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有三不说
本文是Kevinshao的第83篇原创文章
说话,每个人都在说,但要说得恰当、说到别人心坎里,这里面的学问就太大了。
话有三不说,就是情绪不对不说,场合不对不说,人不对不说。
01
情绪不对不说
我是个暴脾气、情商也很低的人。
这几年,随着年龄增大,我尽可能做到了情绪不对的时候,不要做出反应。
我的心法是:在察觉自己心情欠佳的时候,到户外或生产线上走一走,先设法让自己冷静下来。把心情调节好之后,再作出回应。
比如前天一早,有两件事情让我特别生气:客户教训和内部不配合(其实是一件事,因为公司内部的不配合,导致客户的教训),里外夹击,让我有些火冒三丈。
我放下手头所有的事情,到生产现场走上一圈。
大约15分钟后,心情平复下来了。开始联系客户、协调内部,把事情处理好。
这就是生活,先把情绪处理好,才有可能处理好事情。
别人情绪特别激动的时候,你察言观色吧,不要喋喋不休,不要挑事儿了,不要再火上浇油吧。
忍一时之气,免百日之忧。能离得远一点就离得远一点,等情绪平复后再说。
把别人逼急了,自己也往往不会有好果子吃。人在情绪特别激动的时候,可能会失去理性,继而作出过激的反应,由此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局面。
比如这个从40楼扔下菜刀的案例,就是情绪激动时的过激行为,幸亏是没有伤到人。
我们通常都有这样的经验:
老板心情好的时候,你的工作往往比较好开展,因为你提交的申请容易被批准。
老板情绪特别差的时候,你找他说话都有可能被劈头盖脸的说一顿。
一件事情能不能办成,要看你是不是在老板高兴的时候提交,你抓住机会,提个小小的要求,极有可能被满足,如果你在老板烦恼的时候提,情绪不对了,不能办成的机会就很大了。
容易忽略的是:太过高兴的时候,很容易把该说的、不该说的都说出来。因此,太高兴也需要静一静,防止乐极生悲。
02
场合不对不说
鲁迅先生在《立论》这篇短文中讲过一个故事:
一家人家生了一个男孩,合家高兴透顶了。满月的时候,抱出来给客人看,——大概自然是想得一点好兆头。
一个人说:这孩子将来要发财的。他于是得到一番感谢。
一个人说:这孩子将来要做官的。他于是收回几句恭维。
一个人说:这孩子将来是要死的。他于是得到一顿大家合力的痛打。
说要死的必然,说富贵的说谎。但说谎的得好报,说必然的遭打。
喜庆的场合,就不要说些丧气的话了,悲伤的场合,就不要说什么幽默段子,来调节气氛了。
在工作的场所,就尽可能不要说家里的事情;在家里,就尽可能不要讨论工作中的是非了。
该表态的时候,就不要不言不语;不该你发言的时候,就保持沉默好了。
朋友聚会,尽可能说些应景的话,不合时宜的话语,只会让场面变得尴尬。
同学会上,总是会有人不合时宜的推销保险,让同学会变了味道。怀旧是必要的,但是有人根本不顾同学情面,只为自己的生意,这就是场合不对了。
心中一肚子火,当着老板的面就不要发了,毕竟你还要在他手下干事。
当众批评别人,通常是不可取的,人都要面子,很少有人经受得起当众被羞辱。
03
人不对不说
三观不合的人,没有太多的话需要说,因为人不对。
工作中的改进,懂行的人才会欣赏。不懂的人认为你在浪费资源,那是因为人不对。
还有一种人,他的不爽要让全世界的人知道,这就很容易伤及无辜了。
应该怎么做?--谁惹你生气,你就该还给谁。
不同的人需要区别对待。
一位老总面试的时候,对30岁的面试者说:“你到我这里,算是来对了,因为这里有广阔的空间任你发挥,钱肯定有得赚。”
对40多岁的面试者说:“你到我这里,算是来对了,因为我们这里工作稳定,如果你愿意,干到退休都没有问题。”
30岁求发展,40多岁求稳定,他切合不同年龄段的实际需要,说出不一样的话语,让人信服。
不要像祥林嫂一样,对谁都诉苦。
真的,没有人愿意听。
你有你的苦,别人也是一肚子苦水要找人倾诉。
你最好的倾诉对象是自己,找出自己情绪缓解的节奏点,消融自己的苦楚。
其次的倾诉对象是家人,因为只有家人会一直在背后支持你。
你说的话有人听,就多说;你说的话没人听,那就少说点。
这是一个双向的互动过程,就像魏征之所以敢于进谏,是因为唐太宗能够纳言。
如果老板愿意听你的,你就充分发挥你的聪明才智,感激其知遇之恩;如果老板不愿意听你的,你就夹起尾巴,不要带脑子上班、安心听指令做事即可。
如果年轻人愿意听你的,你就尽力去带领他,做个良师益友;如果年轻人不愿意听你的,那就闭紧自己的嘴巴。
大部分的时候,不是因为你说的不对,而是听你说的人不对。
---THE END---
声明:文字原创,图片如侵权,敬请联系删除。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