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早起,我给自己最牛逼的答案
俗语说“一日之计在于晨”,我分享在2019年早起的成果:
养生跑步共计650公里,天晴就在户外,下雨就用跑步机;
《一书一课》音频,累计听书听课300+,排名100名内;
2019年阅读书籍50+,早起阅读,效率更佳。
为什么要早起?我的答案是:早起,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
早起所带给我的:健康的身体+成就感+愉悦心情+源源不断的自信。
从六月起,给自己定下了80公里跑步、1.5万跳绳、1500俯卧撑、阅读3本书的小任务。
1.开启规律生活,从早起开始
身体的警告
曾经忙碌的工作,需要自己经常熬夜写PPT,或者与他人应酬沟通,逐渐养成了晚睡晚起的习惯,哪怕在不忙碌的节点里,刷手机、看电影,都养成12点前睡不着的状况。
忙碌+不规律的饮食+缺乏运动,身体从12年至18年,逐渐长成一个小胖球。身体抗议次数增多,且愈加频繁,几乎每个季度似乎都得贡献部分收入到医院。而年年的体检报告都提示身体偏重,脂肪肝,酒精肝是标配。
年轻,却没有年轻的体态和面貌,臃肿的身材+容易疲劳的体态,拿到体检报告后,总会产生要锻炼、要改善的奋发念头,然后是践行一小段时间的努力,接着,行动,归于沉寂。
开启早起的震撼事
很多人都听过这些故事:村上春树早起跑步和写作的故事,科比凌晨4点半在洛杉矶训练的故事,那我就说说我自己如何开启早起的事。
县城的一个标准的足球场建成后,一位晨跑的大叔的行动,改变了我。
一个休息的早晨7点,去离家不远的足球场锻炼(只能快走),遇到的一位大叔,年龄未知,穿着红色篮球服,蓝色短裤,一圈圈地绕着跑道行走。
他行走的方式,有些特别。左脚平稳,右脚拖行,一步一步缓慢地走着。这位大叔的情况,应该是脑部神经受损后导致的半边瘫。他行走很艰难,走完400米一圈的跑道大概用时8分钟左右,但是眼神却坚毅。走得累了,就坐在人工草坪里休息一会,然后继续走,持续运动的时间有50分钟。
跟着一起走的我,也感受到了他这种艰难:为了身体的康复,为了健康的行走。同时,他的行动也震撼了我。
为了减肥的我,看到这互不相识的大叔的行动,也开始了早起运动:
给手机从6点至6点30分,定了3个闹钟;
在夜晚里提前将运动的衣服放床边;
购买双适合跑步的鞋子;
沟通家人督促我早起运动;
坚持KEEP运动软件打卡;
购买跑步机...
从足球场的走圈开始,坚持12分钟/公里,从简单的3公里开始,逐步增加公里数,增加步频和速度,这段起步的过程,几乎每天都能见到那位起得比我早,坚持运动的大叔,坚毅的走着。
而我,在坚持了一阵后,逐步可以慢跑,逐步增加距离,一点点感受到身体体重的下降...
我的规律生活,从我的早起开始,从运动减肥开始。2019年,尽管因为踢球受伤3次,也在早上跑步了650公里。
数月后,那位震撼我的大叔,在跑道上由慢走,变为快走+慢跑结合,康复速度非常快。同时,身边也有一两位类似症状的伙伴,一起锻炼。
早起的引子
早起是很多事情的引子,当坚持一段时间的早起后发现,很容易就在早晨的时光中增加阅读、听课、规划等习惯。
为了让自己的早起减肥不夭折,在快走的过程中,我增加了听音乐的组合搭配。但是听歌很快就厌烦,在朋友的推荐《一书一课》APP后,在运动的过程中,听着樊登老师的读书和软件里的一系列课程。
运动的时间,相当于《一书一课》APP里一本书的解读时间,不知不觉间,在APP里的积分排名就冲进了100以内,并受邀参与了一书一课的体验官活动,进一步激发对这个软件的使用热情。
运动、听书的过程中,针对解读较好的书籍,通过京东购买纸质版书籍,利用早晨的时间进行阅读。由于早晨行为的增多,进一步促使自己起得更早,充分利用时间,早晨起床后先阅读一小段时间,再进行运动。自己在一年时间内看的50本书籍,大部分都是在早晨和睡前进行阅读的。
因为早起,在最清醒时保持头脑清晰,思考当天需要做的事,近期要完成的计划,优化自己的行为。
早起践行的过程中,身体体重上的变化,也让身边的朋友注意到我,引导数位伙伴一起运动,相互鼓励。
2.微习惯的力量
怎么养成早起的习惯呢?
推荐 斯蒂芬·盖斯《微习惯》,自己的减肥经历,也是通过微习惯的养成方式,一步步达成目标。
习惯是不能直接获得的。你不能马上建立或者去除一个习惯,它是在长期不断重复中被塑造出来的。
什么是微习惯呢?
微习惯就是:如果你想培养一个新习惯,微习惯就是新习惯大幅缩减的mini版。就好像是把“每天做30个俯卧撑”缩减成“每天做一个俯卧撑”,把“每天阅读1个小时”缩减成“每天阅读一页书”就是微习惯。
微习惯策略就是实施每天坚持去执行“微习惯”,每天完成1到4个“小到不可思议”的计划好的行动。运用少量的意志力强迫自己做这些事情。利用微习惯来养成一种惯性,因为微习惯很小,小到你觉得完成起来特别的轻松,你每天只需三五分钟就可以完成,你不会因为完不成,或者做不到而放弃,它简单到不可能会失败。
为什么我们制定的习惯、任务、目标会经常失败?
我们以前制定习惯,任务,目标经常失败,是因为我们采用的是“激发动力”策略。
新年的时候,经常会制定新年计划,可是一月份还没过去,这个计划就被我们放弃了。
下定决心想要锻炼身体、运动健身,计划每天跑5公里。可是健身卡办了不到一个月,就不怎么去了。
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动力不可靠。动力之所以不可靠,是因为它以感受为基础,而感受容易改变且无法预测。如果选择“激发动力”策略,你不仅要有动力去做一件事,而且必须时刻都保持动力十足。你每天阅读的意愿必须比在躺在沙发上吃零食看电视刷手机更强烈才行。
动力不可靠,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热情会递减,你吃一块披萨很好吃,当你吃第二块,第三块的时候,这种感觉会减少。尽管已经开始坚持健身一段时间,可是却会发现心中不再充满最初那满满的动力,就会想要放弃。
有动力是好事,但是我们应该把它看做额外的奖励,而不是发起行动的信号。动力很好,只是不可靠。
如何践行微习惯呢?
微小的胜利对一颗心灰意冷的心来说是巨大的。
微习惯正是重新开始的完美方法。微习惯会强迫你迈出第一步,不会再被巨大的目标吓着,也抛弃目标未实现带来的内疚感和缺憾感。
微习惯策略的核心是一个很简单的大脑错觉,但同时也是一种重视开始的生活哲理,一种认为行动优于动力的生活哲理,一种相信将每一小步积累起来便能让量变转为质变的生活哲理。
践行微习惯策略的8个步骤
①选择适合你的微习惯和计划
把你的习惯变成“小得不可思议的一小步”。把所有的微习惯写下来。
如早晨6点30分起床,并随着微习惯的进展,将早起的时间提前。
②挖掘每个微习惯的内在价值
习惯是否值得我们付出努力,最佳方法是先认清来源。最好的习惯直接源于你的生活观念。强烈的内心抵触。
我早起就是为了锻炼,改善身体,然后逐步增加其他的行为,如阅读、听书,搭配锻炼这个行为。
③明确习惯依据,将其纳入日程
培养习惯的常见依据有两种,时间和行为方式。
早起锻炼,我更喜欢遵从行为方式,如:早晨快走4公里,听樊登的《正念》。
每天花1-2分钟给自己明确早起的行为,而不必在意早起的固定时间,完成它即可。
④建立回报机制,以奖励提升成就感
回报能通过激励我们继续行动,帮我们恢复意志力来让我们坚持良好的微习惯。
每周给自己一些小奖励,如本周完成20公里的快走,奖励一本书;当月完成100公里的锻炼,奖励一件T恤。
⑤记录和追踪完成情况
早起锻炼时,用KEEP记录每天的运动时长和距离,一天天的进步和对比,可以追踪到自己的行为改变和提升成就感。
⑥微量开始,超额完成
在开始建立微习惯后变得动力十足,也几乎总是超额完成。
不要担心自己走得慢,跑得慢,由慢变快,本来就需要一定时间的积累,从微量开始,定下超额完成的决心。
⑦服从计划安排,摆脱高期待值
期望值和精力放在坚持小的目标上,制定符合自身的锻炼行为和效果。
⑧留意习惯养成的标志
代表行为已成为习惯的信号有:
没有抵触情绪:该行为似乎做起来容易,不做反而更难。
行动时无须考虑:你不需要做出执行的决定就能开始该行为。
或许,21天并不能形成你早起的习惯,但坚持按照微习惯的方式,或许2个月后,早起将不再困难,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3.早起有力量
当你践行早起的行为时,总会遇到一同前行的伙伴。
朋友A,跑团的团长,他的早起时间是4点30分。当我早起洗漱完毕时,一般都可以看到他在群里跑步10公里以上的打卡记录。他的腹肌形状,是我羡慕且下一步期待的目标。
朋友B,践行思维导图的伙伴,早起时间是4点。早起的内容是制作一张思维导图,或者阅读书籍。
朋友C,6点早起,利用20分钟制作当天的一张日历图片,配上励志的语句,发朋友圈。
朋友D,早起锻炼认识的伙伴,从刚开始2公里快走,都气喘吁吁,经过数月的早起,目前已经可以完成半马的跑量。
还有很多互不相识的伙伴,在各自的生活中,践行着早起...
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一群人走得更远。
在相互点赞和鼓励中,虽然大家早起的行为各不相同,但都从早起中获得收获。
在这个越来越忙碌的社会中,把早起的习惯培养起来,带给你的好处多多。
你所看见的开挂,不过是他人每天一点点的坚持和进步...
结语
早起的人,拥有掌控时间的权利;
早起的人,懂得当下生活的满足;
早起的人,拥有奋斗自律的自信;
早起的人,实现改变自己的突破;
早起的人,遇到人生路上的美景....
我自己在2020年的目标是:通过早起,进一步强化身体健康,让自己看起来年轻3岁。给自己一个强烈的内在动机,利用每天早起的时间,进步一点点,去一步步靠近那看似遥不可及的梦想。
为什么要早起?
这是我给自己最牛逼的答案:遇见更好的自己。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