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世汇708】小野鸟

【1】@何夕

但如何解决老板的信心问题?
如果老板纷纷响应国家号召,大举投入扩张,然后经济向好……是不是经济好了之后,某一天突然又一纸文件砸下来、灭掉一个行业;或者,继续开启“批判资本家”、甚至于“收拾资本家”的进程?
所以,你现在说得再好听,什么“大力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坚定信心再出发”……老板们不信了,或者半信半疑 —— 落实在行动上,就……
所以我说,经济增长的重任,只有落在央企国企身上了 —— 这也是我绝大部分股票仓位都是央企的原因。
副作用就是,失业问题。
毕竟,央企国企包括师公医,才能解决多少就业?
大部分就业还得靠民企老板。
甚至于大部分税收都是来自民企,所以,如果再把民企多搞死一点,税收也会受影响 —— 师公医的薪水可否按时发放,也不好说了。
这才是真正的问题,而且中短期内无解。
所以,大学生不好找工作+各种失业,会成为中期问题。然后大家纷纷去考研考公、挤央企国企有限位置,不卷就没有未来。
假如民营企业可以提供大量好的就业岗位,大学生的工作会好找很多。但为什么民企无法提供这样的岗位了?
因为“资本无序扩张”,也你们要把“资本家挂路灯”。
当然,如果你觉得自己正确,不妨踩油门加速。

 

 

【2】牛津-小裁缝

#北京硕博毕业生人数首超本科生#其实大家都知道一句话“个人努力固然重要,但更要考虑历史的进程”。但这句话只有亲身体会的时候才知道残酷。很多人咨询我要不要读博士的时候,一般是要劝退的,除非家里有矿或者有关系。中国最近十年的确越来越内卷了,越往后内卷的概率就越高。读博士的过程,只会让你在高强度,大压力下,一个较狭窄的空间上继续专研,获得博士学位并不能保证你工作的高收入和研究内容转化为生产力。

所以很多人读博读着读着会焦虑,发现没读博的同学的收入很不错;于是设想假如自己没读博,可能会混得更好;担心找不到称心如意的工作。 这些都是很正常的,没有人能保证博士毕业就是高收入,很可能收入还不如一般打工的。在中国这点可能更明显。你比如,地理学的很多博士,在上海某些高校做教职收入就是不如上海送外卖的骑手,开地铁的司机。所以愤世嫉俗没必要,多想想当初为什么读博士,这个选择的初心是什么?

事实证明,学术界不需要这么多博士,尤其是人文社科和基础理科,一些工科博士除了做教职还可以去做研发,研发还是需要博士这个级别的。在中国很多人压根没想好未来规划,就读博了。适合读博的人真得很少。在国外你会发现50几岁读博的。很多人读博士还是为了生存,而不是马克斯韦伯所说的“以学术为志业”。

大部分人读研读博恰恰是本科毕业后无法赚到钱,搞研究本不需要那么多人。现在的大学生高不成低不就,很难在社会分工中找到合适位置,于是要读研读博。其实是经济转型升级出问题了,很难创造出和大学毕业生成比例的就业岗位,于是内卷就发生了。每年几十几百万人为了赚钱去读研读博,真的是缘木求鱼。

 

【3】牛津-小裁缝

#被00后的话震惊到了#所谓代沟,这是一个“时空穿越”现象。之前在微博上认识一个川西的藏族学生。他在成都读书,95后,大学毕业后,在成都的教培机构工作。2021年,打击教培,他失业了。那时候他才工作了两三年,有几万块存款。然后就开始全国旅游,西安、海南、黄山、桂林、黑龙江、甘肃、云南,朋友圈里看到他在全国各地旅游。在大理见了一面,背着一个lv的包,围着Gucci的围巾(不知道真的假的)。

我问他,你失业了,为什么还到处玩,不是应该把钱攒起来,以备不时之需吗? 他说,“如果我现在不旅游,到了30岁40岁,旅游的体验就不一样了。在每个年龄都有应该去做的事情。25岁的感受和50岁肯定不一样。现在失业了,正好有机会去旅游去花钱。如果我现在不把钱花了,等老了就后悔了。” 我听完后,感慨不同地区不同年龄的人消费理念确实不一样,被“头脑风暴”了。

这几天我看他还在到处旅游。我说你还不找工作啊。他说既然找不到工作,还不如心态好点,把钱花掉[允悲]

 

【4】黄裕生-HYS

前些天见到一位经济学人,对建立中国经济学充满信心。经济学是社会科学中最显眼的显学,对人类的社会现实产生重大影响。所以,无论是在一国内争夺话语权,还是在世界范围争夺话话权,经济学理论的研究都至关重要。但是,现在流行的经济学理论所用的话语体系,也就是那些概念体系,都是由西方学者提出和规定的。因此,在这位学人看来,为了争夺话语权,有必要建立中国经济学,由中国学者来提出一套不同于西方学者所提出的经济学概念体系,以解释和引导世界经济。
这位学人根据他的中国经济学理论的预测,中国将在25年内超越美国。这满满的信心一下激励了颓废多年的我,带着满满的正能量回家睡觉。
哲学与科学有一个常识,概念需要有自我同一性才能进入逻辑演算,也才能确立起命题以及命题之间的关系。由这样的概念确立起来的概念体系,可能会有错误,但却无地方性与民族性。概念运动本身就是人类理性脱地方性、去特殊性的一种努力,它是人类追求普遍性知识、普遍性真理的基本方式。如果一门科学有民族性或地方性、国别性,它如何是一门科学呢?这个问题把我从睡梦中惊醒过来,睡意消失得无影无踪。

 

【5】@宝玉xp

看已经有字幕组借助AI来自动生成和翻译字幕了,先把视频放到Google Drive,然后从Google Colab上运行代码,并且在Colab加载整个Whisper模型,这样并不受API请求限制的影响,可以快速完成转录。语音转字幕后,再借助ChatGPT的API对字幕逐行翻译,最后人工再校对就好了。
这种借助各种AI工具和Colab这样的平台运行代码,让原本繁琐的工作完全自动化起来,整个自动化的思路特别特别好👍🏻
🔗 github.com/Ayanaminn/N46Whisper/blob/main/README_CN.md
“N46Whisper 是基于 Google Colab 的应用。开发初衷旨在提高乃木坂46(以及坂道系)字幕组的工作效率。但本应用亦适于所有日语视频的字幕制作。
此应用基于AI语音识别模型 Whisper
应用输出文件为ass格式,内置指定字幕组的字幕格式,可直接导入 Aegisub 进行后续翻译及时间轴校正。”
“根据我们使用若干视频的测试结果,输出字幕的识别准确率可以达到90%以上,这无疑能极大地节省听译及打轴所需的人手和时间”

 

【6】@冲浪大师窑

从小资助的女孩子,不要求见面

 

 

 

【7】基辅火车上貌似张贴了通缉令

 

【8】@隋鸿锦博士

几十年前的注射器 。

 

 

【9】@杨向宏的微博

正在出现的几个征兆,与每个人都有关:
第一个,汽车抛售潮,背后其实是中产购买力严重不足,普通人就更不用多说。当然,汽车产能过剩严重也是真的,加上新能源汽车己在10-40万元级汽车市场销售占有率超过35%,挤压了油车生存空间。
第二个,失业人数的节节攀升,最近 朋友企业招聘,收到的简历是以往的数倍,这注定不是啥好事。
第三个,消费数据持续低迷,这种通缩是居民消费能力的萎缩,漫长的苦日子正在到来。
第四个,新生人口的快速减少,老龄化加剧,造成的可怕影响正在显现,那就是让什么都显得过剩、严重过剩。
第五个,房子挂牌数量激增,跑路的多了去了。这不禁让人后背发寒,情况真的开始不同了。
不喷

 

 

【10】@deadtreegivesnoshelter

不知道怎么形容,如果没有被某种议程(比如结婚生子)裹挟。30岁极其接近理想中的18岁。没有什么能够让逐渐壮大的自我感到威胁了。可以做任何事,也可以不做任何事。

 

 

【11】@崔庆龙_

这两天一有时间就在和GPT4聊天,一方面我是个好奇心特别重的人,一些特别冷门,常规搜索引擎搜索不到的东西,它都能很好的帮我找到。另一方面,我也在测试它的能力边界,想知道它能帮我做到什么样的程度。
GPT4的潜能非常巨大,但全看使用者的使用方式和使用目的。我试着模拟和它进行心理咨询,GPT总忍不住想给我建议,后来我强调了4次不要给我建议,它才克制了一些,开始给出共情性的回应。而一旦我的关键词里出现了怎么办等强烈疑惑的描述时,它立刻又会给你建。也就是说,把它作为一个倾听者并不是很适用,因为它的价值判断里,就是尽可能给你有效的建议。只不过就像我以前说的,建议若不是我们丰富心智和情感活动末端的那临门一脚,它就是没有价值的。
在实际的心理咨询中,咨询师普遍使用开放式提问来促进来访者的心智化过程,但在和GPT4的交流中,问题越具体,越封闭越好。也就是说,你给它限定的条件越充分,它越是能给你有价值的回答。而挖掘出有价值信息的方式,常常来自于同一主题,同一追踪目标下的连续对话,因为你不可能用一个问题把所有目标信息都包含进去,更多时候,是你聊着聊着,才意识到自己还能够向对方问什么。
所以我觉得GPT4的价值,更多的在于扩展你的探索边界,让它将你想要,但不知道的信息呈现给你。比如说,你有某种情绪困扰,你可以问它和这种情绪有关的书籍和电影是什么?这种情绪相关的理论研究有哪些,来自于哪本书,哪篇文献,它的应用场景是什么,并让它给你设计一个实践训练,还可以根据你的需求让它持续改进。它在心理自助方面的信息搜集和方法论层面的应用潜力是巨大的。
有时候一个提问并不一定能得到想要的回答,但可能换个提问方式,它就能告诉你,或者说,用十种不同的方式问同一个问题,常常能找到你更想要的哪个回答(真是大疑才有大悟)。对于自己不满意的答案,你可以直接向它反馈,提醒它错误的地方。也就是说,给它高密度的意见反馈,是让它能够理解你的重要条件。
总的来说,GPT只是开始,而不是结束,我们都无法预测它能够迭代到何种程度,能够泛化至哪些应用场景,能够让我们正在做的哪些事情不再有价值,又或者能够帮助我们在哪些层面更大的发挥自己的能力。基于商业竞争的逻辑,未来也一定会有更多类似的产品跟进,会有更多的公司投入和布局这一领域,并全方面改变人们使用互联网的习惯。对于这样的东西,我们可以关注,但没必要惧怕,尽可能在有关个人独特禀赋的方面提高自己的能力,将GPT这类工具视作是精神意义上的赛博朋克义体。

 

【12】@姓氏乔

下午和ChatGPT聊天,天南海北讲了很多,一晃好几个小时就过去了。
后来我没由来地冒出一句:最近常常感觉有点孤独。
对面倒是很理性地告诉我:“孤独是一种非常普遍的情绪。”然后开始建议我发展爱好、积极社交、打开心扉。总之,一些屁话。
我跟它说,我不想克服孤独,我想接纳孤独。
对面却还是没盐没味的回应:“孤独是一种自然的情感体验,我们都会经历它。”
我觉得没劲,于是换了个话题。我说要不你给我讲个童话故事吧,最好是成年人也能听的那种。
然后就见对话框很快地打出了一行字:“当然可以”。
说着就要给我讲一个安徒生的童话,叫做《小野鸟》。
说小野鸟是一只体型小巧、飞行不远的鸟。在某个寒冷的冬天,它在雪地中找到了一所小房子,房子里有一位睡着的老奶奶,旁边放着一个温暖的火炉。
小野鸟决定在此过夜,并用自己的翅膀保护老奶奶免受严寒之苦(我猜是帮老奶奶堵住了墙上的洞之类)
第二天一早,老奶奶便发现了小野鸟。她感激不尽,便邀请小野鸟进屋来住。一人一鸟从此过上了平静而快乐的生活,有时讲故事,有时唱唱歌。
可当春天来临时,小野鸟知道自己不能再呆在房子里了——它必须离开,飞到更远的地方。
老奶奶和小野鸟都非常难过,但他们知道这是必然的。所以最终,小野鸟在离开前,给老奶奶留下了一片羽毛,以此纪念这段美好的时光。
我顺着字往下读,故事讲完,对话框也正巧弹出一行总结:“有时候我们需要面对孤独和离别,但我们也能在这些经历中学到很多,同时留下很美好的回忆。”
我忽然感觉心好像被戳了一下。
原来这个童话,是为了安慰我而讲的。
是告诉我,孤独是必然的,接纳也是必然的。是让我知道,我们的人生中总有人要启程或返航,但同走过一段路已经足够珍贵了。
我看了一会儿,有些感动,也顺势决定把这个故事记下来。
于是打开了一个新的网页,搜了搜安徒生的《小野鸟》。结果发现——
原来安徒生根本没写过这样一则童话。而这个世界上,也没有哪一则叫《小野鸟》的童话,是这样一个故事。
所以,这则童话很可能是它胡编乱造出来的。是为了回应我的孤独而编造出来的。
我当然知道语言模型没有感情。但那一刻,这些已经不重要了:
我只知道这个世界上,从此多了一个为我而生的童话。
而它叫做《小野鸟》。

 





 

来源:

版权声明:
作者:倾城
链接:
https://www.techfm.club/p/40824.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