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马人》:敕勒川下,见证三十年浮沉人生的家国情怀
谈及家国情怀,相濡以沫,我们似乎只能从过去寻觅。如果耐不住性子,对老一辈的教诲想必早就不耐烦了,那都是过去式了。我在早年,颇为叛逆,面对母亲说的“我们那时的感情,就是简简单单,踏踏实实,哪像现在这么轻浮”总是不以为然。
什么时候,我开始听得进母亲的唠叨,并且陪她一起看老电影呢?我也记不清了,尤其在短视频占据人们闲暇时光的年代。不过,《牧马人》成为了母亲经常念叨的电影,幸而在她的念叨下看了这部谢晋导演的佳作。
《牧马人》由谢晋导演指导,朱时茂、丛珊、牛犇等老派艺术家主演,改编自张贤亮的伤痕文学《灵与肉》。故事讲述了在西北敕勒川下的教师谢灵均,经历了30年种种磨难后被亿万富翁的父亲找到,面临继续留下还是出国生活的抉择……
故事采用回忆录的叙述手法,穿插着谢灵均与父亲的对话,两者间的思想在不断碰撞。难能可贵的是,影片上映于1982年,在那个特殊的时期谢晋导演拍摄这类题材的电影无疑是大胆而进步的。
他把文革的苦难,家国的关系,时代的洪流集中于一个“老右”,一个资本家的儿子,一个原本不受社会待见的小人物谢灵均身上。这种以小见大,无疑把千万个普通百姓的家与国联系起来,个人苦难、价值、利益、情爱都汇聚一起,实现了自我的救赎,自我价值的涅槃重生。
当一只雨燕,在狂风暴雨时振翅翱翔
谢灵均出生于一个很有名望的家族,作为老爷子的长房门孙,出生时传言由有两只喜鹊报喜。老爷子说,这孩子注定一生锦衣玉食,不得不说这是对他大半辈子苦难人生的讽刺。
谢灵均,是被文革摧残下千万个苦难人的代表。父母感情不和,自小在他们的争吵中度过。他们离婚后不久,母亲就病死在一家法国人的医院里,父亲也远赴美国三十年来杳无音讯。
他依着高楼阳台,眺望城市的人来车往,关于“爸爸”这个词实在太陌生了。自己不过是父母是婚宴结下的苦果,是家族的弃儿,以致于跟父亲交谈时悲凉地说:“我是个孤儿就好了”。
1962年,他毕业了,因为师资匮乏,他留下来当了一名老师。只是没多久因为出身,因为父亲的出国,他成了卖国贼的儿子。虽有报国之心,却只能被迫下乡改造,那段苦闷的日子实在是煎熬。
他想过自杀,想过一了百了。在西北的大草原上,从干草垛上醒来,望着马厩上的绳套,他缓缓地靠近,目光呆滞。但一声马鸣,俯身磨蹭,这天地间能给予他慰藉的就只剩下一匹老马。
他曾是一个进步青年,读过马克思,领过助学金,立志为国家奉献出自己的青春。在国家最需要的时候,怎能轻易放弃自己的生命,想到这里他紧紧抱住了马头,痛哭起来。
父亲说,他了解儿子20多年的痛苦,因而希望能弥补儿子。谢灵均完全可以带着妻儿,接管父亲的万贯家财,无忧无虑。北京上流社会灯光璀璨,舞池前琴声悠扬。正如在他们吃完年饭后,他独自呢喃:秀芝煮的茶叶蛋,我不敢拿出来孝敬她的公公。可怜的秀芝啊,你怎么想到三个人吃顿饭竟要80多块钱?
遥想起临行前,敕勒川下,妻儿的音容是那么的熟悉宛如昨日。他们坐着马车,儿子问起北京的种种。“爸爸,北京有马兰花吗?”“那有沙枣吗”听说没有后,儿子耷拉着脑袋,泄着气说那有什么好玩的。
赶车的人说,你爸爸要远走高飞,跟爷爷到外国去,顿顿吃饺子。儿子大声地说,妈妈说过爸爸是她手里的风筝,无论飞多远,线头在妈妈手里。一家三口的笑声,在茫茫的大草原飘散,洋溢着幸福的气息。只是,这生活是否会随着谢灵均去北京而被打破,我们暂时不得而知。
他坐上了车,妻子还给公公挑了两包枸杞,因为她听人说老年人吃这个对身体好;面对丈夫留给的钱更是体贴地说,穷家富路。谢灵均终究上了车,妻子背起儿子一路跑,想要多看他最后一眼,但终究在谢灵均“别跑”的微弱声中渐渐远去,只剩下白茫茫的烟尘。
一边是上流社会的锦衣玉食,一边是糟糠之妻的归家翘望,这让人如何选择?是啊,即使不为自己,也该为自己那苦难的妻子着想啊。面对宋助理追问他与妻子的爱情,脸上泛起了微笑。
他爱自己的国家,即使在苦难的年代也没有放弃坚守的梦想。他被批斗,被劳改,没有怨言只有愧疚。二十年的“老右”帽子,是心中的一根刺,扎根于此让他嘶吼“我跟你们不一样,我犯的是出生罪”。
不过,他宛如暴风雨翱翔的雨燕,高歌着自己的誓言:国与家的关系是紧密相切的,国的命运就是家的命运。他一直很冷静,虽然与父亲的有着不同的思想,有着很大的隔阂。
父亲想说服儿子,想让儿子重新找到人生的价值。在美国,研究马克思的现代学者不比中国少,那里的年轻人崇尚竞争,个人的荣誉。是的,三十年了,他的父亲仍对这个国家存有偏见,认为几千年的封建主义不是那么容易改变的。
他想弥补儿子,在他眼里,儿子还生活在摇篮里。他要给予儿子新的生活,新的改变。谢灵均说,请不要怀疑一个40岁人的独立思想。外国人研究马克思只是纸上谈兵,而他则经过了岁月的洗礼。
他坚定着新中国走上了正轨,祖国的发展会越来越好。第一次,父亲开始正视起儿子,也在交谈中重新审视了这个国家。文革结束不久,社会蓬勃发展,影片的上映无疑是肯定了祖国进步,号召着千万家庭不忘未来的憧憬。
那时的爱情,简单而又纯粹
近年来,许多人开始怀念以前的爱情,想来也是恋爱自由的当下婚姻多少显得有些儿戏。谢灵均看着宋助理与父亲品尝着咖啡,心中感慨道:宋助理能与父亲品尝出咖啡的甜苦,但他与秀芝经过岁月磨练的苦楚谁又品得出呢?
他与妻子的相识,想必也是许多年轻人再度重温这部老电影的原因。你很难相信,时隔将近四十年的电影竟然还有满屏的弹幕。原来许多人都是冲着短视频“分配老婆”而去的。短视频让一些好的电影重新被人们认知,也让许多好歌曲《一百万种可能》《浪子回头》等广为人知,这点上无疑是功不可没。
妻子李秀芝,是从四川逃荒而来的妙龄女子。原本她的表姐给她安排了一门亲事,只是相亲的男方出车祸死了,她也没了着落。谢灵均的好兄弟,牛犇老师扮演的郭扁子撮合了他们的婚事。
谢灵均初听郭扁子说“送你个老婆,要不要”只当是个玩笑话,没想到一语成谶。可以说,他们是先成婚后恋爱的。是什么促使李秀芝嫁给比自己大15岁的谢灵均呢?
我想除了安定下来,更多的是看中谢灵均身上那种质朴吧。作为“老右”,他已经对自己的幸福不抱希望,何况两者年龄相差那么多。为此他把所有的积蓄以及粮票给了秀芝,让她回家。
不过,秀芝戏谑于谢灵均折下草枝当筷子的将就,感动于他为自己盖被子而甘愿受冻的关怀。她是遇到好人了,一个能给他温暖的人。面对谢灵均说的犯过错误,更是笃定地说:犯错误不打紧,以后不犯就是了。她要给家里寄一份封信,告诉家里人她找了一户好人家。
在听了妻子的话后,他留下眼泪:“在我的生活中,突然间闯进了一个这么善良的人,我好像等待了多年的这一天,终于等到了。她对我是这么信任,和我没有一点陌生感觉,好像她也等待了我好多年……”
婚后的生活虽然清贫,却幸福美满。谢灵均在外面放马,妻子在家养鸡养鸭,脱胚,为盖院子做准备;妻子想念丈夫,总会在日记本上记录生活的点滴,然后与丈夫分享。
妻子的勤劳能干,率真直爽无疑给谢灵均的生活带来了生机。他们之间的爱情是清贫的快乐,尤其是秀芝歪着头,递出手,要灵均在自己手掌教她识字……
妻子只上过四年级,不过思想从不老旧。她爱学习,也能对儿子言身传教,可谓良妻贤母。儿子在知道父亲因为“老右”平反后领取了不少补贴金,童言无忌地说要长大后也要当“老右”。作为母亲,她拉着儿子的手,俯身心平气和举例通过自己努力赚钱花才有意义,不是自己的钱再多也不会快乐。
当谢灵均得到平反后兴奋地告诉妻子时,她平静地说早在嫁给谢灵均的那天起,心里就给他平了反。无论丈夫贫穷或富有,高官或贫民,在妻子心中谢灵均还是那个深爱的丈夫,从未变过。
她相信丈夫,尊重丈夫的一切选择。临行那晚,谢灵均问她,假如我要你和我一起出国呢?妻子坚毅地回答,她不会离开这片土地,这片她深爱着的土地。她亦相信丈夫舍不得牧民,舍不得那些穿着红领巾喊“老师早点回来”的孩子们!
他们的爱情纯粹到认定了就是一生,不必不离不弃也注定生死相依。还有什么情话比得上几十年的相濡以沫,还有什么誓言比彼此间无条件信任更加海枯石烂呢?
《列宁在1918》里说:面包总会有的,牛奶会有的,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妻子秀芝也确信,只要两个人在一起,一切都会有的。
邻里乡亲,在艰难岁月不失质朴与善良
我们常常感慨,现代都市少了些人情味,没了过去那种串门的乐趣。在城市,邻里乡亲,即使对着门也不相识。这也是许多老人不愿意跟儿女们在大城市居住的原因,毕竟活了一辈子早已离不开与左邻右舍的唠嗑。
对此,母亲是最有发言权的。她常常说,想找个说话的人都没有,为此我常常跟她回到故居待上一段时间。农村的变化也很大,搬出去的人也不少,不过还是常常有人聚在一起谈天论地。农村的门在白天是不锁的,有时遇到上山采蘑菇的人还会在自家借宿吃饭,丝毫没有陌生感。
在最艰难的时候,是那些目不识丁的牧民拯救了谢灵均。大娘做的两大碗面条,香气宜人,温暖谢灵均不只是胃还有那颗久违的心。是的,他在这里重新找到了父亲,找到了母亲,找到了温暖的家。
在一望无际的西北大草原,敕勒川下,那首北朝的民歌一直回荡在广袤无际的土地里。在这里,谢灵均学会了骑马,放牧,在与质朴的牧马人相处间更是学会了救赎自己。
他们结婚时一贫如洗,一切从简,邻里乡亲有的送粮票,有的送布票,有的还送了两袋大米。这些,都是牧民的一点心意,存于篮子里也存在谢灵均夫妻的心中。面对工装部要批斗谢灵均,郭扁子和董大爷极力掩护,最终以牧场需要人手为由避免了谢灵均受处分。
谢灵均与父辈间的不同经历,促使他想念起过往点滴。父亲想要把他带回美国,重新实现他的价值。
谢灵均却从不这样认为,他更喜欢在集体中实现自己的价值。我们常说远亲不如近邻,想来也是有些道理的。邻里乡亲或许没有什么文化,但他们善良热情,朝夕相处间俨然成了一家人。
他们是质朴的,不求功利的,对他们而言能一起放牧,一起喝酒,一起唠嗑就是最好的日子。我很羡慕这种温馨的生活,也能理解为什么上了年纪的叔伯执意要留在乡村生活。
外面的世界很美好,但外面的大房子却不如乡下的小窝暖和。在大城市打拼,焦虑、压抑确实在所难免,在我们坚持不下去的时候,想一想家乡的山,家乡的水。可以的话,回去看看,心灵总能得到短暂的安宁。
知识改变命运,永远不会过时
我不知道“知识改变命运”与“读书无用论”是什么时候兴起,自我印象起家里对我唯一的要求就是把书读好。无论什么时代,读书都是有用的。
至于“读书无用论”无非是因为读书的人多了,也就是老家人常说的满世界都是大学生没有优势可言。读书有用,它价值取决在于你读得精不精,体现于能不能融会贯通与实践相结合。
我很喜欢一位作家说的一句话:要从书呆子变成读书人,而后再是教书人。《牧马人》里,无论是妻子李秀芝与谢灵均之间用笔记本记叙生活点滴,还是谢灵均梦想教书育人都说明知识有着能让彼此产生共情的能力。
我母亲不识字,这也是她的遗憾,又何尝不是我的遗憾。想起曾经的点滴,除了教她写过自己的名字,就只剩下我的名字了。我们去旅游的时候,母亲常常会挽着我的手,遇到感兴趣的门牌还会问我那是什么字,代表着什么意思。
她不一定记得,但在读出来的瞬间却是怎么也掩饰不了内心的喜悦与满足。那一刻,我确信她是幸福的,即使只有短暂那一刻也让我记挂一辈子。
谢灵均舍不得孩子们,他深知在这敕勒川下,孩子们需要一束知识的光,照亮前行的方向。正如新时代下,国家号召学习,即使是牧民也深知时代需要知识人才。
影片真实反映了那时候牧民意识到新时代下的中国迫切需要知识人才,而他们也不遗余力地让孩子读书学习。他们感叹于新时代的变化,一面为成为时代的落伍者而生出“老生华发”的感慨,一面为下一代能在知识的孕育中成长而倍感期望。
父亲没能改变儿子的想法,倒是为这样的儿子而感到自豪。他老了,虽然在国外也有孩子,按理说是时候享受天伦之乐了。只是,脱离祖国的土地,脱离了根真的幸福吗?他清醒地认识到“我是一个亿万富翁,但感情上却一贫如洗,是个乞丐”。
影片最后,父亲悲凉地叮嘱儿子谢灵均,希望给他在祖国购买一块墓地死后落叶归根。落叶归根这个词,几千年来深入每个中国人的心,即使是像谢灵均父亲这样的资本家也难逃于此。
谢灵均重新回到了敕勒川下,夕阳下妻子秀芝协同儿子矗立于那片土地之上。“我知道,你会回来的。因为你舍不得离开这里”他们拥抱在一起,迎接新时代的曙光。
“敕勒川,阴山下……风吹草低见牛羊”这是谢灵均风华正茂时学的北朝民歌,也是我小时候熟背的诗词。时隔十几年,再次听到,听到这熟悉的歌词,也不禁潸然泪下。
大西北的草原,是如此的广阔;谢灵均一行的先辈,平凡而又令人钦佩。对于新时代下的我们,我想怎能懈怠关于自己活着的意义呢?在这个谈爱国说忠贞显得矫情的时代,我始终相信正是个千万个普普通通的家默默为国奉献着,只是无言罢了。
很高兴与你相遇,更多精彩好文欢迎关注自媒体:无物永驻,多平台同名。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