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视频究竟要走向何方?
文/弋一
如今,二更、一条、一页……几乎所有做微视频的公众号,在一夜之间,被抖音狂潮席卷的黯然失色。短视频转型势在必行,但我们该如何在传统的方向上,追求艺术的精进?
今天这个问题,是想和所有小伙伴们共同讨论的。抖音虽然盛产短视频,但真正的好内容却稀缺,留给我们的是粗制滥造和极端个人主义、鲜明个人特质的短视频空间。
每个在传统媒体跋涉几年的朋友,应该都对此深有体会。
01
前段时间,因为工作的原因,我们作为第三方公司和当地电视台的节目总监以及当地著名晚报主编一起,参加了由甲方主持的会议。
面对选择,甲方抛给电视台总监的问题非常犀利:“你觉得现在电视还有人看吗?”的确,时代洪流席卷下,电视语境下成长起来的一代正在衰老,互联网语境成长起来的年轻人却正在成为整个社会的中流砥柱。
面对时代带来的巨大问号,作为传统媒体人的我,此时深感困惑。困惑的不是是否该坚持制作传统短视频,而是困惑,如何生产出既符合传统审美标准,又具有传播力的优质短视频内容。
如二更一样“讲述自己的故事”的短视频形式,已经司空见惯,同时传播力也日趋下降,与之相反,以抖音平台为依托的个性化、多元化媒介传播正在成为主流。但我们能说,BBC和NHK在坚持的纪录片是错的吗?
纪录片作为电影的分支,它的传播价值真的就能被忽略吗?人们在快节奏地接受碎片化的信息的同时,是否还有耐心支付十几二十分钟,给到一个长纪录片呢?作为传统媒体人,我们又如何捍卫微纪录片、宣传片以及专题片的市场价值?
02
此时,我在40平的小公寓里,面对着从内心发出的困惑。我问自己,做一个有价值的视频内容传播者,这件事对我来说重要吗?我的回答是肯定的,重要。
今天,我在新片场,再一次回顾了Z先生作为新锐导演时期,摘得三项奖项的微纪录片《丑小鸭》,虽然我们已分手多时,但他在视频内容传达方面所表露出的深切关怀,仍让我能深切地感受到他的才华。
我很想,跟他打个电话,讨论视频脚本创作。至少,至今为止,我都觉得这件事对我们来说,是唯一具备共同默契的东西。
面对转型,站在他的角度,又会怎样回答这个由时代抛给我们的问号呢?
当然,这个电话我没有拨出去,所以,我在这里写出来。佛言有道:莫向外求。但此刻,我需要在网络上的各位老师,来回答我们在面对抖音等短视频冲击下,如何保持自我?
我想,是时候去趟北京,见见我曾经的良师益友们,我也希望,我的老师朋友们,能帮助我解答我的困惑,与我共同探讨我们能为短视频变革作出哪些顺应,亦或改变。
面对目前我正在坚守的东西,它正在趋于市场饱和,和政府的合作,似乎是他们存在的唯一价值和出路。但我们总要走到那个政府红利消失的一天,在事业编企业化改革的过程中,我们也能感受到时代对于个人能力的重视日趋清晰。
03
我想,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困惑,这是千千万万正在面对这个时代的媒体人的困惑。有人说,跟着一个日暮产业走,自己也会走向日暮,永远都无法做时代的弄潮儿。
但我却以为,能坚守的部分我们应当批判地接受和继承,才能更好地发扬光大。如梅兰芳在做京剧创新改革时,他没有一味地将京剧引向时装新戏的道路,而是向回走,加入了当时已经不流行的昆曲元素,正是因为他的这项改革,才让京剧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焕发出别样的光彩,成为了中国的国粹。
我们不应当在接受新鲜事物的同时,就完全抛弃旧事物,应当学会扬弃。那么,我们究竟能做什么?
这是我的问号,我想跟所有看到这篇文章的老师们、朋友们共同来探讨这个问题。欢迎大家留评论,今天留下的所有跟内容有关的评论,我都会积极思考,好好消化,感谢。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