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世汇723】国家的歧路

【1】张洲

汕尾美团骑手嫌单价低,有的才3块4块,部分骑手家用很高,省吃俭用不够数,于是“串通起来”搞罢工,谁知美团从外地调来一批外卖员,宁给外地外卖员10块也不给涨。

这个现象很有意思,意思很明显,即“不能惯着你”——美团区域或上层首脑肯定是这么想的,因为这次从了你,下次你略有不爽还会闹腾还会罢工,所以,来硬的通常不会解决任何问题。一般情况下,如果通过“谈判”(换言之就是苦求)差不多能有一丝希望,或能换来一些怜情,但主动权不在底层小哥这边,美团想给你涨你就能收着,不想的话谈也白谈,而且谁当谈判代表谁倒霉。所以,没有人愿意当代表,搞就一起搞,指望一个人出头大家得利,门也没有。小哥们都能干,但心思也重,怂逼倒是愿意去谈当出头鸟,但怂逼通常不是谈判这块料,气质形象皆无只会苦干那类,那就唯有精明的人去谈,可精明的人谁愿意去当这个刷锅布呢?完事自己单枪匹马,人家美团开着压路机一顿碾压皮都给你镶地底下。

我宁肯多花钱甚至我宁愿赔也不能“惯着底下人”,一闹就翻牌子,那以后谁不闹?汕头开始闹,给他涨了,那惠州佛山揭阳也会跟着,继而广州深圳也跟着,整个广东都闹涨了,那广西两湖河南山东就会开始,这损失多大?美团全国都牛逼完了,那滴滴和饿了么就会“蠢蠢欲动”,所以,这个时候资本一定是偏向资本的,唇亡齿寒嘛。

其实以小幻大或幻广都是一样的。你在哪个集团的部门,只要群闹,高层绝对不会改变主意,除非你有反制措施。然而,只要你在高层没有利益相关的绝对“话事人”,那就不可能有什么反制措施。

某地出租车司机因为新兴的网约车闹腾过,意思我们有月份子,而网约车没有,他们便宜还能随手招,那我们出租车吃啥喝啥?吃渣?有理吗?真有理,确实是交着钱吃亏。所以,全市出租车决定群闹,要求主管部门下令“本市不可有网约车”。这时候,外地有来车,本地也有不想闹腾的出租车想“趁火打劫”——你们闹着点,我先跑几圈捞点儿,市区在闹腾,有的郊区和周边的出租车来揩油。反制是什么呢?只见本市闹腾的出租车人手一锤,只要看见路上有出租车在跑,上去就砸玻璃,借口是“这事儿不团结不行,咱们都得完犊子”。你看,反制手段不谓不精准,然而呢?你有反制我有办法——研究部门决定从现在开始,大力发展网约车,打开一切方便之门,热忱扶持新车入驻。我就宁愿不要出租车了也不能跌份,不能惯着你,你爽了,我的灾难就会无穷。如果你软软巴拉的求我,我或许能考虑考虑,来硬的,门儿都没有。

这个不是犬儒,而是掐着你脖子让你喊爸爸,暂时基本没办法。

 

【2】@苏小懒

如果g j真的那么重视生育率不断降低,应该多去问问女性:为什么不愿意生,什么情况下愿意生。
而不是请没人认识的所谓专家站出来批评、分析、高高在上进行道德批判,瞎tm的提各种不靠谱、不现实的建议。
昨天和姐姐们聚在一起聊天。
聊起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年轻女性不愿意生小孩儿,大家结论一致:
只有当女人,觉得自己生了孩子后——比生之前,更感受到幸福和快乐,她们才会愿意试一试。
比如在育儿上:生了孩子,在这个过程中,她不会觉得孤单和痛苦,从她怀孕开始,福利好一些,被爱被照顾,被珍视。
产检方便、不会排很久的队,环境好一点,医护人员态度好一点,有爱人陪伴。
分娩时,自由选择无痛分娩,顺产或剖腹产,在分娩的过程中有尊严,得到尊重和保护,最大可能减少痛苦。
分娩后,身体最虚弱时,被精心照顾,婴儿也是,不需要产妇忍受着痛苦照顾日夜啼哭的婴儿。
我新认识的这位姐姐嫁给了一位法国人,分娩当天,她说特别惊讶:医护人员会刻意把孩子抱给爸爸,培训爸爸如何照顾新生儿,而不是其他人。法国家庭中,父母很少帮子女带孩子,所以她所接触的法国家庭,半夜孩子啼哭、喂奶,基本都是男人的事情,大家认为这理所应当。
而我所接触的很多家庭,爸爸基本甩手掌柜。
产妇坐月子时有月嫂,或者有孩子的外婆、奶奶帮忙照顾婴儿,之后便一直是妈妈,无数个日日夜夜从来不曾睡过完整一觉,太多的沉默、忍气吞声、压抑和隐忍。
甚至有着同样经历的自己的妈妈、婆婆也觉得这一切理所应当,所有的一切——都是女人的事情,都是妈妈的问题。
没有任何人告诉、督促孩子的爸爸:你晚上为什么不起夜,为什么不喂奶?为什么不哄孩子?
我非常讨厌市场上的图书,动不动叫:妈妈如何,妈妈这么做……也经常有广告商过来找我接广告,母婴产品、育儿智商启蒙……产品宣传也都是:妈妈要如何做。
如果需要达成男人就应该起夜带孩子的家庭共识、社会共识——
那么就需要我们公众、媒体、医院……统一做这样的宣传和展示,甚至是强制培训:鼓励爸爸将更多精力和时间放在养育投入上,是你身为爸爸和丈夫两大家庭角色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当然也包括:非他人代劳,男性身为爸爸、丈夫——本人亲自进行的日常陪伴、育儿、亲子活动。
公共宣传+身体力行+社会共识,在生育的各个环节,女性感受到舒服、幸福,才会愿意试一试。
另外一个不能忽视的,是职场歧视。
即便有着家庭成员的支持,请了月嫂、育婴嫂,即便爸爸承担起他的家庭责任,但因为身体的特殊原因,妈妈们在休产假的过程中,以及哺乳期的缘故、婴幼儿经常生病导致发生的迟到早退,女性不得不把很大部分的时间放在养育投入上,这导致女性在职场中受到很大程度的歧视。
未婚不行,刚结婚也不行。
生了不行,不生也不行。
如何让企业、用人单位减少或者杜绝对女性的就业歧视,仅仅是发生以后,对其进行惩罚,显然并不能有所改变。
那么就需要问问用人单位:在什么情况下知道聘用的女员工们有可能怀孕、休产假,而依然愿意招聘更多的女员工?比如有税收减免政策?这方面我不太了解,就抛砖引玉吧。
当然,还有更多话题可以讨论:比如,女性因为生育,期间损失的经济收入如何弥补,怎么弥补?
如果女性选择了全职妈妈,那些隐形的家务,照顾孩子健康稳妥长大的劳动价值,一旦离婚孩子的归属、钱财分配,如何更尊重女性的选择、更有利于女性?
在公众场合设置更多的母婴室、第三卫生间……如何方便带孩子出行的家庭?
以上,都比让所谓的专家站出来号召、提倡,比设置离婚冷静期要靠谱、实用、有善意有温度得多。

 

 

【3】饭统戴老板

昨天参加交大人工智能校友会2023年会,今年恰好在微软苏州office举办,聊几句感受:

1. 大家对AGI怎么演进意见极其不统一,但共识是这是一个比“iPhone时刻”更大的moment,可能有三分之一的人在筹划创业,三分之一的人已经在创业,还有三分之一的人想投前两者。

2. 不少人都是资深的AI研究者,但ChatGPT的突破还是让人措手不及,有些人的研究方向直接被OpenAI给消灭了,但即使这样大家也都很开心,毕竟“村里好久没这么热闹过了”。

3. 来自微软的学长系统讲解了各种copilot的进展,不光是office办公软件,未来几乎所有的2C和2B产品都会+copilot,微软除了押中OpenAI之外,这次在应用层的执行力也非常强。

4. Microsoft 365 copilot在国内落地存在一些挑战,但金山这些公司也不敢躺在舒适圈里,因为大厂这次没有一个打盹的,不排除办公软件会被某些大厂借AI助手这个切入点重做一遍。

5. 跟微软朋友闲聊中,他们很谦虚,但也有一丝“我又成了街上最酷的仔”的自豪感。的确,从晶体管出现后,计算机科学大概一共出现9波浪潮,微软是唯一踏中了三波的公司(PC+云+AI)。

6. 交大杨小康教授分享了关于AI for Science的一些想法。除了少数天才,个体的人类很难在不同学科的研究里都做到前1%,但AI如果能做到,跨学科的研究将极大推动科学的进步,不排除AI会帮助人类发现下一个开普勒定律。

7. 除了AI大家还聊了很多学校的事情,参会的校领导分享了一则见闻:去很多地方校友会交流,很多孩子比较大的校友给他抱怨苦恼,就是自己的孩子考不上交大了……这似乎是个普遍现象。

 

【4】美鸥阅读

华盛顿邮报一篇报道,跟踪了在德桑蒂斯州长治下的佛罗里达州,已经通过或正在推动的各项立法内容。由此推测,如果德桑蒂斯在2024年竞选成为美国总统,他可能会把美国变成什么样。

其中有几个稍微解释一下。

1,教育代金券:
佛州的教育券是一种政府资助计划,帮助K12家庭支付私立学校或其他教育选择的费用。佛罗里达州目前有多种教育券计划,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如低收入家庭、残疾学生、受欺凌学生等。

计划将为每个孩子提供近8000美元的上学、辅导或其他教育相关费用。根据州数据,75%的佛罗里达学生有资格获得学校代金券,实际上只有6%的学生使用了代金券。

2,允许隐藏携带武器
但是仍需满足持枪的合法资格,如必须年满21岁,没有犯罪前科,通过背景调查和训练课程等。

3,禁止孩子观看变装秀
这是指父母带着未成年子女,观看娱乐性质的跨性别者的变装秀(并无涩情内容)表演。德桑蒂斯认为,这不是孩子们应该接触的东西。而反对者声称,这只是一种艺术表演,是一种娱乐,也许道德上不太合适,但不应政治化、刑罪化。

4,关于批判性种族理论
这种理论认为美国现有的法律和社会秩序,都是在历史上的种族歧视基础上形成的,存在结构上的不公正。试图用批判、历史的视角来挑战主流的种族观念和现有制度。

反对者认为这种理论会加剧种族对立、宣扬仇恨和分裂。至少在中小学讲授这个理论是不合适的。而支持者认为它能促进学生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5,不许对孩子说同性恋
佛州通过了一项法案,禁止公立学校的老师在课堂上教授有关性取向和性别认同的内容。反对者认为它会让LGBTQ+的学生感到被排斥和抹除。

这项法案最初于2022年3月提出,当时它只针对幼儿园到三年级的学生。2023年4月,佛州教育委员会扩大了这项法案的范围,将其适用于所有K-12年级的学生。

 

【5】《让ChatGPT帮你下Prompt》by 賴以威

—————

昨天聊到OpenAI的报告中,指出「数学家」将大幅受到chatGPT影响。但影响并非总是负面的「被取代」,也可能是如同从骑马变成开车那样,透过工具加速发展。

对此,陶哲轩做了最好的示范。

▩谁是陶哲轩

陶哲轩(Terence Tao)被誉为是当今数学界的摇滚巨星,24岁成为UCLA教授,31岁获得数学界最高荣誉菲尔茨奖。他是美国总统科学技术顾问委员会的成员,日前才在白宫开会,负责提出AI相关的政策建议。
不同于刻板印象里的数学家总是孤独、与世隔绝,陶哲轩大量与人合作研究,乐于在网路上发表想法。

前几天,他发表了一篇文章,内容如下:
我开始觉得AI工具是Cunningham's law的一种变体:「在网上得到正确答案的最好方法不是提问,而是张贴错误的答案。」

到目前为止已经有好几次,我问GPT一些问题时,我不满意它输出的结果。但是,这些结果却能诱发我找出更接近正确的答案。

最终,我只从GPT产生的文本中借用一两个句子。然而,如果没有GPT产生的文本作为提示(prompt),我想我的灵感就不会被启发,也无从产生我的答案。」

▩人脑与电脑互下prompt

在这个例子中,陶哲轩认为不仅是他对GPT下prompt,GPT产生的文字,也反过来可以看成是AI对人类下的prompt。然后,陶哲轩会受到这个错误但有趣的提示启发,进而想出正确答案。符合Cunningham's law,错的答案引出对的答案。

「尽信书不如无书」

如同我们不能完全相信网路上的论点,自然也不该对GPT的内容全盘接受。我们不能将所有的思考责任转移到GPT上,应该将他的回复视为一个建议,一个灵感的来源。

这也是所谓的「批判性思考」。

当我们抱持着这样的心态,就能更加发挥GPT的价值。因为它的回答是基于大量资料,加上一定随机性的回复。因此可以跳脱我们独自思考时的框架,提供不一定正确,但有一定逻辑性的答案。这跟在「发散模式」时寻求的灵光一现,有某种程度的相似。

《大脑喜欢这样学》提过,大脑有专注模式与发散模式。

前者是聚精会神,专心投入的状态,后者则常发生在散步、放松时。专注模式可以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但也见树不见林。发散模式则让思绪自然漫游,容易产生灵感。

或许你有过这样的经验,读书时算数学卡住想不出来。离开房间走一走,喝口水回来,忽然就想到解法。发散模式大概就是这种感觉,能让我们跳脱框架,更灵活的思考

但就算是在发散模式,等待灵感降临也有点像玩彩票那样,有点碰运气的成分在内。

▩让GPT成为你的常驻「发散模式」

可在陶哲轩手中,GPT就是他的常驻发散模式。

早在一个月前,陶哲轩就发表了数则他使用GPT的心得:问它数学题目,请它证明,给提示请它找出相关文献。GPT不一定都能做到完全正确,可它的回应,都能激发陶哲轩更多的灵感。它就像是一位正在散步的博学友人,边走边随意打字,带点不负责任的心态,想到什么就回复你什么。

AI这项新工具到底该怎么使用,有各式各样的说法。陶哲轩的用法让我们看到不仅是要问个好问题,本身还要具备足够的判断力,以及举一反三的联想力。在人脑的引导下,人类与AI互下提示,宛如一场双人舞一样,或许是一种非常理想的未来人机协作模式。

 

【6】@老蛮频道

面对七成毕业生找不到工作的现实,年轻人很不服气,说现在这个残酷的现实完全跟他们没关系,他们没有发挥一丁点的破坏力。呵呵。
我读大学是90年代末期,算是广州的最高学府。进校师兄带着报名和分配宿舍,期间跟我说得最多的,就是要学会批判,批判接下来四年你将要学到的一切。至今记忆深刻。之后在课堂上,教授们(是的,当年教授们也会给本科生上课)也经常会告诉我们,要学会质疑,质疑权威必须刻入你们的骨髓,而逻辑才应该是你们真正的信仰。
逻辑,才应该是信仰。对当时年轻的我来说,真是振聋发聩。认真说起来,我这辈子唯一干得有模有样的事,就是用逻辑来推导真相。此后我无论是做投资,管项目,还是分析宏观经济,无非是理解逻辑和尊重逻辑而已。
而这一代的大学生,在搞什么啊?
在唯圣贤论,谁质疑圣贤就举报谁。在唯我独尊论,谁赞扬欧美就举报谁。在目中无人,在狂妄自大,在批评资本,在痛骂企业家,在轻视勤奋,在鄙薄基础制造业,在饭圈乌烟瘴气,在所有信息平台攻击他们眼中的所谓公知,在为了最终达成毕业即失业的伟大成就而不遗余力的添砖加瓦。
就这样,还好意思说自己无辜????

 

【7】ppBEARintheRye

我去学校观摩的时候,一直在重点观察一个刚来美国,还不太会说英语的小朋友。从跟老师的交流中,我感受到老师对她的评价有点负面。也不是说老师讲了什么人身攻击的话,而是老师觉得她反应比较慢,在想要不要把她refer给特教老师,做个测试。虽然我不是每天都去学校,但通过我近距离的观察,我觉得这个小孩其实是非常聪明的。比如:她虽然不会英语,但进教室之后会马上观察小朋友们在做什么,然后去书包里取一模一样的课本(她只有六岁);很多数学题她也会的,只是因为不熟悉题型,不敢往上写。

于是我把这些细节跟老师分享,她很仔细地听完,然后很感谢我,说我让她看到了这个小孩的另一面。后来她也更仔细地观察,发现这个小孩虽然很安静,但其实确实还挺聪明的。

这件事让我真的挺开心,觉得做了一件好事[笑cry]另外还想到:很多研究表明,ELL(English Language Learners, 特指在美国中小学上学,但英语不是母语,且没有达标的孩子)这个群体中,特需儿童的比例过高。研究者的一个合理解释是:因为很多测试都跟语言有关,或者即便看似跟语言无关,一个全新的环境也会让新移民儿童感到紧张,这些种种因素,导致有些孩子被错误地划分为特需儿童。

还有一个感想是:很多家长都特别相信老师对孩子的评价。但说实话,我觉得你只要是一个负责的、认真观察孩子的、尊重理解孩子的家长,大多数时候你更应该相信自己的判断,而不是老师的,尤其当这些判断涉及到孩子的性格、品德等方面。我说的这个教室只有28个孩子,老师也是很善良很有经验的老师,这种情况下对孩子的判断也未必周全,那就更别说课堂人数更多,更没经验的老师了。

 

【8】“既要维新,又要做事,还要自保,更要背锅。”

 

 

【9】子陵在听歌

很多人问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疫情会不会在不久之内出现第二波高峰。这里有两个决定因素,一个是宿主人群的免疫力,一个是病毒本身。国内去年12月大规模感染后,大量人口感染病毒并形成了广泛的体液免疫屏障。虽然每个人的体液免疫(抗体)水平完全不同,即每个人的有效抗体滴度不同;但大量研究显示,大部分免疫功能正常65岁以下人群SARS-CoV-2中和抗体可持续数月至数年。同时,康复者也获得了具有病毒感染诱导的长期记忆功能的B细胞和T细胞免疫。因此,群体水平的免疫屏障依然持续存在。

而从病毒的角度,目前全球主要的突变株依然是去年秋冬季出现的XBB.1.5。去年春夏季感染感染BA.2和BA.5形成的抗体对XBB.1.5具有交叉中和活性,因此依然具有保护力。从今年开始出现的XBB.1.16让很多人担心,但这个突变株在过去几个月中的增长优势并不明显(下图),这是因为它和XBB.1.5的差异很小,因此XBB.1.16相对XBB.1.5的免疫逃逸并不明显。Omicron(奥密克戎)出现后,新突变株取代旧突变株通常来自于新突变株的免疫逃逸能力,所以XBB.1.5及BA.2感染依然后的免疫力依然能够较好预防XBB.1.16(微博正文)。因此,目前预计XBB.1.16很可能不会引起较严重的第二波高峰。

 

【10】@无端思茫茫

2012年前,我报考大学那阵子,建筑土木类还是大学热门专业,得益于房地产市场的高速粗放型扩张,这一行收入普遍比较高。建筑设计是顶端专业,其次是土木工程类。结果还没等我大学毕业,房地产行业已经进入所谓“白银时代”,红利期已经过去。辛辛苦苦学了四五年,最后进设计院成为画图工,一个月几千块;或者进中建x局,天天下工地,跟着项目各地跑。而计算机一跃成为最热门、性价比最高的专业,进大厂当程序员才是人人羡慕的香饽饽。
再到2023年来看,更难的形势其实还在后头,我们那批毕业生算是勉强搭上了末班车。如今房地产企业经历大批暴雷裁员后,留给新毕业生的职位已经收缩无几了,就连设计院和施工队的编制都少了。互联网相关行业相比较而言依然在金字塔顶端,但显然也进入了萧条期。
普通人的一生,个人奋斗固然重要,但更关键性、也更不可控的,确实还要看历史的进程。十年后、哪怕是五年后的行业,都难以预料。大萧条期来了,风雨飘摇,渡己不易啊。

 

【11】@tombkeeper

以下摘自《国家的歧路:日本帝国毁灭之谜》。
********************************
日本还发动了一场净化语言的运动,声势浩大。日文中用片假名表述的外来语极多,日本先将外来语以“轻佻浅薄”的罪名发难,进而又贴上“敌性用语”的标签来加以排斥。“烫发”成为“敌性用语”的首选,改用汉字“电发”两个字来取而代之,美其名曰“爱国语”。此例一开,其他类似所谓“轻佻”的外来词也纷纷被改。
日本海军从英国引进的广受欢迎的咖喱饭被改成“辛味入汁掛饭”(加有辣椒汁的盖浇饭),果味汽水被改为“喷出水”,牛奶软糖被改成不伦不类的“军粮精”。低音提琴被改成“妖怪的四弦”,萨克斯管变成了“金属制弯曲型尺八”,长号成了“可拔可插弯曲金属管黄铜喇叭”。因为球类运动在日本几乎皆为外来语,改起来更是五花八门。橄榄球改为“斗球”,手球改为“送球”,足球改为“蹴球”,篮球改为“笼球”,网球改为“庭球”,曲棍球改为“杖球”,台球改为“杆球”。棒球虽然很早就被称为“野球”,但也不能幸免。选手被改称“战士”,队服都改成所谓“国防色”,棒球帽也换为日军的“战斗帽”。更麻烦的是,比赛与裁判用语全部修改,导致好几个赛季混乱不堪。
1943年2月,日本内阁情报部编辑的《写真周报》杂志列举了许多街头的英文招牌,提出“从招牌上抹去美英之色”。该杂志气势汹汹地质问道——
--------------------------------
这绝不是纽约和伦敦的街头。而是日本的街头。然而我们现在却正在和美英进行着战斗。怎么样?在我们日本的都市中却泛滥着英文的招牌……是不是应该断然将这些充斥着对美英献媚的招牌拆掉?有怎么样对美英献媚的招牌,我们基本上可以看出这样的商店卖着什么样的货色,在要紧的地方写着英文,店名采用敌国美英的地名人名。这样不管是谁,只要想一想就知道这家店不是招待日本顾客的日本店,标有敌国的地名和人名的,除了媚态以外什么也不是。
--------------------------------
在民族主义的高压下, “ 西铁城公司” 变成“ 大日本时计株式会社”,“哥伦比亚唱片”改成“日本蓄音机工业”,“华盛顿靴(鞋)店” 更是干净利落地改成“ 东条靴店” 。公司如此, 学校也逃不脱劫数,“东洋英和女学校”、“静冈英和女学校”以及“山梨英和女学校”都因为这个“英”字具有“敌性”,分别改名为“东洋永和女学校”、“静陵高等女学校”以及“山梨荣和女学校”。歌手“哥伦比亚小姐”改成了“松原操”,连铅笔的硬软度都换了称呼,HB、2H、3B分别成了“中庸”“2硬”“3软”。日本的“阿尔卑斯山”也重新命名为带有本土气息的“中部山岳”,政府甚至也不鼓励民间使用“爸爸”“妈妈”等西式称谓。
在高涨的“文化自信”背后,其实是深刻的“文化自卑”。自明治维新以来,大量的新词汇不断涌入日语,已经几乎渗透到了社会的所有角落。它们丰富了日本文化,也方便日本与世界文明沟通。“净化语言运动”本想维护日本语言的“纯洁”,却注定成为一场滑稽的闹剧。事实上,战后几乎所有改过的名词又都改了回来。
********************************

 





 

来源:

版权声明:
作者:dingding
链接:
https://www.techfm.club/p/42727.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