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川端康成
镜子在看《雪国》,刚好我手上也有一本,一直没有来得及看。他要写书评,我也一起看一起写还可以讨论一下。
好久没有看这种文学书了,大半年的时间为了日更能够坚持下来,多数时间都在写历史类的读书笔记。以至于现在日更都偷懒了,一想到日更,就准备翻开书去写读书笔记。
现在开始看小说,一时还进入不了状态,慢慢调整。
《雪国》是川端康成的一部小说,是他1968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三部作品之一,另外两部分别是《古都》和《千只鹤》。
川端康成具备了卓越作家所具备的品质:生活在边缘,表达在当下,理解在高处。
川端康成出生于1899年,是新感觉派作家,也是著名的小说家。与横光利一通常被认为是日本新感觉派作家双璧。川端康成在年幼时父母双亡,后其姐姐和祖父母又陆续病故,他被称为“参加葬礼的名人”。
这位日本文学界的“泰斗级”的人物,一生多旅行,心情苦闷忧郁,逐渐形成了感伤与孤独的性格,这种内心的痛苦与悲哀成为后来川端康成的文学底色。他还受佛教思想和虚无主义影响,这一点在《雪国》中也有体现。其成名作为《伊豆的舞女》。
1972年4月16日,川端康成突然采取口含煤气管的自杀方式离开了人世,未留下纸质遗书。他早在1962年就说过:“自杀而无遗书,是最好不过的了。无言的死,就是无限的活。”
川端康成与芥川龙之介、太宰治处于同一时期,三人共同的特点是作品的基调均较为忧伤,特别是芥川龙之介和太宰治,二人也于英年便辞世。
相比于他们两个,川端康成的忧郁色彩要淡一些,没有那么压抑,但基调也很低,可以让人感觉不到温度。包括在《雪国》中,开篇就很冷。当然,也很美。
穿过县界长长的隧道,便是雪国。夜空下一片白茫茫。火车在信号所前停了下来。
这是一幅绝美的风景:将画幅扩大,在一片白茫茫的底色中,出现了一列颜色对比鲜明的火车。背景干净,火车作为着眼点,色彩简单。谁能说,这不是一幅唯美的画卷?
同时,这个开头,也体现出了川端康成的散文风格的美,他与东山魁夷并称为日本散文界的双壁。
1968年,川端康成以“敏锐的感受,高超的叙事技巧,表现日本人的精神实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我看书很慢,暂时还没有读完,书评还要等等。好久没有写了,需要多一点时间。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