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的哲学 || 柏拉图之灵魂不朽(十七)

本人拍自梵蒂冈(3/2020)

灵魂是什么?

维基百科:“灵魂是居于人或其他物质躯体之内并对之起主宰作用,是一种超自然现象;灵魂亦可脱离这些躯体而独立存在,也有认为灵魂是永恒不灭的。

一个人的肉体消失后,其灵魂是否存在,这存有争议。人生的哲学、宗教信仰和神话故事,是影响人类灵魂观的三个文化范畴。屈原在楚辞《九章》中写到:“何灵魂之信直兮,人之心不与吾心同。”其中“灵魂”指地是心灵或精神。

自有灵魂这个概念以来,灵魂是否存在或永生,这是古今中外一直争论不休的话题。对于西方哲学奠基者三哲之一的柏拉图来说,灵魂是不朽的。他的哲学理论不仅影响了后世直至近代的西方哲学,也深刻的影响了基督教理论思想。

柏拉图的灵魂不朽观主要存在于《斐多篇》,《国家篇》和《蒂迈欧篇》中。其中在《国家篇》中,是探讨个体灵魂和社会的关系,在《蒂迈欧篇》中,则是从宇宙论的角度来讨论灵魂,包括灵魂的生成,构造,和发展。而《斐多篇》谈论的则是个体灵魂的净化问题,它是柏拉图的第四篇對话录,它记录了苏格拉底饮下毒鸩前的对話。斐多篇当中的敘事者为斐多,是苏格拉底的年轻弟子,在苏格拉底死亡时亦在身旁。斐多的对话对象伊奇,同是哲学家的朋友。在对话中,苏格拉底从多方面试图证明人灵魂的不朽。

《斐多篇》对于西方宗教思想的影响是十分重要的,它不仅写出一个殉道者的死难,而且提出了许多学说,这些学说后来都成了基督教的学说。圣保罗和教父们的神学,大部分都是直接或间接从这里面得来的。如果忽略了柏拉图,他们的神学多是不能理解的了。(罗素语)

在苏格拉底人生最后的时刻要来到时,他被允许除去枷锁,并被允许与众多的朋友们自由交谈。

苏格拉底说,虽然任何一个具有哲学精神的人都不惧怕死亡,但自杀是非法的。他比喻说,人不可以违背神的意愿去自己结束自己的生命,就如同主人家的牛羊不可以违背主人而自己了结自己的生命。但他并不为来临的死亡而感到担忧,因为他是要到别的智慧和神那里去,他去那里,要比留在世间好得多。

柏拉图表述的哲学是二元论的,他从实在与现象,理念与感觉对象,理智与感官知觉,再说到灵魂与身体的关系,他继续引述苏格拉底的话说:“死就是灵魂与身体的分离。”柏拉图认为,当心灵不为声色苦乐所阻扰时,最好的思想才得以出现。而绝对的正义,绝对的美和善良都是存在的,但它的存在是我们的肉眼看不见的,因为它被我们的肉体所阻挡,当灵魂被肉体的罪恶所感染时,我们看不到真理,看不到善,我们求真理的愿望也将得不到满足。

柏拉图的观点否定和阻碍了以观察和实验来获取知识的方法,他提出的方法只可能将思想引入精神与神秘主义的活动,并被之后的基督教理论提供了基础。

对于柏拉图来说,经验具有双重的罪恶,它是一种对真理歪曲的媒介,就像我们看到的镜子里的影像,它并不是真实的存在。同时经验又是人欲的根源,它阻扰我们看不清真理。柏拉图说:经验“使我们充满了爱恋,肉欲,畏惧,和各种各样的幻想,以及无穷无尽的愚蠢;事实上,正像人们所以说的,它剥夺了我们的一切思想能力......经验已经向我们证明了,如果我们要对任何事物有真正的知识,我们就必须摆脱肉体---必须使灵魂的自身看到事物的自身:然后我们才能得到我们所愿望的智慧,并且说我们是爱智慧的人;但这并不是在我们生前,而是在我们死后:因为灵魂若是和肉体在一起的时候,就不能有纯粹的知识;知识如果真能获得的话,也必须在死后才能获得。”

其实灵魂永存的观念存在于很多民族的神话,传说和宗教之中。在柏拉图认为,灵魂是人的本质,在他划分的本质与现象中,本质是根本,是决定万物之所以成为万物的根本,失去了本质的事物就是失去了自身。

柏拉图认为,人的灵魂天生是善良的,但因和肉体的结合,就受到了肉体欲望的污染。因此当灵魂离开了肉体,灵魂才重新得以解放。但人活着的时候还得努力求善,如此才能使他的灵魂具有更多的善性,从而在离开肉体时就能完全摆脱污染而趋向更多的善。那么何为求善?在柏拉图看来就是努力学哲学,因为只有哲学能够提供关于善的知识,从而能使人向善。但柏拉图认为,一个合格的哲学家应该是免除一切体力劳动,他必须靠别人所创造的财富来生活,因此在一个穷困的国家里将难以出现哲学家。这样的认识显然是片面的,但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只有到了伟大的伯里克利时代,雅典,才出现了最伟大的哲学家。

版权声明:
作者:admin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43561.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