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关于读书,我有这两点建议
文/动动
01
今天又仔仔细细的看了白岩松的《白说》,虽然里面也有很多鸡汤的成分,但我觉得他的鸡汤,还是很有用的,白岩松的文字里,散发出来的都是经典的味道,毕竟,他看过的书,真的很多。
比如对他的中年影响非常深刻的《道德经》,老实讲,我肯定是看不进去的,或许也是我这个年龄段不能够读懂的。
今天把他的关于读书的一些想法又重新拜读了一遍,看着前天晚上划的线,做的笔记,发现自己好像没记住多少。
所以,觉得不错的书,只读一遍,好像远远不太够,如果不进行思考,恐怕不到一个星期,就忘得九霄云外了。
我是到了研究生阶段,才开始慢慢意识到读书的重要性,老实讲,大学真的是一个实打实的学渣,研究生之后,脑子像忽然开窍了一般。
当然,并不是我本科不上进,只是,我的上进更多的是用在了丰富我的生活阅历,尝试一些没有体验过的新鲜事物。
所以大学还算圆满,但书没有好好读几本,更多的时间用在了提升自己的生活阅历,比如学生会,勤工俭学,兼职创业等等,当然,很大程度上也是生活所迫。
如果让我重新念一次大学,我会把我用于提升阅历的时间,更多的花在读书上。
起码,也不至于到了考研的时候,才想起来要天天泡图书馆,毕业后,想看什么书,基本上只能自己买了,浪费了大学那么好的学习资源。
人生没有如果,好在现在意识到倒也不算太晚。
研究生我开始读书之后,但似乎还没有领悟到读书的要道,总想着追求数量,以为书看的越多越好。
所以读书开始盲目追求数量,别人推荐什么书,就跑去读,读的过程有时候很过瘾,但读完似乎从来不去做过多的思考,导致看完遗忘的也快,这也是我先前比较懒惰的地方。
连我姨妈也常常骂我不动脑筋。
包括去年,因为想写书评拿奖金,很多的是快速阅读,并不能真正的体会到其中的要领,读书多了一点功利的色彩,往往没有真正意义上体会这本书的真正价值。
所以,这里也想给大家一个建议,读书不在于多,而在于精,更在于吸收内化为自己的,所以思考必不可少。
02
那读书究竟有什么作用,纵使按我刚刚说的,认真不图快,并加以思考甚至是做笔记,读完之后大多数的书中内容依然还是会被遗忘,那么还有没有读书的必要。
当然有,我还记得去年我和畅销书作者怀左同学面基的时候,他说过一句话,读过的书,就像你吃过的饭,哪怕最后被消耗了,但最终会深入你的骨髓和血液,成为你身体的一部分。
怀左的这个比喻,简直不要太恰当。
我拿自己的亲身经历再举个例子。
小时候我也经常看书,托姨妈的福,家境不好,但有一个好姨妈,每年的寒暑假都会把我接到城里呆上个把两个月,书桌上摆满的书,本来是买给我表哥的,现在想来,好像都是被我看了。
什么《堂吉诃德》、《钢铁是怎样练成的》,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接触这些名著,虽然内容忘得差不多了,但我能感觉到,对自己思想以及文字内涵,还是有很大影响的,甚至说,会影响自己的皮囊和气质。
高中的时候我就喜欢写东西,写日记、写随笔,发说说,发空间,喜欢写一些乱七八糟的,基本上被人认为文笔不错。
还有我的作文,一直以来都被老师认为是写的比较不错的,我想,这可能还是跟我读过的书有关系。
和我的小学同学、初中同学相比,我读的书还算是多的。
尽管高中到大学课外书读的少,但小时候读得书,还是深入了骨髓,你能说小时候什么书都能看懂吗,我看未必,但起码潜移默化的影响了自己对世界的看法。
所以,今天我想说的两点,总结来说,书要仔细的读,不可功利的去读。
书还要多读,因为它能够潜移默化的影响你的思想和气质,就像著名诗人苏轼所说,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万卷始通神。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