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的哲学 || 亚里斯多德的形而上学(二十)

做为哲学家,亚里斯多德与他的前辈非常的不同,他几乎是精通他的那个时代所有学科的最具有智慧的人。

形而上学是哲学的一个门类,指人们在无法用经验及依靠证据证明的情况下,对世界的本质与逻辑的推理与猜测。它被视为哲学的首要问题和基本问题。它是人类理性对于事物终极原因进行探索的一门学科。

形而上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世界的本原是什么及灵魂是否存在与自由意志及因果关系等。其理论最早源自柏拉图的“世界二重论”。

到了13世纪起,形而上学才被用以研究超经验哲学的专用名词。

《形而上学》也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于公元前4世纪创作的一部自然哲学著作。书名的希腊语原意指的是“自然或自然的产物”,它是亚里士多德把他对逻辑、含义和原因等抽象知识的讨论编排在他讨论物理学的书册《自然学》之后,并给这些讨论一个标签:“在自然学之后”(意《自然学》之后的书)。而这个用语被拉丁语注解家错误地理解为“超越于自然学的科学”。

中文译名“形而上学”是由日本人井上哲次郎(明治时代)翻译而来。取自《易经 • 系辞上传》“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一词。

古希腊哲学经过先辈哲学家们不断的著述和发展,在自然哲学和精神探索发展的基础上,在亚里士多德这里最终形成了一个全面系统的综合性学科,在西方哲学史上形成了第一个形而上学的哲学体系,一直到他死后的两千年之后,世界上才出现了能与他相匹敌的伟大的哲学家。在此漫长的时期内,亚里斯多德的权威是不可超越的,他是几乎和基督教的权威一样是不可质疑的。

亚里斯多德是出生于色雷斯的古希腊哲学家,他的父亲是马其顿王的御医。大概在十八岁的时候他来到了雅典,做了柏拉图的学生。他在柏拉图的学园中居住有二十年,一直到老师柏拉图去逝为止。柏拉图对亚里斯多德的影响很大,虽然在有些学说上与柏拉图并不一致,柏拉图也对他的这个学生有些许不满,不过他对他的老师始终充满着敬意。

离开学园后,亚里士多德先是应好友赫米阿斯的邀请访问小亚细亚的阿索斯。赫米阿斯当时是小亚细亚沿岸的密细亚的统治者。亚里士多德在那里还娶了赫米阿斯的侄女皮西亚丝为妻。但是在公元前344年,赫米阿斯在一次暴动中被谋杀,亚里士多德不得不离开小亚细亚,和家人一起到了米提利尼。

公元前342年,亚里士多德成为日后震惊世界的马其顿国王的儿子亚历山大的教师,那时的亚历山大才十三岁,他教他一直到他十六岁。在亚历山大日后伟大的功绩中,看不出老师对他产生了什么影响。亚里斯多德教导每个国家的公民都不应该达到十万人,而亚历山大却建立了横跨欧亚非三大陆的庞大的帝国。但亚历山大对希腊文明还是怀有深深的敬意,在他征服的同时,也带着科学文化使团,将希腊先进的文化带给了他所征服的土地。

做为哲学家,亚里斯多德与他的前辈非常的不同,他几乎是精通他的那个时代所有学科的最具有智慧的人。罗素说他是第一个像教授一样著书立说的人。他的著作是系统的,分门别类的。在科学上,他研究了解剖学、天文学、经济学、胚胎学、地理学、地质学、气象学、物理学、和动物学。在哲学上亚里士多德则研究了美学、伦理学、政治、政府、形而上学、心理学、以及神学。亚里士多德也研究教育、文学、以及诗歌。亚里士多德的生平著作加起来几乎就成了一部希腊人知识的百科全书。(维基百科)

亚里斯多德的形而上学是难以理解的,其书名《形而上学》为后期编辑所加,原意为[亚里士多德]在物理学课程之后[所讲授的内容]。

亚里士多德所定义的形而上学为“非物质存在”或“最高程度抽象的存在”的知识。他把形而上学和神学一起称之为“第一哲学”。

要理解亚里斯多德的形而上学或许可以先从他对理念说的批评开始。而理念论正是柏拉图哲学思想的核心的理论,柏拉图认为存在着一个由观念组成的普遍可靠的实在世界,这个世界就是“理念世界”。

柏拉图虽然是亚里斯多德所尊敬的老师,但柏拉图的哲学是抽象和乌托邦式的,也是存在着许多矛盾的,于是亚里士多德提出了一大堆论据来反对他老师的理念说。其中最强的论据就是“第三个人”的论据。

柏拉图对理念的描述缺乏一定的清晰性,他的理念仿佛与具有神性的诸理念一样互相联系着,有些理念相互影响,相互交叉、混合而缺少分类。

柏拉图所认为的最高的理念不是“真”而是“善”。“善”是柏拉图理论哲学和实践哲学的结合点,理解了柏拉图对于“善”的最高追求,也就明白了柏拉图的理想国为何之所以成为理想国。

在柏拉图认为,一切物质性的东西都从属于精神性的东西。照这么说来,内在世界所聚集的不是物质,而是一种精神性的原初物质。这种精神性的物质在柏拉图那里就是理念。

理念的原则超然于经验,所有的东西都存在着理念,诸如椅子或床的背后也应该有着理念。所有事物都有着理念。理念不止是存在于有价值的美的事物中,也存在于污秽之中。

在柏拉图的理念中,许多东西常常是模糊不清的。因为有些东西不仅可以有美的方面,而且也有丑的一面。一个行为可以具有正义的特性,也可以同时具有不正义的特性。由此可见,由于不同的纯粹理念混杂其间,人世间的事物都有些模糊不清。因此在柏拉图对话中的苏格拉底不得不一再强调的那样:“真理并非直接呈现的。”

一个人之所以成为人,是因为他分享了人的人性的这个理念。可是它从哪里获得这一特性的?本来它现在应该还需要一个更高级的人性理念,它使得人这一理念是人性的。然后这个概念又同样是人性的,且产生如下问题:人性从何而来?这种问题可以被无限地继续下去。亚里士多德给这样的难题起的名字,即第三者论证。倘若人分有了人的理念并且还和它不同,那么它们共同的第三者是什么呢?这些困难并没有消失。不过亚里斯多德自己的学说却很不清楚,正是这种缺乏明确性,使得中世纪唯名论者与唯识论者的争论成为可能。(罗素语)

从本质上讲,亚里斯多德是以经验为前题的哲学家,可他却是受教于柏拉图独立于经验之外的理念论,这就与亚里斯多德的哲学并不可调和。柏拉图的理念(共相)与现实世界是可分的,亚里斯多德则认为实体是由形式和质料构成的缺一不可,在现实中两者都不可以单独存在。

亚里斯多德试图用常识感来描述柏拉图,可柏拉图的哲学与常识是不相容的。在共相上亚里斯多德并不同意柏拉图的看法,亚里斯多德认为“任何一个共相的名词要成为一个实体的名词都是件不可能的事。因为......每个事物的实体都是它所特有的东西,而并不属于任何别的事物;但共相则是共同的,因为叫做共相的正是那种能属于一个以上的事物的东西。”

亚里斯多德形而上学的“形式”和“质料”是相区别的,按照亚里斯多德的例子,如果一个人制造了一个铜球,那么铜便是质料,球便是形式。正是凭借着形式,质料才成为某种确定的东西,而这便是事物的实质。正如有一定体积的水,用一个瓶子装起来的任何一部分水就能够和其余的水划分开来,于是这一部分就变成了一件“东西”,但假如这一部分无法和其余的本是一体的物质划分开来,它就不是一件“东西”。

这里就可以延伸出一种新的表述:即灵魂是身体的形式,这形式与形状无关,而是与身体成为一件东西的东西,它具有着目的的统一性。比如眼睛的目的是看,但是离开了它的身体就不能够看。事实上,那是灵魂在看。

亚里斯多德告诉我说,一件事物的形式就是它的本质和它的原始实质。当一个人在制作铜球时,质料和形式二者都存在了,它所作的只是把二者结合起来,因此这个人并不制造形式,正像他并不制造铜一样。

并非每件事物都有质料,有许多永恒的事物都没有质料,事物由于获得了形式才有了现实感,没有形式的质料只是潜能。

亚里斯多德告诉我们形式比质料更加实在,如同柏拉图以理念为唯一的实在。如此看来亚里斯多德对于柏拉图形而上学的改变要比他实际所认为的要少得多。他把柏拉图的理念加以实体化之形式,并规定着一切个别的事物,尽管它追踪着理念从经验之中生长出来的过程,可同样没有改变这些理念,而当它离开了经验与知觉之后,人类的思想与逻辑就直接转变成一种超感世界的神学上的形而上学......

版权声明:
作者:感冒的梵高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43617.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