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世汇623】吃个饭太难了

【1】@庄时利和

新加坡这一波疫情,可能已经过了最高峰了。
1. 新增病例曲线已经开始下降,从周感染率的变化可以更早看出下降趋势,目前周感染率为0.93(数字<1表示新增病例下降)。
2. 在过去28天内,新加坡共有16万例感染,其中99.8%为无症状感染或者轻微症状,0.2%需要氧气支持,0.03%进ICU,0.02%死亡。目前新加坡全人口中共有92%完成了两针接种,79%完成了加强针接种。
3. 根据新加坡卫生部10月15日发布的消息,在过去一周中新加坡的感染毒株中有54%是XBB,显著高于在上一周的24%,可以认为目前引起这波疫情的主要原因就是免疫逃逸能力更强的XBB。而上一波的主要变异体BA.5降至21%,BA.2.75占了24%。
另外在过去一个月的病例当中,再感染病例占了17%,鉴于人群的免疫力(疫苗接种/ 自然感染)会随着时间推移而下降,新加坡卫生部再次强调推动疫苗接种的重要性。新加坡卫生部之前预测这波疫情会在11月中旬达到峰值,目前下降的曲线是否有回升可能,还需要进一步观测。
4. 关于很多人关心的XBB重症率,新加坡卫生部专门解释过这个问题。根据过去两周的数据表明,与BA.5病例相比,XBB病例的住院风险估计降低了30%。
这里我们还是要明确一点,之前多次说过,病毒在真实世界的破坏力取决于内生因素和外部因素,后者包括疫苗、药物、医疗处置能力和既往感染等多种因素。新加坡一直大力推行疫苗接种,鼓励人们在室内佩戴口罩,同时过去几波疫情造成的感染使得新加坡目前人群中有较强的混合免疫,这些事XBB病例重症风险降低的重要因素。所以新加坡这个「降低30%」并不能直接引申到其他国家或地区。
5. 维护医疗资源是新加坡应对这波疫情的重点。根据对医疗保健利用率的预测,新加坡卫生部表示新加坡有足够的ICU、医院和新冠治疗床位来应对这一波疫情。
比如新加坡迅速增加公立医院的床位,新增大约200张床位应对住院的新冠患者,将稳定的患者送回家或者疗养院,将康复患者转移到护理机构或社区医院,新加坡正在分阶段不断提高新冠治疗床位的数量。
此外,新加坡卫生部鼓励民众只到急诊科处理紧急状况,因为急诊每天有大量患者,主要是非新冠的相关疾病,做好急诊科的分流工作是缓解新冠浪潮下医疗压力的重要举措。另外为了减轻全科诊所的负担,新加坡卫生部敦促企业不要求新冠自测阳性(或者出现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的员工提供医疗证明,这是为了避免无症状/症状轻微的患者到全科诊所进行不必要的就诊。
新加坡的公共卫生防范诊所(PHPC)在这几年的防疫当中,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承担了大量接种疫苗、分发药物(如Paxlovid)和基础治疗等工作(O庄时利和 part 3 )。
最后,之前说过香港大学发在Emerg Microbes Infect的研究,里面有一段话让我印象很深刻。
「关于医疗系统是否崩溃或者濒临崩溃的讨论一直很热烈。一些人认为民众应当保护医疗系统,避免崩溃;另一些人则认为医疗系统的建立应该是为了保护民众,而不是相反。
其实两者应该是相辅相成——医疗系统只有在没有崩溃的情况下才能保护民众。」

 

【2】@momozha莫莫

第72天,我们这里还没解封,熟人那里也没有,目前不知道哪里解封了。门口的砖数完了,啥时候才解封啊?大姐打电话给我算账,这2个月的损失和花费,我不服输,给她算了我的,算完我心梗了都。大姐说解封就去成都考家政证,吃住在雇主家,一个月五六千,万一封控了,不妨碍吃住和发工资,我觉得很有道理,这边房子到期,我也去看看,大家也可以考虑一下那种封控也不影响发工资的工作,不然一封控都扛不住。 

 

就算一直这样下去也挺好:
认识一对小夫妻,双方一个体制内,一个国企工作,和我聊天说这几年的心态比过去好了,存款也比过去多了,如果真一直这么下去,挺好的。
过去吧,虽然在体制内稳定,可总能听到体制外某某某又融资了几千万,某某某拿到的公司原始股上市了,某某某的公司虽然小但已经在行业内做到如何如何了?某某某高杠杆买了某套房子,一年的涨幅就超过自己一辈子的工资了。
也知道那些人是少数,可听多了,多多少少有点焦虑,感慨自己当年也不比人家差,现在就那么点工资。
现在这样的焦虑彻底没了,他们反倒成为众人羡慕的对象。
过去子女教育也是焦虑的重点和花钱的重点,子女教育是军备竞赛一般的花钱,现在双减政了,大家不好花钱,反倒不焦虑了,至于境外旅游,本来自己也没这方面的需求,现在富人也出不去,不能得瑟晒朋友圈了,自己这里心态更平和。
因为子女教育投资少了,各种消费少了,体制内工资变化不大,所以存款反倒多了,家底更厚实了。
哪怕遇到被封,在家看看书,做做饭,只要心态平和,就是幸福人生。

 

@弗虑弗为: 可怜呀,吃个饭太难了,路边也不能坐了,老板说给你个小凳子,你坐在马路对面吃——「凳子都不让我们给的。」可是附近有工地,穿迷彩服与穿西装的民工总要吃饭,又不方便带回工地或者商城,只好坐在马路牙子上,就着凉风,窘迫极了。 

 

【3】@牛奶

我们之前在伦敦赶飞机,男朋友拉着我在路上跑,因为我跑累了所以表情很痛苦。可能我做作的样子太痛苦了结果把警察吸引过来了,他马上喊住我们先对着我男朋友说你不能这样用力拽着她,她看起来很不适。然后问我你们是什么关系,我男朋友刚说两个字马上被警察制止,说我在问她,不是问你,你不要讲话。然后听到我说是男女朋友还反复确认了几遍,跟我说没关系如果我是被迫的他可以保护我。最后还教育了一下他说你应该感觉到你女朋友刚才不舒服,她不能像你一样跑那么快,你应该等等她,不然其他警察也会以为你在强迫她而发出像今天这样的警告[衰] 

 

【4】@押沙龙: 最近读的几本历史书都没有地图,《横渡孟加拉湾》讲印度洋历史的,没有地图;《银剑石》,拉美历史的,没有地图;《债务与国家的崛起》,欧洲历史的,没有地图;《海贝与货币》,讲全球海贝货币史的,也没有地图。但是很多书都有大量彩图。那些彩图几乎毫无价值,但没有地图的历史书真是很别扭。

 

【5】科普君XueShu雪树

达尔文蒲包花(Calceolaria uniflora),也叫达尔文的拖鞋(Darwin's slipper),长得可可爱爱,仿佛一个个穿着橙红色连衣裙的小姑娘,还捧着白色的“小盆”。当地的鸟儿喜欢吃它们花朵上的白色部分,因为里面富含糖分。这对花儿们来说是件好事,因为在这个过程中,鸟儿也顺便帮助花朵授粉了!这种山地植物最初由达尔文发现于南美洲南端的火地岛。它还有一个更生动有趣的名字:快乐外星人(happy alien)!

 

 

【6】@米格战斗飞机联合体

凡事讲究个客观公正,一分为二,不能非黑即白,甚至颠倒黑白、善恶不分。这样对自己的发展没有丝毫好处,只能使自己越来越狭隘、偏执甚至落后。
人家好的东西就虚心向人家学习、向人家看齐,这不是示弱,而是真正的自信与自强。在向别人的学习中而不是全盘否定中强大,这才是正确的也是唯一的发展之路。骂老美再多,也挡不住人们排队去老美留学、工作、定居。甚至骂老美最狠的人却在老美买房置地,把妻儿甚至小三都移居到了老美。而挺俄最欢的人,却没有一个去俄罗斯留学定居的。

 

 

【7】廖信忠

在高松机场,以前经常路过,时隔三年高松机场还是那个高松机场,不过现在没有国际航班了。
机场大厅里现在举办许多县市的观光宣传活动,非常热闹,相形之下当年最热闹的春秋航空专属柜台就好像被荒废在那了,不胜唏嘘。
当年春秋航空开了许多日本村村通航线,比如九州佐贺,四国的高松,还有茨城等地,简直为这些小地方带来数量可观的中国游客。甚至机票便宜到可以来个周末游,让许多游客深入东京大阪以外的日本,应该挺多人第一次去日本都是搭春秋航班,简直把这些地方纳入了江浙沪后花园,但好像梦一场,一夕间戛然而止。
现在暗暗的柜台前,韩国、台湾香港地区都在努力宣传观光,意外的是现场还有几本上海旅游局的最新宣传册,看了有点感慨。
总之,希望很快有天,这座柜台能重新亮起来。

 

 

【8】@远山的呼唤_曾经的户外名:俄乌战争是一场国家级现代化多维度战争的典型教范。预示着未来国家或地区级战争冲突的形态模式。当然,这里所说的战争特指热战,不包括超限战争。[摊手]

 

【9】@历史作者李湖光

斯大林时代,集体农庄的农民要集体劳动。

正牌瞎溜达

30年6月的联共16大是分水岭。此前批判”全面集体农庄化运动中的违背农民来去自愿原则的强制动员“,此后批判”反对全面集体农庄化的〇〇主义敌人以及与敌人勾结者”。于是有了再次掀起新高潮的31年早春和31年早春的这张打着“集体化啦,咱们要对富裕农民(个体)作为阶级进行清算“大标语的照片。

 

【10】谨慎的后果

 

【11】木遥

一个很多年前看过的故事。
一个人住在河边。他听到广播说河水即将泛滥冲走城市,每个市民都必须尽快躲避。
这个人不走,他说:「我祈祷,上帝爱我,上帝会拯救我的。」
水涨起来了。一个人划着小艇过来冲他喊:「喂,城里已经开始发大水了,让我把你带到安全的地方去。」
可是这个人大声回答说:「我祈祷,上帝爱我,上帝会拯救我的。」
一架直升飞机在上空盘旋,飞机上一个人用扩音器对他喊:「喂,城里已经开始发大水了,让我给你扔个梯子下去,然后我把你带到安全的地方去。」
可是这个人大声回答说:「我祈祷,上帝爱我,上帝会拯救我的。」
最后他淹死了。
死后他站在天堂的大门口要求见到上帝:「上帝啊,我祈祷,我相信您爱我,为什么我还会被淹死呢?」
上帝说:「我让你听到了广播,给你派去了直升飞机和划艇,你怎么还是到这儿来了?」

 

 

 





 

来源:

版权声明:
作者:ht
链接:
https://www.techfm.club/p/36344.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