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政策红利即将到来
来源: 国际金融报
国新办4月28日举行新闻发布会,重点介绍稳就业稳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举措,回应外界关切,引发广泛热议。
4月25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不断完善稳就业稳经济的政策工具箱。外部环境动荡下,国内社会预期稳定更加重要。政策组合拳是稳就业、稳经济的“压舱石”。
央行围绕稳就业、稳增长重点领域,精准加力做好金融支持;人社部打好稳就业政策组合拳;商务部适时推出新的增量政策措施……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赵辰昕表示,若干举措的出台实施将对经济形成有力支撑,能够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保持社会大局稳定。
多方力促稳就业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近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不断完善稳就业稳经济的政策工具箱,既定政策早出台早见效,根据形势变化及时推出增量储备政策,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全力巩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本面。
就业政策组合拳是稳就业的“压舱石”。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副部长俞家栋表示,今年就业工作将持续挖潜扩容就业空间,打好稳就业政策组合拳,突出保障重点群体就业,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加强就业公共服务。
稳就业需要精准施策。申万宏源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赵伟对本报记者表示,会议部署的稳就业举措以“扩容”与“增效”为核心,既注重传统领域挖潜,又着眼新动能培育。
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困难人员三大群体为稳就业保障重心。据介绍,针对青年就业,17条专项措施与就业服务攻坚行动着力破解结构性矛盾;面向农民工群体,以工代赈、外出务工与就近就业并重,目标锁定3000万脱贫人口务工规模;困难人员帮扶则通过“两优惠三补贴”政策,包括贷款优惠、税收优惠和培训补贴、岗位补贴、社保补贴等兜牢就业底线。
财政方面,近期,人社部会同财政部下拨了667亿元中央就业补助资金,为稳就业政策实施提供保障,体现国家对就业问题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力度。
对此,天使投资者、资深人工智能专家郭涛在受访时表示,就业政策组合拳形成协同效应,667亿元资金精准滴灌,强化政策执行力,助力企业轻装上阵,全方位守护就业市场稳定。
记者采访获悉,金融支持稳就业的核心在于通过“资金+政策+服务”的组合拳,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同时强化重点群体和行业的定向扶持。未来,需进一步深化政银合作,拓展数字化贷款产品,并加强跨部门数据共享,提升政策精准性。
各地积极加码行动
稳就业与稳经济相辅相成。今年一季度,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全国城镇新增就业308万人,同比增加5万人,快于时序进度。城镇调查失业率一季度均值是5.3%,低于预期控制目标。
与此同时,业内人士认为,当前就业总量压力不减,结构性矛盾仍存,需多措并举稳定和扩大就业。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徐宁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稳就业是畅通经济循环的关键枢纽。就业岗位的稳定可通过消费能力传导带动市场需求回暖,进而形成“保企业—稳岗位—促消费—扩生产”的良性循环。这种经济基本盘的稳固,会成为增强社会预期、激发市场活力的信心基石。
今年以来,各地也在加码稳就业。以上海为例,今年,上海市高校毕业生人数再创新高,达到24.6万人。上海市人社局表示,今年将做到供给岗位更多、鼓励政策更多、就业渠道更多。
对于招用毕业年度的高校毕业生或者离校2年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以及16至24岁登记失业青年的用人单位,可以通过免申即享、直补快办等方式,给予一次性扩岗补助,即每招用1人可补助1500元。对招用高校毕业生的小微企业和社会组织,还可以有最长1年的社保补贴等。
近年来,上海市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帮扶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走在全国前列。如果学生在毕业后还没有找到工作,特别是在离校后半年左右的黄金期内,上海市人社部门会按照“一人一档一策”的方式,开展“1131”实名制服务,即至少1次政策宣传、1次职业指导、3次岗位推荐、1次职业培训或就业见习推荐。
“当前我国就业市场呈现结构性矛盾,建议青年求职者结合自身情况,提前做好择业规划,适度降低就业预期,先就业再发展。”徐宁指出,应顺应国家经济战略与产业发展趋势,可优先考虑转向新经济、新行业、新赛道领域,关注新质生产力、人工智能等新兴岗位需求。
稳股市提振信心
外部环境动荡下,国内社会预期稳定更加重要。在营造稳定发展的良好环境方面,若干举措提出持续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持续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加大对实体经济的金融支持等。
稳经济具备强大底气。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第二大商品消费市场,我国市场潜力大、韧性足,在面临关税冲击时,更能够体现出足够的韧性和优势。2025年一季度,国民经济起步平稳,主要经济指标平稳向好,生产依旧强劲,投资仍有韧性,消费边际改善。
2024年下半年以来,“资本市场”“股市”的提法多次进入中央文件。2024年9月,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努力提振资本市场”;2024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202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均提出“稳住股市”。2025年4月18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持续稳定股市”。
稳股市在稳经济中扮演多重重要角色,既是经济运行的“晴雨表”,也是经济稳定的“调节器”。西部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边泉水表示,稳定楼市股市有助于提振国内信心,也有助于发挥财富效应对消费的带动作用。
股市已成为经济生态系统的关键节点,其稳定对稳就业、稳增长、调结构具有放大效应。招商证券宏观分析师张一平表示,在稳定的基础上进一步要求活跃资本市场,这可能有助于稳定A股日均成交金额。
美国所谓的“对等关税”冲击全球金融市场,我国各项措施“组合拳”快速出击、强而有效,有力稳住了股票市场。方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燕翔认为,未来我国资本市场改革将着力于吸引中长期资金入市,持续完善稳市举措,保持股市稳定,中国市场有望成为全球资金“避风港”,为全球市场带来更多确定性。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