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II《瑞鹤图》
北宋政和二年(公元 1112年),元宵节刚过的第二天。 只听鹤鸣声声,云气在都城东京上空忽然弥漫开来,这奇异的景象不仅引起皇宫内部的注意,连过路的百姓也纷纷停下来观望。只见皇城宣德楼的上空,一群仙鹤久久盘旋,不肯离去。 更不可思议的是,两只仙鹤落在了宣德楼顶左右两端的鸱吻之上,一只亭亭玉立,一只展翅低鸣。
仙鹤降临,乃是国运昌荣的吉兆啊!当时的皇帝,宋徽宗赵佶兴奋不已,于是欣然提笔,在绢素之上,完成了这幅《瑞鹤图》。
这是中国绘画史上的一次大胆尝试。宋徽宗让我们站在了云端,用一种平行视角来看这些仙鹤。不同于常规花鸟画的构图,宋徽宗大胆地让飞鹤布满天空,20 只仙鹤各尽其态,没有一只是雷同的,威武宏大的宣德楼梁顶只占据了画面下端的 1/3。
虽然这是一幅静止的画面,但我们分明能感受到动势。 从底部云气升腾的起势,到画面右端仙鹤仰颈带出的流动感,再到这 18 只仙鹤的飞翔动线,不仅有大结构上统一连贯的动感,又有局部细节的变化,而后在左端站立的仙鹤处,完成了一个流动的闭环。
这是一幅兼具了神性光辉和帝王华贵的画。 甚至有人说,它比西方早几百年完成了超现实主义的表达。 然而,这仅仅只是宋徽宗艺术生涯里的一幅即兴之作。
画下《瑞鹤图》的宋徽宗其实心里清楚,哪有什么瑞鹤降临,不过就是皇家豢养的丹顶鹤,放出来飞一飞而已。 这场“人工降鹤”,不仅骗过了百姓,也几乎骗过了他自己。 他看不见祥云背后的阴霾,看不见 15 年后,大金的铁骑踏进中原之后,一国之君被俘虏的凄惨。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