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世汇642】你要不服它,它还就真的继续揍你
【1】@寒江独钓僧
金---B:请问江先生欧美怎样统计死于新冠病毒人员数据的,谢谢
寒江独钓僧:我在填写患者死亡证书的时候,需要填写四行:第一:直接死亡原因,第二至第四行:可能导致死亡的原因。比如一个车祸死亡患者,查出来新冠阳性。那么直接死亡原因是外伤。可能导致死亡的原因,可以是新冠。因为我无法判断是不是患者一下子咳嗽或者呼吸困难造成失控。
全球市场经济:所以后遗症到底占比有多少?
寒江独钓僧:世卫调查了22个国家的120万患者。三个月的后遗症比例是6.2%,一年后后遗症的比例是0.9%。如果只看轻症患者,三个月的后遗症比例是5.7%,一年后后遗症比例是0.7%。对于20岁以下的,一年后的后遗症的比例更加降低倒0.3%。
vwertyu:所以为什么美国也得不到及时治疗呢美国又没风控
寒江独钓僧:疫情开始,很多医生减少了出诊时间,有些改成了网上问诊,这里的误差也就出现了。另外,很多患者因为属于有基础疾病的,他们会主动避开去就医,特别当症状比较轻的时候,而有些疾病,特别是心脏病,这样就耽误了。
寒江独钓僧:回复@vwertyu:当然会。但是随着对新冠的不断了解,特别是正确的科普,我们可以预防这样的情况出现。从数据看,超额死亡,2022年已经比2020和2021年大幅度降低了。我们不能因噎绝食。医疗,不能保证所有人不得病不死。医疗的目的是把这个降低到最低。
被迫驯化:爱好者会说,放开了,医疗崩溃,这些人更得不到治疗
寒江独钓僧:现在公布的数据都是无症状者,重症非常少。如果这些患者就会让医疗系统崩溃,那么我只能无语了。
【2】为格命思奔
第三天我开始嗓子不舒服,但快检结果阴性,第四天快检就阳性了。开会当时戴口罩的同事则一直阴性。所以并不出乎意料:1,口罩大致还是有作用的。2,最新的BA5潜伏期很短。
所以传播速度不用怀疑,大致1-2天就出症状,但是刚出症状的时候抗原检测未必能测得出来。
第五天老婆也阳性了。这也不奇怪,毕竟密集接触,传染又快。她当时还处在孕晚期。我有一些愧疚,但她还好。
岳父母在另一间屋,于是权衡之下做出决定,迅速将他们二人送往宾馆。他们当时已打过三针疫苗,所以也还是有底的。
女儿当时一直跟我们一屋,检测是阴性。但不决定把她一起送走了。她刚打完第三针疫苗不久,保护力还可以。况且儿童感染问题不大。另一方面她的结果可能是潜伏期或假阴性,送到外公外婆那边风险更大。
非常吃惊的是,女儿接下来两周除了戴口罩没有采取任何额外隔离措施。每两天给她测一次,竟一直维持阴性,也没有症状。
所以到现在她有没有得过新冠也还是谜。不过在那一个月前她刚打过第三针。所以大概加强针防感染也还是有效果的。
然后关于症状。测出阳性的那天发低烧,一直低于38.5度,只此一天。别的主要症状就是嗓子不舒服,干咳持续比较久,大约一周左右。然后就没了。对于我来说整体介于普通感冒和流感之间。老婆差不多,不同的是中间有3天左右味觉丧失,之后恢复。
关于药物。我家常备的只有退热药,布洛芬(美林)和对乙酰氨基酚(泰诺林)。儿童版的对应药物也有,是用注射器一样的塑料管(上面有刻度)打到嘴里的液体版的,孩子比较喜欢。但我们一家全程都没有用上。我个人认为退热药是应该全民发放的,退热效果立竿见影,能极大缓解紧张心情,对个人来说可以救命。另外对社会来说也能极大缓解医院压力。
关于结果。此次十天左右结束。女儿全程阴性,岳父母全程阴性。我可以在家工作,所以对我也没什么影响。老婆也没啥问题,第二个孩子也已经出生。
后续。这次感染过去一个月后,岳父突有症状,检测阳性。这次感染很莫名其妙,因为他很少出门的。我们感染过,短时间也不至于再感染。于是又盯上了女儿,最有可能的来源是她。但她继续全程阴性。所以最终也搞不清来源。于是岳父单独隔离于一间房,一个多星期后结束。岳母一直阴性。
这就是整个过程。得病本身并不可怕,防止家庭聚集传染应该是这其中最难的环节。但就目前来看新冠还没有到防不胜防的地步。就中国的实际居住情况来看,公共的隔离场所对多数人可能还是有必要的,让感染者避开家人,切断传播链。
这里不谈深奥的科学。大家有什么见解和体会也都可以说一下。
【3】@急诊夜鹰
【4】@王人平
未成年人沉迷网游的背后,是更广泛的家庭问题、教育问题和社会问题的彰显,如亲子关系不好,厌学、抑郁、社交焦虑,缺少安全感、自主感、意义感等因素导致的“结果”,而不是“起因”。单纯去解决沉迷游戏问题,而导致问题的“因”依然在,只会制造更多更大的问题。报告说,约65%未成年在游戏受限后,转投短视频平台,就是一个例证。
玩网游,孩子至少是主动的参与,是一种基于互动式的学习。孩子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来认识自我,寻求身份认同;可以通过组建团队,合作攻关,发展自身协作精神和领导力,获得存在感和归属感;可以通过不断的比赛,遭遇挫折和失败后从头再来,发展竞争力和抗挫折能力;可以在完成任务和通过关卡的过程中发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通过克服困难、战胜对手和胜利通关,获得力量感、成就感和自信心;可以提升动手能力、空间感、手眼协调能力;可以激发孩子对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兴趣和感觉,更好迎接智能时代的到来。总之,,在网游中,孩子可以构建自我、学习知识、拓展视野、缓解压力,提升自身的社会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网游,其实也是孩子对未来生活的预演,今天孩子如何游戏,未来孩子将如何生活。
而短视频,虽然也能丰富孩子的生活,拓展孩子的知识,但本质上是一种被动的接受。在《AI未来进行式》一书中,李开复老师谈到:AI应用程序为用户提供符合其特征的个性化推荐,使用户不断接收到其所偏好的信息或视频,然后就不知不觉逐渐被困在“信息茧房”里,拒绝接收不符合其固有认知的异质信息。应用程序根据用户接收信息的行为特征,向用户推荐更多的其所偏好的同质信息,从而使用户陷入“乐此不疲”的快感,难以自拔,无法戒掉这些应用程序。如果孩子们对基于AI个性化推荐的短视频上瘾,那么这类应用更可能的是缩窄人们的视野、扭曲事实的真相、加剧社会的分化,对人类的情绪、心理健康、幸福感等方面造成负面影响。
沉迷于网络游戏,当然是不值得鼓励的,但要去解决背后的因,也就是那些家庭问题、学校问题和社会问题,而不是一限了之。相比于沉迷短视频,我更愿意自己的孩子把时间和精力用在玩网络游戏上。游戏,在一定意义上恰恰减少和治愈了孩子的很多现实问题。如果没有网络游戏,以今天我们这些父母所能给予孩子呈现的灰暗的成人世界和自己无趣的生活,孩子会有更多、更大的心理和行为问题。
【5】Murph丶璇
所以在大公司里,大多数人还是像蝗虫一样想挤进那些已经成功的部门。只有极少数人愿意加入创新业务的团队。我们可能知道逍遥子因为做成了天猫而上位,但可能不知道他的前任:黄药师因为淘宝商城(天猫的前身)的失败而黯然离开了公司。
所以,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过去这些年,做投资,做顾问,研究过很多公司,认识了很多企业家。时间长了慢慢发现,像贝索斯、乔爷、张一鸣这样的企业家真是凤毛麟角,大多数人其实都是普通人,因为非常好的机遇而被推到了一个远超自己能力的位置上。公司则因为踩中了风口而成功上市,但随后就是漫长的下滑之路。
困境反转,是极小概率的事件。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兵败如山倒。先是流量红利耗尽,公司不再增长,股价开始下跌,在投资人巨大的压力下,创始人开始逐渐对高管失去耐心,之前打江山的对公司业务非常熟悉的高管开始离职。又因为股价下跌,更优秀的高管根本就招不来,公司管理层的能力不断下降。IR(投资者关系部门)和高管的冲突日益严重,因为 IR 和市场共识的指标高管们做不到,意味着股价的进一步下跌。创始人开始用更高压的手段强压指标给高管,高管们只能以伤害用户价值为代价去完成更短期的指标。但终究还是无法完成目标,创始人进一步丧失耐心,高管进一步换人,用户价值进一步被伤害,股价进一步下跌,恶性循环。
但在这茫茫多的负面案例中,总有极少数的企业家,甘愿冒着股价进一步下跌的风险,坚定的投资于未来,投资于创新,不愿意以牺牲用户价值为代价去做短期的指标,真正做到了所谓的 “长期主义”。最后带领公司走出了漂亮的第二条曲线,完成了困境反转。就像 97 年的乔布斯,01 年的贝索斯,07 年的黄仁勋和 12 年的扎克伯克。
是的,这篇文章就是写给 22 年的小札的。2012 年,Facebook 上市,同时遭遇 PC 转移动的范式转移。最大的问题就是 PC 的屏幕大,有很多地方可以放广告,而手机屏幕小,没有地方可以放广告。当然,今天我们都知道,当时其实唯一的解决方案就是在用户看到的信息流里面插广告。问题是,当时大家都不知道这样做对用户价值的影响有多大。
小札的做法是不断做小规模的测试,直到插入广告后不再影响用户的消费行为(有很多数据可以观测),再正式上线这个功能(互联网叫做推全)。而这一测试,就是整整一年。直到 2013 年,当小札认定广告系统不再影响用户的消费行为之后,才正式上线,而这段时期内 Facebook 的股价因为营收增速的大幅放缓,最多下跌了 60%。这是何等的坚定和勇气啊!
如果大家没有在大公司工作过,可能很难想象当时的小札和 Facebook 要承担多少压力,才能抗住股价下跌 60% 而不动摇,但当我知道了这个故事,我就知道小札是真正的企业家,具有真正的企业家精神。
所以来到 2022 年,一方面,Facebook 受到苹果新政和 TikTok 的双重影响而营收下滑,另一方面,由于每年向元宇宙投资 100-150 亿美元之多,导致利润更大幅的下滑,股价暴跌。但小札却告诉市场:别担心,未来我们只会投入更多。
当然,我绝对不是建议大家现在去抄底 Facebook,因为无论投入多少,结果也未必是好的,企业家精神和短期内的股价没有任何关系,别忘了,亚马逊曾经在 2001 年的泡沫中跌掉了 95% 的市值。
但这就是商业,不是吗?我们只能说一句: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于心。为什么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因为我们没有这份坚定,少了这份勇气。
最近是世界杯,让我想起了贺伟曾经在世界杯上说过的话:人生当中成功只是一时的,失败才是主旋律,但是如何面对失败却把人分成了不同的样子,有的人会被失败击垮,有的人能不断的爬起来继续向前。
生活可能不像你想象的那么好,但是也不会像你想象的那么糟,人的软弱和坚强都超乎了自己的想象,有时候你发现自己咬着牙,已经走过了很长的路 ……
【6】周黎明
【7】。
【8】@黄智贤星球
1
最近台湾都看到,台积电工程师携家带眷,包机直飞美国。
源源不绝地把台湾台积电工程师输送到美国去。
2
结果,一个台积电工程师爆料。
他愤愤不平地说,亚利桑那州台积工厂区别对待台湾工程师跟美国工程师。
美国工程师21天假,台湾工程是只有14天。
半导体是必须24小时运作,一秒钟都不能停的。
美国工程师不用轮班,但是台湾工程师三班制轮班,连管理职的副理都要轮大夜班。
连待遇薪水都差美国人一大截。
其实,这本来就会是这样。
台湾本来就是次等待遇。
3
张忠谋证实台积电在亚利桑那州的5奈米厂,12月要上线也邀请拜登观礼。
5奈米厂开出来的产能,苹果通通吃下了。
那么,如果台积电的厂在台湾,这些产能不就是在台湾吗?
结果,现在在美国了。
那当然是台湾的损失。
4
另外,张忠谋也证实,台积电会在亚利桑那州盖3奈米厂。
为什么?
因为美国政府要求,要把先进制程放在美国。
账面上,根据会计法,只要是台积电的营收, 当然都是台积电赚的钱。
可是,你是在台湾,还是在美国,当然影响很大。
不然美国干嘛要逼台积电到美国设厂。
5
巴菲特跟索罗斯进场买了台积电。
这是什么意思?
当然是因为台积电的技术能力是世界第一。
可是,台积电的得利却已经不是台湾的利益。
那是美国的利益跟资本家的利益。
6
台积电70%是外资持有。
但是,台积电当年是蒋经国跟他一批非常优秀的财经幕僚创建的。
应该说,现在整个台湾的经济架构,都没有超过蒋经国时期的规划。
当年他们建立了台湾的电子产业之后,认为下一步必须建立半导体产业。
所以在设了工业研究院以后,又创建新竹科学园区。
7
当年很多地方,都强力争取要设科学园区。
那为什么,科学园区最后设在新竹呢?
因为高速公路已经盖好了。
距离桃园机场,开车只要半小时。
新竹台有新竹清华大学、新竹交通大学,这两个理工非常强的大学。
工研院也在新竹。
最后,科学园区在新竹落脚。
8
台积电的厂区在科学园区。
土地是政府的,不用花钱买土地,而是用很便宜很便宜的资金租给你。
当时又觉得很多行政流程,要花很多时间。
所以,把很多政府的窗口,专门设在科学园区,让厂商可以一条龙服务。
盖了很多宿舍、公寓跟别墅, 让回台湾的工程师住得舒服。
9
我在科学园区里的宿舍住了几年。
里面还有电影院、高尔夫球场。
连小孩上学, 都考虑到了,特别设了便宜的国际学校,让你用便宜的公费送小孩去读。
那资金怎么办?
1980年代,台湾财团没有人知道半导体是什么东西。
10
怎么呼吁都没有人要投资。
最后,是行政院开发基金出钱。
在用国民党党产出钱。
又为了要让国际科技界支持台积电。
牵线找荷兰飞利浦谈,让他们也出资金跟技术。
好了,那要找谁来主管台积电呢?
就找了德州仪器优秀的人才张忠谋来。
11
张忠谋一开始觉得薪水太低,找了两次才找回来。
而政府百分之百持股的,是联电。
后来又发生曹兴诚跟张忠谋的世纪之仇。
台积电可以说,是政府生出来的公股企业。
后来在陈水扁跟马英九不断地把持股卖掉,飞利浦卖股的时候,台湾也不买回来。
于是,现在台积电70%股权,是掌握在美国手里。
12
台积电也宣布要在台湾设立2奈米跟1奈米厂。
这其实是因为,台湾的优势是美国比不上的。
张忠谋也说,在美国设厂人力成本不具优势。
那当然。
可是,台湾的工程师数量,可以供应台积电到外国不断设厂吗?
各地设厂的结果,难道不会影响台湾本地的订单?
13
日本也强逼台积电去日本设厂,还逼着台积电让日本企业入股。
英国跟很多其他国家都要台积电去设厂。
但是美国欧洲日本的工程师, 都没有台湾工程师水平高、吃苦耐劳、配合度好,纪律严明的优点。
14
更何况,还有几千家上下游卫星工厂的产业链问题。
日本曾经有半导体优势,然后被美国一锅端了。
法国的阿利斯通,本来在他的领域,起码是欧洲第一。
美国通用吃不下欧洲市场。
结果,被美国用一个很不入流的案子,最后逼阿利斯通把股权卖给美国通用。
15
台湾曾经是智能型手机的创新者。
HTC比苹果早推出智慧手机,在全球的手机销量,更赶上三星。
可是,突然HTC因为专利诉讼,被美国禁止进口。
就在HTC被禁止进口美国这段时间,苹果开始推出智慧手机,在全球立刻摧枯拉朽。
HTC从此失去市场跟先机,一步步衰弱,到最后被卖掉。
16
台积电原本想要在大陆大力投资设厂。
可是美国不允许。
现在不但把台积电拉走,还会把台湾工程师、上下游的产业链,整个带走。
美国制造业空洞化,最后,就是用政治外交势力,逼着台湾给技术、给人才,给钱。
去美国建设美国。
把台积电变成美机电。
但是台湾不管是谁、哪个政党,都没有能力改变这种力量。
【9】@鱼姜
这种逻辑就很奇怪了。中国人民在妇女解放事业上先行一步,现在看到伊朗妇女追求解放的行动,自然感动支持。如果哪一天被压迫得更严重的沙特妇女也起来反抗压迫,中国人民更感动更支持。
一部分被压迫妇女还没觉醒没行动,其他人就都不能动,其他人就都不能支持?这是哪个道理?
你是什么身份,看到女性维权就心慌?自己不是蟑螂,看到杀虫剂紧的什么张又害的什么怕?
【10】胖虎鲸
它咋这样啊,它要是个人就好了,感动都能感动死它,还不信它一点情面不留,自己咋都不变。
【11】@私人阅读简史
有幸读过他两本书,《思想与人物》、《政治秩序与多元社会》。林毓生说,思想带给人的往往不是快乐,而是沉重和抑郁,没有力量的人是承受不了思想的压力的。他的老师哈耶克1962年答复林毓生对“世界的将来”的看法,或许从侧面回答了这个问题。
哈耶克说:我不敢推测未来。但是,我觉得为自由而奋斗是值得的。我虽然并不乐观,但也不悲观。你仍然能在世界各处找到未来的希望。国家与社会演变的道路是曲折的,乐观与悲观的种子无时无刻不埋藏在厚德之中。林先生,切莫过于忧心。
林毓生三年前出版的《中国激进思潮的起源与后果》已在豆瓣下架。
【12】@夏阿: 听说很多人都喜提了,安心看球吧,但不要走心,现场都是绿幕P的,没人,创造一个气氛而已。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