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烧药“一药难求”何时能解?多地已开启保供,专家称或处产能抵达前夜
退烧药“一药难求”何时能解?多地已开启保供,专家称或处产能抵达前夜
财联社
财联社12月19日讯(记者 王俊仙 卢阿峰)近日,“囤药”成为很多人生活中的头等大事,部分地区解热镇痛等相关药品接连出现紧缺,更有药品“全网断货”,A股相关概念股也齐齐大涨。
对此,财联社记者采访的多位医药企业人士及行业专家表示,目前制药企业已经在加班加点安排生产,也有此前减产的企业目前在突击生产,但原料受限和即将涨价或影响产能提升进度,总体而言,布洛芬这类解热镇痛药物的市场短缺现象或将很快得到缓解,目前正处于爆发性产能抵达终端市场的“前夜”。
企业24小时不停机
近期部分地区解热镇痛等药品紧缺,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退烧药更是“一药难求”,抢购、缺货等词条屡上热门。
事实上,多家解热镇痛类药品厂商正加班加点保供应。
财联社记者从太极集团(600129)(600129.SH)获悉,公司主要产线满负荷运行,通过员工驻厂封闭生产模式和周末加班、延时生产等方式增产增量。公司目前藿香正气液600万支/日、急支糖浆36万瓶/日、散列通(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Ⅱ)150万片/日、芬尼康(布洛芬缓释片)120万片/日。后续公司将通过增加设备磨具和办理委托生产,继续增加产量,且将全力保工至疫情缓解。
石药集团(01093.HK)方面告诉财联社记者,头孢类药品、阿比多尔片、对乙酰氨基酚片以及儿童可用的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阿奇霉素干混悬颗粒生产由公司第一制造中心负责,目前生产车间的智能化生产线都是24小时马力全开,药品经过检验合格后被打包、装箱,并通过物流通道直接装车发出,全力保障抗疫药品的生产供应。
恒瑞医药(600276.SH)相关负责人也向财联社记者表示,公司旗下布洛芬混悬液、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等产品销量确有较大幅上涨,且各个渠道的订单量仍在增加。近期公司旗下公司正根据市场需求,积极扩产保供稳价。
据布洛芬原料药企新华制药(000756)官网信息,12月15日,新华制药董事长贺同庆对视察领导表示,新华制药尽最大努力调动一切能够调动的力量,调整智能生产线,24小时轮班不停机,确保最大限度释放产能,全力保障重点药品的市场供应。
多重因素致药物紧缺
企业生产热火朝天,为何终端药品还会紧缺?
医药行业资深专家王恒向财联社记者分析认为,目前短缺现象是因为企业解热镇痛药物的产量洪流还没抵达终端,同时各个城市需求量增加导致。一方面因为“四类药物”限制购买政策之后,药店该类药物销售情况锐减,存货自然不多,由此延展至商业公司和生产企业,产量和原料药储备自然也就下降,近期抢购致库存“秒没”;另一方面则是解热镇痛药物产能释放需要时间,药品出厂有“检验周期”的硬性规定,最快需要8天,正常周期两周,而且优先供应当前压力最大的医院。
一家布洛芬混悬液生产厂商向财联社记者印证了上述说法,他称,公司该产品平时量不大,所以库存也不多,前两年因为四类药限制,公司产量也有限,现在由于庞大的需求量,公司也在突击生产,充分利用现有产线,但现在由于原料限制,公司要月底才能对外供货。
产能跟不上也体现在已全力供货生产的企业身上,另一家拥有布洛芬产品的药企人士向财联社记者透露,公司目前布洛芬排队等货的有七千多件,一件300盒,按照公司目前日产能,订单已经排到一个月后。各生产线都是满产,短时间扩产很难。只能千方百计想办法,但实际上扩产不是想象的多买个机器多加一条线,这涉及到原料供应、产线调试、工人培训、车间认证、质控体系、包装供应等各个方面。
“有批件没生产的,也不是一下就能生产出来。上述系统性问题缺一不可,而且原料供应不足普遍存在,紧缺产品面临原料涨价问题。原料厂也需要原料,终端成倍需求,还持续不断,他们肯定也供应短缺。”上述布洛芬药企人士告诉财联社记者。
“公司对乙酰氨基酚原料药的生产热火朝天,目前阻碍产能无法进一步扩大的原因在于相关辅料需要进口,公司目前正在加紧采购。”丰原药业(000153)(000153.SZ)内部人士向财联社记者如是表示。
已有药企收到原料药将涨价的消息,河南中杰药业有限公司内部人士告诉财联社记者,“我们已从上游原料药企业收到消息,未来复方氨酚烷胺胶囊等解热镇痛类药物的原料药会涨价。而且我们目前订单非常大,生产不过来,根本没有库存,若是下游企业要订货,两个月之后才能拿到货。”
此外,物流不畅也是解热镇痛药物紧缺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国医药(600056)物资协会研究院基层医疗研究所所长黄伟文对财联社记者表示:“冬季气候较为恶劣,对药品运输有很大影响,再加上物流公司的派单员与快递员感染者越来越多,导致物流公司与快递公司门口的药品很多难以及时送到广大患者手上。”
缺货情况不会持久,企业尚无扩产计划
对于这波行情的持久性,企业似乎有着深刻的认识,多家企业均表示对内挖掘产能,还有企业对外委托生产。
“我们没有扩展生产线的计划,因为生产线通过验收需要时间,这波行情我们认为不会持续太久,不值得我们特意去开辟新的生产线。”上述河南中杰内部人士如此表示。
黄伟文对财联社记者分析认为,目前,多家制药企业已在加班加点安排生产,布洛芬这类产品的市场短缺现象很快就能得到缓解。“中国是制造大国也是医药大国,医药企业管理规范有序。面对这种突发情况,相信四类产品在12月下旬将得到有效的缓解。”
“据我判断,药店这边能够拿到货,患者能够从容买到药,恢复从前布洛芬随便买的状态,大概需要一个月,明年一月份一定能恢复。”王恒对财联社记者表示。
而多地政府也开始介入保障药品供应并投放市场,财联社记者上周就从一家布洛芬厂家获悉,当地政府相关部门已派驻人员进厂协调保供。
据财联社记者统计官方消息,武汉从12月17日开始连续一周每天按照300万片布洛芬的供应量投放武汉地区;济南宣布110万片布洛芬已投放;浙江表示布洛芬颗粒日产量已达4万盒;合肥、南京、福州等地也在发放含有布洛芬等药品的防疫“健康包”;河南组织各地工信部门组建驻企服务团队进驻全省20家重点药品生产企业,全力扩大防疫药品产能产量;吉林对具有相关批准文号的生产企业要实施24小时驻厂监管,实行“日报告”制度,全力提高涉疫药物产能。
此外,广州、合肥、重庆、上海等地区纷纷出台措施增加辖区发热门诊数量,挖掘城市医疗资源潜力,排除居民就诊障碍,例如广州日前发热门诊达199家,基层发热诊室224个,共有诊间1048个,日接诊能力可增至11.1万人次,是以往的一倍多;上海全市发热诊室数将从540间增加到2600多间。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