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者:不一样的孙陶然》|真实不装
据说最近大热的《狂飚》里的反面人物,居然也能有正面光辉了,这是好事,因为这才真实。
人都是复杂的,听说白手党在受到社会压力之后,赶紧公关了一把,赞助拍摄了《教父》,来建立更丰富立体的白手党形象,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压力。可见大家都喜欢“真实不装”,不管自己是不是也能做到,嘿。
《创业者:不一样的孙陶然》的作者邓蕾既是央视多个节目的主持人,也是孙陶然的中学同学,一直有紧密的来往,所以这本书里面不乏溢美之词,但也比普通传记作者多提供很多真实细节,相比前段看的《王兴传》可要精彩多啦。
看传记的人估计都是想加以揣摩学习,私认为“真实不装”就是传记很重要的前提。比如我原来看过两本《乔布斯传》,其中一本对乔老爷不乏讥讽暗贬之语,就让我看得很喜欢。
传记理所当然要披露一些读者不知道的东西,我们看之前已经知道了主角的丰功伟绩,但是他当时面临何种场景?是如何下决定的?有什么思想挣扎和权衡?其中牵涉到的人又是如何想的?抑或是不是有黑料和八卦?主角本人/业界/作者之后如何分析看待的?这些都是从读者视角极希望得知的。
这本书齐了,看完后让我拔高了对孙陶然的评价。同时因披露的孙陶然在四达(媒体/广告)→蓝色光标→恒基伟业(商务通)→拉卡拉的连续成功创业过程中的丰富细节,让我受益颇多。
读后感:一个字:爽;两个字:很爽;三个字:非常爽。
《创业者:不一样的孙陶然》邓蕾
代序 人生就是与世界结缘
>> 佛家说缘分,江湖说交情,都是一个意思。
“缘”是有关联。
“分”是关联的程度深浅。
“交”是交集。
“情”是交集之后产生的情分。
不论缘分还是交情,都包含两个含义,一是你和别人要发生关联,产生交集;二是这种关联和交集要有正向结果,让对方受益,如此你们之间便有了“缘分”,有了“交情”,彼此享受这个过程之余,在未来你们之间也将继续是彼此可信赖可依赖的对象。
第一章 儿童相见不相识
>> 这些名人传记,让他了解到了伟人们是如何成长、如何思考,以及如何行动的。同时也推动他开始思考这个世界是怎么回事,以及应该如何度过自己的一生,应该树立什么样的价值观。
这些在别人看来至少是青春期之后才会有的行为,在陶然的身上,早早地发生了。
>> 每个人的成功都有不同的轨迹。不过,也有共性在其间,可供归纳与提炼。那就是格局。什么是格局?一是自知,二是胸襟,三是价值观。
>> 通常人有两种思维定式,一是判断性思维:这个人靠不靠谱?我到底行不行?你到底爱不爱我?
判断性思维的落点会导致人会不自觉地去考验。
>> 第二种思维定式是衡量性思维定式:不管这个人靠谱还是不靠谱,怎么样才能让他靠谱?不管我行不行,我要让自己变得更行。无论他是否爱我,我会为自己的爱做更多的努力。
衡量性思维定式的落点,是人的行动力。
第二章 远冲飞雪过书堂
>> 人生三层境界,经历、体验和感悟。感悟,是人生的最高境界。我们经历过的事儿有多少,这是我们人生的宽度;从这些经历中我们体验到了多少,这是我们人生的深度;从这些体验之中我们感悟到了什么,这是人生的高度。经历、体验和感悟,也就是我们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和灵魂生活。
——孙陶然《谁也没有权力干预你的人生,即便是父母》
第三章 天生我材必有用
>> 所谓心力,心的力量,即人的心理素质,这是一种精神的能量,这是一种意志力,心力强大的人有三个突出特点:第一是志存高远永不满足,第二是百折不挠愈挫愈奋,第三是永远自信永不言败,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 他不太在意书中的知识点,而是关注书中的观点或者各种为人处世的方法论(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此外书中故事背后的世界观、价值观以及人生观,陶然也会拿来挑战自己脑中原有的认知体系。
>> 他曾经在自己的微信公众号中公开自己的读书方法:
读书的目的是为了形成和完善自己的认知体系。大量的书泛读,一本书半个小时一个小时浏览完毕足矣;有价值的书精读,反复阅读并且一定要写读书笔记,要完全把书中的内容吃透。
第四章 读书不作儒生酸
>> 北大给他留下了四个财富,让他受益终身。
第一个是自信
第二个是情怀。
第三个是圈子。
第四个是学习能力。
>> 学习有三种方式。一种是向前人学。读书,向前人学理论,借鉴他们的人生。 一种是向先进学。三人行必有我师,发现身边的人哪里做得好就去琢磨,人家是怎么做的,人家为什么这么做。第三种,也是最重要的一种学习方式,是向自己学。方法是复盘。
>> 若想要在未来获得和陶然一样大的成就,需要的不是模仿陶然那些逃课参加社团活动的行为,而是他这样做的时候内心的底气。这种底气,既来自他敢于承担自己选择的后果,也来自他善于自我约束与自我管理。
第五章 青春作伴好还乡
>> 陶然最大的能力,是他不仅可以做出选择,而且还愿意承担选择带来的后果。
>> 九兄弟约定,九个人轮流每月给大家推荐一本自己认为最好的本专业书籍,大家一起读,然后每月选择一个时间,由推荐者给大家讲这本书。
>> 一般而言,大三的学生基本上都会忙两件事,一是恋爱,二是实习准备找工作。
第六章 自去自来堂上燕
>> 必须先论是非再论成败,若方法不对、方法不当,违背了道德底线,即便获得了再多的名和利也不能称之为成功,一个社会若没有这样的良知,这个社会是没有希望的。
>> 那一年,新科电子到北大和清华各招了四个应届毕业生,最后的结果是,北大学生待得最长的一个人在工厂待了一年,最短的只待了两个月。而清华学生则基本上都留下了。
>> 后来,这个工厂的厂长变成了那一年去的清华学生中的一个。这在某种程度上,应该很典型地说明了北大学生和清华学生的差别。
>> 陶然觉得,自己人生中几次重大的选择都是被“半推半就”的结果,事实也确是如此。
他认为原因有两个,一个是自己本质上是一个价值取向多元化的人,很多事情都是他想尝试的,所以往往选择A可以,选择B也可以,对陶然而言,这些只不过是一个先尝试还是后尝试的问题。
另一个原因是,陶然是一个很抹不开面子的人,也是一个很乐于助人的人,如果别人非常希望陶然去选择某个方向,而这个方向又在陶然价值取向之内,他往往会“从了”。
>> 当时的四达有三波势力:北航人、北大人和东北人。
第七章 青衫初入九重城
>> 《罗辑思维》那里听到过一句话,叫:选择从来没有对错,你所能做的,就是尽全力,让当下的选择成为最好的那个。
>> 第一个体会是能帮人的时候一定要帮人,尤其是,当一件事对自己是举手之劳而对别人是雪中送炭的时候,一定要帮助别人。“如果你把身边的朋友都帮成了万元户,那你一定不会是乞丐。”这句话,他在不同场合说过很多次。最后,在拉卡拉的文化理念里,它又演变成了“温暖他人,成就自己”。
>> 他分析了公司和人的关系,认为人和公司之间分四种关系:
第一种是公司有前途,个人没前途。在当时所指的,就是那些在中国的外企。
第二种是公司没前途,个人也没前途。当年的很多国企都是这样。
第三种,公司有前途,个人有前途。四通和联想
第四种,公司没前途,个人有前途。陶然认为,他所加入的四达,大概就属于第三种和第四种之间,而且大概率属于第四种。
>> 在一次访谈中,陶然谈到,他的那些北大同学当中,最后发展得比较好的,都是在一个体系内坚持干下去的人。
>> 陶然把职业生涯比作爬山,固然东南西北坡都可以爬到山顶,但你若从东边爬着爬着便换到西面,再换到南面,再换到北边,不如坚持在一个方向一直向上攀登。哪怕路途艰难,只要坚持,你总是在朝着山顶前行。
每一次换工作,并不是在现有的高度上继续往上走,而是会向下滑落甚至跌落到平地之后再重新出发。所以,那些毕业之后因为待遇或者职位差别频繁跳槽的同学,最后发展得都不如那些在一个体系里坚持下去的人。
>> 在十数年的发展和壮大的过程中,前前后后,四达广告艺术公司曾培养出五六十位总经理。
>> 所谓的创业心态,在陶然看来,有以下几种特征。
第一,主人感。 这个主人感,包括对公司的主人翁意识和对工作的自主意识。只有真正意识到所有工作在本质上都是自己的事情,你才算具备基础的创业心态。
第二,执着感。即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
第三,永远要有B计划(Plan B,指第二方案、第三方案,用以在第一方案行不通时增加成功机会
陶然的公式是:人的价值=不可替代性=防区大小×战绩好坏,陶然称之为“拉卡拉的军功主义”。
第八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
>> 所以你会发现,所谓成功,其实很多时候,就是极强的学习能力以及做事的态度。心无旁骛地做事,第一时间去做事,做事的时候竭尽全力做到最好,这是陶然初始做事时的心态。
>> 孙陶然给赢家心态同样总结了四个特点。
第一,自信。
第二,自主。
第三,自强。
第四,自嘲。
>> 在拉卡拉十二条令里,他设计了两条关于简单为美的理念,即“三条总结”和“一页报告”。
>> 陶然之前专门写过一篇文章,核心观点是:不合逻辑必有问题,超越常识就是骗局。
第九章 聊将侠气压春风
>> 所谓贵人,就是那些能够让我们的人生上台阶、上境界的人,至少是能帮助我们解决重大问题的人。我们能否结识贵人并且获得贵人的相助,对我们的人生至关重要。
——孙陶然《人生最大的悲哀是有眼不识泰山》
第十章 人间不识精诚苦
>> 错位竞争是陶然与生俱来的战略思路。他认为,进入一个自己没有希望打赢的战场是愚蠢的,更是没有意义的。
>> 这五个方面(使命愿景价值观、“建班子、定战略、带队伍”三要素、管事四步法、管人四步法以及十二条令)去做,也只有按照这五方面去做,企业才能经营管理好。这也就是现在拉卡拉的五行文化。
>> 杨元庆的做法是:规定凡是他开会副总们迟到,就罚副总秘书的款。这个方法一提出,从此开会再无迟到者。因为那些副总自己固然不在乎被批评和罚款,但是他们很在乎在秘书心目中的形象
>> 秘书为了自己不受责罚,也会反复在会议开始之前提醒老板不要迟到。
第十一章 而今迈步从头越
>> 有机会才可能成功,能否抓住机会取决于两点,首先是认识到是机会,其次是有能力抓住机会,而能否认识到是机会,取决于我们的见识。
——孙陶然《与机会擦肩而过是因为我们没有见识》
>> 陶然历来认为,做事情,坚持是必须的,但维持却是没有意义的。
>> 陶然要为四达广告寻找一个方向。
在这方面,陶然很早就形成了自己的方法论。他认为,必须在自己的特长、市场的需要以及自己的爱好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也就是说,如果自己非常强大,资源很多,那么可以首先考虑自己的爱好,再考虑市场的需要;如果不够强大,就必须首先考虑自己的特长,再考虑市场的需要,最后才是自己的爱好。
>> 用陶然的话讲,这叫靠直觉做判断,然后小心求证做决策。和胡适的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不谋而合,在《创业36条军规》中,陶然专门列了一条军规:创业者要敢于相信直觉。
>> 就是从这个擦边球的编辑人头衔开始,陶然作为首席编辑人,采访了柳传志、王志东、雷军、杨元庆等当时IT界几乎所有的风云人物。
>> 如果你看他貌似轻松,那你一定没有读到他背后的努力,曾经的取舍,承担的压力,以及付出的代价。所以,你再羡慕一个人,也要多去挖掘他背后的那些故事。如果你想学习一个人,也请多钻研他做过的那些努力,看看他那些有可能会跟你产生交集、帮助你成长的历程。
第十二章 千磨万击还坚劲
>> 执行战略要撞了南墙也不回头,很多人认为战略制定了之后,在执行中要不断复盘并根据情况变化不断调整,我的看法有些不同。既然是战略就必须要坚持,执行中需要调整的是如何让打法更可行,战略目标和打法是绝对不应该轻易调整的,大多数的战略失败都是因为执行中没有坚持、轻易放弃所致。
——孙陶然《坚持战略和定战略同样重要》
>> 这两次离职都凸显了陶然的性格,以及陶然的理念:若方向盘不在我的手里,要么我离开,要么把方向盘给我。
>> 每一次尝试,带给他的都是全新不同的体验,而这种体验本身就是生命的意义,也是陶然对快乐的定义。
第十三章 嫩蕊商量细细开
>> 就“把事做对”而言,陶然认为,管理企业要经过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亲力亲为。领军人物必须亲自担任总经理兼产品经理兼销售兼售后等,亲自参与所有的事情。
第二阶段,身先士卒。领军人物必须冲在最重要环节的第一线,没有产品时冲在产品研发第一线,有了产品开始销售时冲在销售第一线,中后台压力大撑不住时冲在中后台的第一线。
第三阶段,保驾护航。企业大到一定阶段,领军人物就要退居二线,让每个BU(独立核算部门)都有一个胜任的领军人物,自己去帮助他们把握方向、做备胎以及帮助协调资源和合作。
>> 古往今来,领头人的威望只有三个来源:第一是让利给下属而不是与下属争名夺利;第二是带领下属打胜仗;第三就是一碗水端平,给予下属最大的公平。
>> 陶然有两个十分之一理论。他认为,企业的利润实质上应该是获得的利润的百分之八十,有两个百分之十必须花掉。第一个百分之十,用于满足企业生存环境中各种人或组织对企业的期望、刁难以及见面分一半的沾光碰瓷心理,即按照非经济因素结论投出去的钱,这是为了让企业的生存环境更润泽,也是为企业的未来积福德和买保险;另一个百分之十,是通过捐赠等手段回馈社会,这是一个优秀企业必须具备的行为方式和准则。
>> 我喜欢把1995年到1998年称作陶然的四达广告时代。
>> 陶然坚信,战略不但有正确和错误之分,而且有高明和平庸之分。
>> 02计划就是要利用做《电脑时代》的盈利,以及其带来的大量IT客户,去孵化几个未来四达广告的增长点。同时,把已经拥有的大牌广告客户的价值发掘到最大化。
>> 沿着为企业营销提供全面服务这个目标,陶然看到了几个赛道,分别是:媒体、全案代理、经营管理咨询、公关传播。
第十四章 画出东南四五峰
>> 陶然的分享心态。
他认为,跟随他的人不能永远是他的副总经理,他们也要独当一面。这时候有两种办法:一种是支持他们去打开新的舞台,让他们去开疆拓土,当然前提是他们是这样的人,有这样的能力:另一种办法就是把自己已经耕耘成熟的舞台交给他们,然后自己去开拓新的疆土。当然前提还是他们是这样的人,有这样的能力。在陶然创业成长的历史上,他更多选择的是后者。
这成就了陶然的连续创业经历。
>> 陶然非常认同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的理念:花自己的钱办自己的事,既讲节约,又讲效果;花自己的钱办别人的事,只讲节约,不讲效果;花别人的钱办自己的事,只讲效果,不讲节约;花别人的钱办别人的事,既不讲效果,又不讲节约。
>> 早在1996年,陶然已经开始按照存量机制不变,增量组建为他和团队持有大部分股份的有限责任公司模式在筹谋了。
>> 陶然认为,一个人在企业的影响力是由其领导力、历史战绩,以及他的“三观”决定的。
第十五章 山重水复疑无路
>> 做企业就两件事,赚钱和分钱,企业必须持续盈利并且持续增长,然后必须与创造者分享物质和精神利益。陶然特意强调,是创造者分享而不是奋斗者分享,更不是大家分享。创造者分享,那是论功行赏。不以级别而是以承担职责的轻重以及业绩的好坏分享,这才是公平。
>> 他坚信,人的价值,是由其不可替代性决定的。在公司之内,人的价值就等于你防区的大小以及你的战绩如何。防区大小反映的是你承担的职责大小。战绩如何反映的是你的业绩是符合预期、低于预期还是超出预期。
第十七章 吹尽狂沙始到金
>> 陶然同时明确提出了选择股东的四个原则:志同道合;遵守游戏规则;对公司长久发展有价值;真实出资,不能给干股。
第十八章 怎得梅花扑鼻香
>> 陶然的回答是,别人追随你只有两个原因,一个是你能带给对方期待的物质上或精神上的提升;另一个是,你能够带着对方从一个胜仗走向另一个胜仗。
第二十章 不辞辛苦出山林
>> 竭尽全力,有三个维度,全部做到才是真正的竭尽全力:1.竭尽自己的力量;2.竭尽自己的资源;3.竭尽全力去求援。
>> 陶然认为,企业有五种类型。他希望,既然自己选择了做企业,就把五种类型的企业都做遍。四达广告和蓝色光标算是做了乙方。《北京青年报·电脑时代》系列算是做了媒体。此外,还有硬件产品和服务以及投资,这三类企业
第二十一章 天将奇艳与寒梅
>> 领军人物必须具备三个素质和两个能力。三个素质是志存高远、心胸宽广以及意志坚定,两个能力即战略能力和学习能力。
>> 作为一个随时随地学习着的人,陶然还给出了学习的三个方向,即向书本学,向先进学,以及不断复盘向自己学。
第二十二章 绝知此事要躬行
>> 先款后货的小区域独家代理制的渠道政策在陶然的倡导下,被确立为商务通的渠道政策。
第二十三章 试玉要烧三日满
>> 倡导经营上必须先打样再复制,打样必须一把手亲自抓,管理上不允许有只管人不管事儿的干部,不允许干部空对空
第二十四章 我花开后百花杀
>> 在陶然看来,所有的沟通,都是逻辑和理念的沟通。沟通的第一步,是建立人和人之间的信任。第二步,是让对方接受自己的逻辑和理念,尤其是逻辑。如果对方接受了你的逻辑,自然会得出你的结论。
第三十一章 沾衣欲湿杏花雨
>> 凡事都先做顶层设计。他主张,领军人物必须先建立行业认知再制定战略。陶然认为行业认知包括三个方面:产业链全景图、游戏规则、主要参与者。把这三个方面研究清楚才能找出胜负手,找出胜负手是什么
第三十三章 一蓑烟雨任平生
>> 拉卡拉将自己的下一步目标定位为:把自助终端放到每一个便利店,做到有便利店就有拉卡拉。而且,还要在进门最醒目处的墙上安装一个支架背板
第三十四章 入塞犹须阅月行
>> 拉卡拉在发展中渐渐明确了先从便民支付入手做成第一,然后顺势进入收单市场,在收单侧做到数一数二,进而瞄着账户侧和转接侧的机会,最终要渗透到全牌照的金融科技领域的战略。
>> 改变陶然对融资看法的,是雷军和陶然的一次谈话。雷军告诉陶然,不要把基金压价和是否认可自己的价值联系起来,基金就是一个靠低买高卖赚钱的公司。
第三十八章 爱君才器两俱全
>> 陶然提出,企业的目标应该是成为一家伟大企业,伟大企业有三个标准:细分领域数一数二,可持续成长,以及受人尊重
>> 可持续成长的企业,必须解决三个问题。首先,要“车队模式”不要“火车模式”,让每个最小利润中心都自带发动机自驱动。其次,要有能滋生开疆拓土式英雄的土壤,倡导“军功文化”,体系之内要能够不断产生为体系打开一片新天地的英雄人物。第三,要能解决当前发展阶段的主要矛盾
>> 进入收单市场,拉卡拉的切入点是针对工商个体户推出了收款宝POS机。
>> 与拉卡拉不同的是,支付宝扩大战果的第一站是理财,推出了余额宝。而拉卡拉在收单做大之后,扩大战果的第一站是信贷,推出了信用卡替你还。
第三十九章 花开堪折直须折
>> 在那些共同影响了结果的诸多因素中,必然有一些是人类很难预知和不能掌控的力量。这种力量你可以将之称为上帝之手,也可以将之称为命中注定,总之是你无法直接干预的力量。陶然有时甚至觉得,那或许才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这个观点陶然和我探讨过很多次。后来,细细琢磨,我终于理解了他的想法。那就是,对于那些你自己不能掌控或者不能左右的人和事,看得见的和看不见的,你完全不必去理会它,也不要寄希望于它。你要做的,就是做好自己该做的一切。
第四十章 万里归来年愈少
>> “朝圣之路就是为了朝圣,更准确地讲,朝圣之路本身就是目的。朝圣之路上经历的所有事情都是朝圣者追求的生活,经历了什么、体验到什么以及感悟到什么,这三点本身就是生活的目的以及意义。” 这就是陶然的人生观:人生如朝圣。
END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