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方与圆》第一章:不可过柔

前文所写杨炎,因过于刚直而得罪小人,最后莫名其妙丢了相位,而韩世忠刚柔相济,进退有度,最后得以保身。这是刚的一方面,说明不可过刚。而柔的方面的,也是一样,不能过于优柔,不然祸害将至。书中列举了淮阴侯韩信的故事,他优柔寡断的性格,使他最终不仅失去了自立为王的机会,还把命搭了进去。且看故事:

韩信率兵伐齐,斩了齐王田广,占领了齐国,不仅扩大了疆域,也壮大了自己的势力。这时,他已有数十万大军,成为举足轻重的人物。当时楚、汉相争的形势是,韩信叛刘归项则刘灭,向刘背项则项亡。如果韩信自树一帜就会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在刘邦与项羽相争得最激烈时期,诸侯各据一方,或叛项归刘,或背刘降项,或自立为王,群雄逐鹿,各逞其能。在风云变幻的楚汉相争中,英雄辈出,居然有一个不起眼的小人物--蒯通。他把当时天下的形势看得极为透彻。他深知“天下权在信”。于是拜见韩信,从当时的形势、韩信所处的环境与他的实力,以及他将来得天下的利益等诸方面苦口婆心地规劝他造反自立。可是韩信考虑许久还是说:“先生言之有理,容我权衡一下,再做决定。”蒯通见韩信已被自己说服,便告辞了。

蒯通本以为韩信是个胸怀大志的人,将来一定能做出经天纬地的大事业,可他等了数日,却不见韩信有要自立为王的迹象,便又找韩信,说:“希望将军快做决定,机不可失,时不再来。”韩信当即回答:“先生请不要再贤心了。我考虑再三,自从归汉后,刘邦肯把将军大印交给我,统领数万大军,现在又封我为齐王,如果忘恩负义,必遭报应。况且我擒魏豹、平赵、定燕、灭齐,立下战功累累,又一向以忠信对待他,我想汉王不会亏待我的。”

蒯通听后,明知再劝也没用,转身告退。他担心招惹是非,便仰天长叹,佯装疯癫,逃离汉营。

读罢故事,为韩信之死感到可惜。

韩信智勇超常,手握重兵,又雄踞齐地,远离汉土,还有蒯通为他出谋划策,可以说是天时、地利、人和齐全,但他优柔寡断,最后冤死在吕后刀下。韩信自己却说:“我若负德,必至不祥。”但他的“不祥”却不是因为“负德”,而是他的优柔所致。

相比而言,刘邦和吕后却不优柔,他们快刀斩乱麻,果断处决了韩信。韩信到死都没有真反,而只是在犹豫,然后再犹豫之中被拉上刑场,直到临死一刻,韩信反悔:“悔不听蒯通言,反被女人以计诛杀,呜呼哀哉!”但为时已晚。

可见,过于优柔,是致命飞缺点。美国化工协会会长、美国FMC公司总裁威廉·沃特说:“如果一个人永远徘徊于两件事之间,对自己先做哪一件犹豫不决,他将会一件事情都做不成。”的确,如果一个人在一种意见和另一种意见、这个计划和那个计划之间跳来跳去,像风标一样摇摆不定,每一阵微风都能影响它,那么,他在任何事情上都只能是一无所成,无论是举足轻重的大事还是微不足道的小事,概莫能外。

版权声明:
作者:Mr李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43041.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