区 2023 年营收 180 亿元,靠的就是「每款产品都在精准卡位」。

▶ 第三步:避坑!这 3 件事千万别做

1. 引流款别丢了品质:见过太多老板为了低价,用劣质原料,用户第一次买就踩雷,再也不来了。

2. 别让所有产品都「争 C 位」:你不是大品牌,没那么多预算推全品类。先聚焦 1 款引流款 + 1 款刚需款,打透市场,再慢慢加利润款。

3. 定期「给产品体检」:每周看数据:引流款的转化率够不够(低于 15% 要调整),刚需款的复购率稳不稳(低于 30% 要优化)。

03

生意的本质在「懂人心」

你发现没?所有卖得好的产品,都是「读懂了用户的隐性需求」:

引流款,是给用户一个「低成本尝试的理由」

刚需款,是给用户一个「反复选择的底气」

利润款,是给用户一个「奖励自己的借口」

别总盯着同行怎么干,多想想你的用户:

· 早上通勤的上班族,需要一杯「便宜又提神」的咖啡;

· 周末逛街的女生,需要一个「拍照好看又好吃」的甜品;

把自己放进用户的场景里,想他们的难,懂他们的累,你的产品自然会有「人情味」—— 而这,才是最打动人心的「核心竞争力」。

好产品不是靠运气,是靠「角色分明」的战略

现在,打开你的产品清单,给每个产品打个标签(引流款 / 刚需款 / 利润款 / 社交款)。

如果超过 30% 的产品「角色模糊」,赶紧调整

版权声明:
作者:cc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208146.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