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美国找到终身教职(上篇)
28岁的初春时节,头衔从Dr. 晋升为Professor。在夏天正式入职为tenure-track assistant professor之前,趁着面试的记忆还很新鲜,想写点尙有价值的自我总结。
分为上下两篇。这里是上篇。
上篇分为五部分,每部分会先总结基本信息,再在各小标题里,提供些值得注意的细节,同时分享下亲身经历和主观体感,客观性依次递减。对申请过程已大致了解的朋友们,可以跳过基本信息,只看小标题内容。
万字汇总美国教职申请的流程和经验,阅读时间可能较长。
笔者出身美国教职最卷专业之一,经历和观点有一定局限性。但本篇力图总结适用性广泛的方法论,不限专业,甚至不限教职求职,希望给所有读者提供或多或少的帮助,也尽可能地给在异乡求学的师弟师妹们提供一点参考。
上篇内容目录:
1. 时间线
- 1.1 实际时间跨度
- 1.2 个人经历分享
2. 招聘网站
- 2.1 工作查寻顺序
- 2.2 申请多少个合适?
- 2.3 个人经历分享
3. 文书
- 3.1 文书的篇幅和结构
- 3.2 文书内容
- 3.3 给推荐人发文书
- 3.4 后期修稿和调整
4. 线上面试(Zoom/phone interview)
- 4.1 Zoom面试注意事项
- 4.2 线上面试的准备练习
- 4.3 现场人数和体感
5. 线下面试(campus visit)
- 5.1 反客为主
- 5.2 Presentation准备
- 5.3 与他人交谈
- 5.4 旅途准备
- 5.5 Campus Visit顺序
1. 时间线
终身教职工作申请是季节性的,下面以本专业为例子。理想情况下,应该在7-9月开始准备,联系推荐人。
天文领域教职平均需要两轮博后,默认推荐人通常是博士导师和两位博后老板,其他领域可选择在teaching and/or research上会说好话的教授(e.g., P.I., other mentors, master advisor, thesis committee member, co-author,TA过的老师…)。一般会要3-4位,但最好准备4-5位,我遇到过一面后要额外推荐人的情况,我临时找了之前位熟悉的co-author。
7-9月早早地跟教授们打好招呼,我们自己也要积极准备申请材料。因为有的推荐人会提出想看一看我们的文书,即便推荐人没说,我们这个时候也可以主动询问对方是否想看一看我们的文书 (章节3.3讲原因),很少有推荐人会说不用。
9月以后,招聘信息会陆续发布,要经常刷新招聘网站(章节2有列举),每隔一周都可能有新职位。整个秋冬季直到1月末,都会有终身教职的机会。
很多学校会说,虽然截止日是某某时间,但会一直接受申请直到坑位填满。我个人体感是,别指望这个,人家多半不缺人。各个学科的教职坑位都很卷,区别只是有多卷。如果错过1-2天,还能冲一冲,其余的基本是浪费时间了。当然,如果你自身对于特定的学校或整个领域是超凡脱俗的存在,那可能与我等寻常人不同。
申请截止日过后,1-3周左右会收到一面通知,现在通常是用Zoom。Zoom过后1-2周接到二面通知,也就是学校会请shortlist candidate 去campus visit,通常是每个岗位3-4个人选,大学校会多一两个。
Campus visit过后1-3周,应该会收到口头或邮件offer了。之后negotiate个2-4周,有的学科、学校可能更久,随后便是签约了。
Negotiate和多个offer的具体情况请参考下篇内容,这里所要了解的关键的信息是,千万不要在接到电话或者收到邮件的时候立刻答应!!!你可以表达自己的喜悦、期待、和感谢,但是,工资一定要negotiate,start-up funding一定多要,只要别太过分。而且,不到签约的那一刻,一切都可能仍有变数,即便口头答应也绝对绝对不是保障!
1.1 实际时间跨度
首先,与申请美国研究生不同,我们提交申请后,系统不会自动向老师们索要推荐信。一般是线上Zoom一面过后,决定要我们去campus visit了,对方才会联系推荐人。
通过学校申请deadline也能判断学校招人的急切程度。急着招人的学校要么开始很早,比如10月就截止申请了,要么开始很晚,到1月中下旬才截止申请。两种都是为了尽量确candidates手里都没有其他offer,这样他们今年一定能招得到人。
面试的顺序完全是随机的,所以每一步的等待时长都因人而异。比如,有个学校在Zoom结束2个小时后邀请我campus visit,再比如,另一个学校(也是我最后签约的地方)在我campus visit结束的当晚给了我口头offer。这种说明对方很看好我,也因为我恰巧在这两个学校是最后一个面试的candidate。我也有苦等的情况,比如同行朋友得到了某学校的campus visit,我之后两周都没有消息,在以为彻底没戏的时候收到了campus visit通知。
1.2 个人经历分享
这里强调,我整体求职时间线仅作为极端案例,供大家参考。
我12月才抱着试一试的念头,决定开始准备申请材料。圣诞假期一个人在New Orleans,上午在宾馆写文书,下午跟团旅游,晚上赶紧回去继续写。还好文书写得很快,在New Orleans的四天肝完了所有初稿,从构思到后期精修成终稿,平均每篇文章累计时长耗费20小时左右。
要强调的是,写初稿的四天是假期集中时间边玩边写,心态和灵感都远远好于平常,赶deadline也没有拖延的余地。即便我本身擅长写作,这里的文书耗时也是我自己的极限,只能作为文书准备的最少时长来参考。
我完美错过所有秋季招聘,最早的申请截止时间是1月5号左右。我忙着赶飞机去campus visit的时候,有很多人都签约了,当时心态也很微妙(下篇再闲聊)。
总之,我个人最后成功上岸,是实力和运气并存的结果,缺一个都不行。但运气这种东西不能指望,所以绝对不建议大家学习我的时间线。
2. 招聘网站
首先每个领域应该都有自己的学术组织,比如天文,AAS网站的招聘信息是出发点;其次,如果是相对冷门的领域,可以参考更广泛的学科网站,比如天文可以参考物理学会的招聘信息;最后,HigherEd基本涵盖了各个学科的教职信息。
2.1 工作查寻顺序
网站选取从精到泛,因为两个原因。一是我们不仅要找到工作,还要找到最合适的,领域精而窄的招聘更可能合适,自己的竞争力度也更大;二是我们都不是赋闲在家找工作,很可能要同时科研、教学、面试、投申请、联系人脉、照顾家庭等等,类似HigherEd的网站信息太多太杂,虽然看起来机会更多,但同时大量消耗我们时间和精力,很有可能得不偿失。
2.2. 申请多少个合适?
建议询问各自领域的前辈,但得到的答案应该参差不齐。我认识的一个Computer Science的教授说,他申请的策略是第一年只选了自己真正非常想去的,第二年再拓宽一点,第三年只能尽可能的申。结果是,这个教授第三年找到了教职。
像天文这样卷到不行的学术领域,从第一年就没得选。大部分人都会申请全部available positions,因为全美国的总数都不多,合适的更没几个了,可以适当地考虑申请几个general physics方向或者其他国家的职位。
格外备注下加拿大求职,尤其是法语区,教育体系与美国不完全相同。一些标注“北美教职”的攻略其实不完全适用于加拿大高校,申请前务必亲自了解好。
2.3 个人经历分享
我认为申请的数量因人而异,没必要参考别人的,取决于申请起步时间、目标、领域、当年求职市场、还有个人时间精力。有的人申请的早,去的第一个campus visit就中了,根本没机会申请别的学校,自然总数少。
了解申请总数,无非是想了解大致比例,一共申请多少才能中一个。从这个角度来说,不如问问其他人拿到的二面数量,即一共多少个campus visit才能中一个。
我自己申请的工作和拿到的面试基本仅限于AAS上的招聘。其中,也因为我的极限时间线(上一章节1.3)有太多事情要忙,如此做了取舍。我申请的终身教职~40%给了我一面,给我一面的学校100%给了我campus visit。听说我线下面试拿到手软,我的mentor也很惊喜,当时就预言我今年能中一个offer,最后也确实借她吉言。
3. 文书
我们需要准备一下几样:CV, cover letter, research statement, teaching statement, diversity statement,我额外准备了个文档列了我的推荐人和他们的信息。以上是标配,其余的文书分专业分学校,有的很简单(比如电子成绩单、论文例子),有的我不了解(比如文科或应用学科),我就不赘述了。
美国大学要么直接要这几样,要么是它们的变种。比如有的问如何在teaching/research/mentor中提倡diversity/equity/inclusion,有的要求在cover letter中多些某方面的brief demonstration。简而言之,复制粘贴搞定。
如果每篇文书中的每段的内容和结构都主题明确,那么不仅searching committee会欣赏你材料的充实和清晰,在后续申请时复制粘贴起来也会非常容易。
在开始申请后,需要调查下每个学校的特色和要求,适当增减变种。我会建议先改cover letter,因为这里要简练又具体地提到对方的招聘重点和学校亮点,比如人家需要我们上啥课,再比如学校有很好的望远镜或某种项目,然后表达出“我真是完美地适合你们这个学校和职位了”的意思。根据你改完的cover letter,其余文书分方面逐个对应。
3.1 文书的篇幅和结构
写作篇幅上,一般没有明确的限制,我个人文书 cover letter 2 pages, research statement 4 pages, teaching statement 4 pages, diversity statement 2.5 pages。变种teaching and diversity statement 5 pages。我看过的文书通常比我短个1 page,我个人体感是,只要对方学校没明确限制,略长的篇幅完全可以,关键在于我们要清晰地展示出这样的信息:“我篇幅长是因为我在每个方向都做了很多,所以有很多东西可以不重样地写,而且我还能写的很吸引人。”
写作结构上,基本和高考满分作文没什么区别,中国孩子们应该都比较擅长这种结构。比如每段首句、末句都要放本段的主题、重点、总结,再比如段与段之间有逻辑顺序或递进顺序,首段要简洁别废话,末端总结要有力度等等。
3.2 文书内容
Research Statement要注意的是背景信息给足,类似我们写thesis introduction,因为searching committee全员会读我们的材料,其中一定有领域以外的老师,所以不要写成学术论文了。
Teaching 和 diversity statements 就要考验我们的个人经历了,要好好挖掘一下。比如教学经历不限于上一整门专业课,只要我们指导过、传授过,就是教学。再比如,作为在美国的少数裔身份,注定我们在学业和生活里会有很多涉及DEI(diversity, equity, inclusion)的经历,也会帮助到同胞,这些行为和思考都可以写进diversity statement。
文书直接决定了我们是否能拿到线上一面,但学校对于各项文书的重视程度不同,比如有的学校重科研或者亟需某个方向的研究人员,那research statement和科研相关的材料起主导作用,其他的只要别离谱就行,所以文书内容也要调整,令重点突出。因此,如果我们发现某一项或某一类文书写作太困难,要解决的不是文书写作,而是思考自我定位,下篇会分享更多。
文书网上有很多范例,需要按学科找各自领域的范例。但我个人体感是除了看看格式,没什么用。因为我们的文书其实跟写记叙文一样,讲究自己的经历和独创性,别人的故事只能让我们开开眼界而已,没什么实质帮助。
3.3 给推荐人发文书
前面章节1.1提到,文书成稿后(初稿就行),我再次联系了我的推荐人。原因是我们与推荐人彼此相熟,那么,教授们能写的点很多。但推荐信和我们的文书一样篇幅有限,对我们最有利的策略是,让推荐人写的内容与我们的文书对应互补。既然我们不能看到推荐信,就主动让教授们看到我们想贩卖的重点。
因此,我委婉地问询教授们是否需要看看我的文书(“if helpful”),或者是否需要了解我的文书核心(“bullet points”),也会讲如果有feedback可告知我。
我这样做的出发点是,首先让教授有选择——对方通常很忙,不一定愿意看那么多,尤其我文书篇幅很长。同时,也抱有请教和帮忙的态度——我不是在盯着教授或者要求教授写怎样的推荐信,而是因为麻烦了对方,所以想尽可能帮忙减轻负担,他们有空帮我改更好了,但不是必须的。
事实上,我准备了5个推荐人,其中,有两位主动问我要文书核心或全文。我再次联系其余三人时,每个人都很热情地要了所有statement的全篇。我发附件给他们时,还是在邮件正文里罗列了核心要点。没有任何推荐人给我文书反馈,大概因为我说了个“如果”,感觉教授们也是能不干的就不干,毕竟太忙了,好在我确实不需要推荐人给我改稿。
3.4 后期修稿和调整
真正给我修改初稿的,一共四位:关系好的天文教授、学校里专门帮助改文的老师、和我的两个在美国学文科的好朋友。每个人的意见我都采纳了80%左右,所有文书加一起, 我大概精修了2个小时左右。意外的是,我的朋友们作为中国人,帮我逐字逐句地看英文表达;两个老师都是美国人,没太管我英文写的怎样,建议大多是内容和结构。
我刚开始申请时,会花上2-3个小时调研学校特色,来融入自己的文书,后来觉得耗时太长久很累。最后,每份申请从调研学校到成功提交,一般会控制在1.5小时左右,文书上修改的地方基本是固定的。
从结果上看,调研学校并融入文书是必要的,但文书内容才是硬核。能尽善尽美最好,但太累了也没必要,文书确实决定了我们能否进入longlist,但也到此为止,两轮面试才是能不能拿到职位的重点。
4. 线上Zoom面试
通知一面的邮件,通常会给我们接下来1-2周的几个时间段。一面线上经常会被录像,给时间错不开的searching committee member看,面试时长在30-45分钟左右,需要我们悉心准备的长回答问题,一般6-7个问题。有的学校会提前发问题,有的不会,所有学校的最后一个问题都是“你有什么问题要问的吗”。
除了准备对方提供的或者常见面试问题,一定一定要调研对方学校,在文书上省的时间要在这里补回来,同时,温习自己的文书,看看自己提了什么观点或项目。
结束以后,通常隔天可以发邮件给committee chair,表达感谢并期待他们的来信通知。
4.1 Zoom面试注意事项
面试与文书同理,同一类型(还是指重科研还是重教学)的学校问题大同小异,但不同类型的学校是天壤之别,除了最后一个问题,基本不可能互相挪用。所以,申请不同类型机构的人会非常累,从文书到一面问答再到二面聊天,要准备完全不同的两套应对内容。
首先,要注意Zoom的时间,各州之间有时差,即使用google calendar也一定要再次确认时间。
其次,一般都用Zoom要开摄像头,提前查看一下身后的背景和灯光。有学校使用Zoom但不开摄像头,估计是为了模拟以前的电话面试。虽然电话面试给我们更多的自由度,但我会觉得这种强行模拟很怪,系里氛围可能很守旧。
最后,面试的问题基本是固定的。通常教授们会轮流问问题,而且有很强烈的读稿的感觉。这是因为无论学校是否提前告知我们线上要讨论的问题,问题措辞和内容都要经过HR的审核,searching committee 基本不能自由发挥,而且要很小心说出的话。这是为了保障我们作为候选人的权益,顺便让我们的准备工作简单了不少。我遇到过一个follow-up question(下章节4.3会分享具体情况),是很罕见的,但并非恶意,问题不大。
4.2 线上面试的准备练习
我线上一面成功率是100%。不是所有我申请的学校都给了我一面的机会,但是,凡给了我机会的,都给了我campus visit,无论是终身教职还是我2-3月申请的一些非终身教职的长期岗位。
事后总结了几点可能做对的地方,这里重点分享可广泛参考的准备方法。
在我准备第一个Zoom面试时,得到了对方学校的问题。我先把我的回答逐字逐句地写了个六七页word文档,直接原封不动地背诵下来了。如果是中文面试,我可能只会列几个重点,但英语并非母语,只能多下工夫。
写完以后,我请系里的教授针对内容给我反馈。共计找了6位教授,大部分教授看了我1-3个回答,有两位教授跟我过了所有的问答,包括我的mentor和一位平时关系很好的教授。我的思路是这样的,对于每个问题,我要选择至少一个在我看来最专业的教授咨询。
每个教授擅长的领域不同,这里说的领域不仅仅是科研,还有教学方法、指导学生的方式等等。而且对于我同样的阐述,与我科研有直接交集的教授和完全无关的教授听感是不同的。我希望得到不同角度的反馈,并且了解站在不同角度的思考方式,
因此,在最没经验的问题上,我反而学到了最多,因为我问了所有人。至于其他的问题,也要问询多位教授的意见么?我个人认为没有必要。
时间成本太高,除了自己的时间,也要尊重教授们的时间,临时和不熟的教授们约出1个小时有些唐突,coffee break更合理一点,通常只来得及过1-2个问题。而且,在我很有经验的问答上,我喜欢坚持自己的思路和方法,不太容得进别人的反馈。我个人不认为这是缺点,我们即将成为带领学生的人,自然要有相当的主见。我选择我的mentor陪我过了一边所有的问题,因为我们性情和领域都很接近,即便采纳她的建议,我也能维持住自我风格。但我和我博后老板的风格不甚相似,他的建议我未必能采纳,因此没有麻烦他。
之后,我找了跟我一起写文的某田模拟了一次完整的面试,麻烦她帮我评估下表达如何,顺便计时,她问问题加上我回答要控制在学校给的30分钟左右。我得到的反馈是,作为非专业人士,回答内容感觉问题不大,流畅但像读稿,不如美国人交谈的自在,也是作为外语学习者无可奈何的事情。
所以接下来,我关掉文档,打开手机和电脑的录音设备,逐个回答录音,然后放给自己听。思考哪里听感不好、发音不好、语调不好,需要调整,然后再录、再听、再调。
刚开始听自己的声音感觉比较痛苦,尤其是听到表达不清、语气奇怪、口音太重的地方,改了个两三遍,就好多了。我也发现自己一紧张或者口不择言的时候,口音变重影响听感,所以,会特别注意留出大脑反应与张嘴说话之间的时间差。用中文是理所应当的事,用英文就成了要格外准备的事,没办法。
每个问题平均至少录了五六次的样子,我当时时间比较紧张,申请、Zoom面试、科研都堆叠在一起,本来约了我mentor帮我再模拟一次,但没约上,就直接去面试了。
经历过两个线上面试,我基本就非常娴熟了。刚开始会提前仔细查学校的情况,后面基本卡着面试前半个小时,查一查学校和系里教授,花10分钟温习下以前准备的内容,照样拿到了campus visit,再不用录音了。
后期的自若,主要来源于第一次面试时彻底的准备,但当时因未知的面试氛围,心情多少紧张。见识过两三个面试之后,知道大概是怎样的了,也适应了,不需要再下工夫,就能像美国人一样交谈式面试了。
4.3 现场人数和体感
Zoom现场人数不定,我遇到过只有2个教授的,多的至少8个(我太紧张,没数清楚)。人少的时候,我们可以根据对方的反应来调节自己的回答和气氛。人太多的话,对方都是静音的,我们再一紧张,根本看不清所有教授脸上的表情和反应,回答时基本处于“照本宣科”的尴尬状态。
虽然我面试结果很成功,但现场体感不完全顺心。在我经历第一次人多的面试时,Zoom上总共7个教授,除了一个女教授,其余都是白人男性,大都年长。全程只有女教授有表情,其余男教授基本纹丝不动,压迫感非常的强。我体感很差,也觉得发挥不好,没想到还是拿到了campus visit。
没什么办法准备,现场体感是很难模拟的,只能本着不要慌的原则去经历。人多、人少的线上面试都经历一次后,后面有了心理准备,自然就会好很多,也能多点自我判断了。
不过,更多的时候,我能明显感受到跟searching committee相谈甚欢。有一次,一个老教授在我说话的时候视频竖了个大拇指,并在结束的时候问了个follow-up question,很罕见,但明显对我的分享很好奇,我并不介意。这个学校最后也给了我非正式offer,我那时已在等待别人家的合同了,所以礼貌谢绝了。
总之,作为英语学习者,我们付出的努力要多于美国人,但只要过了语言这一关,我们多元文化的视野和经历都会成为别人不及的优势。只要准备得无愧于心,无论视频连接的那一刻,对面有多少人、有什么样的人,都不要慌。
所谓“同类相吸”,通过面试,我们能感受下这个系里的氛围,是否与我们的性格、追求相符合。
5. 线下面试/Campus Visit
通知线下/二面/campus visit的邮件会有很多差别,有的学校直接指定某一天或某两天问可不可以,有的学校会给两三个选择。日子确定下来,定机票上又有差别,有的学校会有assistant或travel agent要定机票,有的则任你自己定,有的会问你倾向哪种。但宾馆永远都是学校订,跟我们没关系,旅程上的一切发票学校都负责报销。
行程可能一天也可能两天,最终行程表一般都很晚才会发过来,一般包括:各种presentations,和很多教授一对一或一对多见面,和学生一对一或一对多见面,和至少一个教授一起吃晚饭,和多个学生一起吃午饭,和学校领导见面(e.g., dean, vice president, 有时会有HR…)
需要做的presentations会提前通知。一共几个presentation以及每个具体讲什么,不同学校、专业、听众都差别很大,但都要至少准备一个面向学生的research presentation。Presentations要自己多练,也要跟别人练习,尤其跟最适合模拟现场的听众联系。平时听课听报告时,注意身边哪些教授擅长presentation,也可以请他们来当听众。
和教授的见面也要提前逐个准备,名单只要一拿到,赶紧调查所有教授,挖掘一切共同点,无论是科研还是教学、工作还是日常,都不能冷场,或者突然尴尬地安静下来。哪怕是跟教授吃饭的时候,也是面试,而且可能是早上已经单独会面过的教授,好像没什么可聊的,那也得继续聊。对方越享受我们的交谈,我们被录取的概率越高。
和学生的见面相对轻松,我们不需要准备太多,只要多向学生提问,好好跟他们聊天,多多了解他们自身以及对学校、系里的看法。我只遇到过一次学生突然问了非常面试化的问题,了解后才知道这个学校的学生也有个面试committee,固定的几个学生去和所有candidates吃饭。学生的反馈总会计入我们的最终考核,so don’t be a jerk! 但成分非常低,无论学生自己如何认为的,也无论有没有正式的student committee。学生的参与,可以让学生了解他们未来的导师,也可以让我们了解学校的真实样貌,但另一方面,也是学校为了鼓励学生出席我们行程的一种自我宣扬的手段。
最轻松的是和领导们见面,虽然谈话对象似乎地位最高。领导无非是Dean of faculty和(vice)president。这些人一般不属于searching committee,他们和HR的作用差不多,都是为了给我们提供学校的信息。有的领导手里是有最终批准/否决裁量权的,但通常不会驳斥searching committee的决定,除非我们太不正常了或是有red flag。我们只要准备好提问就行了,可以问学校、tenure requirement、grant/research/teaching/diversity support等等,领导们通常会有所准备、侃侃而谈地介绍。
Campus visit是面试也是旅行,所以旅途准备要做好,我们可能会很累,要像照顾小孩一样照顾好自己。最后就是visit过后,要了解reimbursement 流程并且感谢接待我们的教授们。
5.1 线下面试的态度
当我们收到campus visit的邀请时,其实已经反客为主了。
学校要花~2000美金的成本招待每个候选人,每个教授和领导都要抽出时间准备与我们会面,还得鼓励学生参加我们的presentation。他们明白,他们看上的候选人大概率也会被其他学校看上。campus visit的过程中,不仅我们作为候选人要继续证明自我价值,学校也要证明他们比其他学校更优秀更适合我们。
线下面试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我们需要仔细观察并思考每个学校有哪些适合自己的地方、哪些不适合自己的地方、我们对于终身教职最看重的什么、我们人生的长远规划是什么、这个学校能否帮助我们达成目标。
换句话来说,就是跟找对象一样,根据已有信息,判断要不要结婚,不能一昧地讨好。不过,找教职更加干脆离索,不合适就赶紧换下家。
所以,我们在与他人交谈时,要摆出平等的姿态。教授们不是我们的老师,而是我们的同事,还是日后可能会经常请教我们专业领域知识的同事。他们可能很优秀很有资历,但他们必然不是我们领域的专家(否则人家学校也不会招我们,我们一定是要弥补他们系里科研空白),我们要注意交谈时,多给背景信息,循序渐进地讲述,不骄不馁。
同样,在做research presentation时,要意识到我们已经是场上唯一的专家了。单纯地卖弄学识并不能得到听众的叹服,我们讲的每一步都要讲明白,而且要讲透我们科研的意义和重要性。如果听众跟不上,他们不仅难以认可我们的科研成果,还可能产生我们做的东西不重要的错觉,这都是因为故事没传达到位。
无论与教授还是与学生交谈,都绝对不能冷场或者尬聊。他们都期待着我们问问题,所以我们要坦然接过主导权,积极提问并回应。
5.2 Presentation准备
我面试的每一个学校都要求了research presentation,我做完slides,自己计时练了练,没录音也没模拟。能这么轻松,一是因为我自己的科研内容显然知根知底,同时,presentation表达从我读博起就是强项;二是因为以前训练也很多,比如读博期间每年的口试、每年1-2次学术会议,实践过太多次,面试时无非添加几页对方学校特色。
这部分对我而言属于回收了以前下过的苦劳,但学校要求的teaching demo则完全不同,是彻彻底底的新领域。我前期时间很赶,又花了很长的时间专注准备线上面试,所以在短时间内好一番努力准备了。
不同领域可能要求的presentation不同,总之,如果不能信手拈来,可以参考我章节4.2准备线上面试和这里准备teaching demo的过程——录音、请教、修改、模拟四步。
从零开始做课件、去别人的课堂里坐着旁听、找上课好的老师问教学建议和经历、找朋友假装我学生、找各个教授听我的课……光在teaching demo上帮过我的教授、学生、朋友足足10位,我又口头翻译成中文给我爸妈视频讲了一遍。整个过程中,我不断自我调整修改,同时考虑一些意外,比如,如果学生不断问问题导致时间不够,要跳过哪些内容,要如何不动声色地跳过,再比如,安插的动画是否要重复、要重复多少遍、要不要安插空白页以防多按了下鼠标突然剧透。
最后给了我很大信心的是专门负责指导教学的两个外系教授和一个博士生,我请他们听我半节课,想了解我讲课的缺点。但教授们直接说没有问题,他们点了好几处我表达的优势,并且提出一些建议让我把优势最大化,让我找到工作时告诉他们。
每个学校要的主题和课程都不一样,听众也略有差别。我从没正式带过课,每一次面试都成了第一次讲这门课的场合。但和Zoom面试相似,在我为了第一个teaching demo下了大工夫后,后面的几个再也没找谁模拟过了,虽然是自己组装的全新课件,但只需要花熟悉内容和做课件的时间,自己过了一两遍就去面试了。
其他的presentations可能包括chalk talk等,陈述自己未来几年的计划。参考teaching demo的准备方法——反复自我联系和寻找仿真度最高的audience多次模拟,都能很高效地在短时间内迅速进步。
5.3 与他人交谈
我曾看过一些面试建议,说是可以给不同的人准备同样的问题、话题,但要注意,自己每次都要当作第一次谈论这个话题,要保持兴奋。
凭我个人经历,我认为这是backup option,换句话说是下下策。
因为我们作为candidates会很累,要在重复的话术里保持兴奋,太反人性了。而且把自己放在了太被动的位置,硬去填补30-45分钟的聊天时间,最后对这个学校、系里教授又能增加多少有效的了解?
曾有前辈告知我,campus visit会故意安排得让candidates稍微疲倦点,这样更容易暴露真实的样貌和品性。但是,我实践的体感是,一天下来,游刃有余。除了平日里身体素养和习惯旅行以外,我认为meeting的顺畅是关键因素。
每个campus visit的每个meeting我都很享受很开心,和教授们有谈不完的话题,总觉得45分钟时间太短了,跟学生吃饭也是,刚熟络起来就结束了。虽然meeting不断,但每一次与新的人交谈都会触发新的兴奋点,既有趣又轻松。
聊天要建立起personal connection,可以是科学上的,也可以是情感上的。我们不是非要跟人家聊科研、聊工作,人家也不一定只对我们的科研和工作感兴趣,这只是最基本的默认话题。如果对方很好奇我们的科研,自然可以通过链接我们彼此的科研达成共鸣,再比如,对方感兴趣或涉及的一些项目,尤其是最近的,我们主动提起来、分享我们的见解、询问有价值的问题,再或者,对方的爱好、过去的教育机构、住过的地方……
这里要注意的是,在开始共同话题之前,先了解对方的看法,听对方说,万事都有多面性,除非涉及到原则,不要先展现出自己片面的观点
举个例子,我在同一个学校遇到了两个教授,都是从我目前所在大学本科毕业。黑人教授对母校印象很差,因为那个年代小镇上少数族裔比现在还少,当年他有个同班同学信奉3k党,按这位教授的说法,他最在意的是这种极端的人居然能在学校里有很多朋友。白人教授则对母校印象很好,觉得得到了很多教育支持,而且在校园里遇到现在的妻子,显然多了一层滤镜。
所以,对于同一个initial connection,两位教授是截然不然的态度和滤镜。幸好,我从一开始抱着中立态度起步,随后按他们的态度分享了我在他们母校的相应经历,加深了initial connection,否则起步就直接崩塌了,只能强行换话题。
这个例子算作背景共同点,科研上也一样。每个人支持着不同的猜想,只要是未能验证的理论,要先给对方认可和credit,再连接到自己的科研,寻找跨领域、甚至跨学科的共同点,比如使用同样的仪器、方法、科技等等。
我们作为候选人要率先去建立initial connection,但是当听众开始主动寻找和我们之间的random connection时,就意味着对方对我们很感兴趣了,谈话必然很成功。
5.4 旅途准备
要正装出席去人家的校园,涉及的绝不止是学术上的准备了。要穿正式但舒适的鞋子衣服,一定要买零食并且随身携带!!!!这里特别强调零食的重要性,一定要带足够!!!带在顺手的地方。以防行程中出现吃不上饭的情况(我出现过两次)。
我最初是怕campus visit行程太紧我太累或吃不上饭,买点巧克力好补充能量。实际都还挺顺,只有一次,中午和学生吃饭时偏偏是我点的菜上得最慢,上来特别烫,根本没吃上就要下一个meeting,抽空赶紧吃了几块零食。
真正用上大包零食的时候,其实是赶飞机。大部分学校都在镇子里,出行不便,我在东岸,有一个campus visit在西岸。我倒了三班飞机去面试,三班飞机全部按时关了舱门,却因为各种原因起飞延误到一个小时以上,转机时间变得极其仓促。我在机场里狂飙,没时间买吃的,全靠飞机上的零食盒和我自己带的的巧克力。
我疫情期间没有感染过,生怕campus visit各种乱飞感染生病,一直严格地戴着两层口罩,飞机上从不吃喝,直到那天赶飞机,被迫放弃。此后没有这么极限的情况,但也遇到过换乘时间非常短的情况。至今没有感染,只能说是万幸。
带药物、带U盘、带一切旅游和面试backup的选项。
以上都是我这次用上的。我很喜欢旅游,每次出门都有带药物的习惯。过去多少年了,我自己从没用上过,偏偏在刚在结束了一个campus visit、奔赴下一个campus visit的过程中,出现了间歇性胃痛,具体原因说不清楚,也没有吃什么特别的食物。
我最忙的一周,七天飞来飞去地赶了3个campus visit。不断地赶一大早的飞机,在飞机上买无线查教授的资料,再在宾馆准备面试。出门在外,身体健康最重要。只能说,不要冒险,所有的准备都是为了那个“万一”。
5.4 Campus Visit 顺序
在得到多个 campus visit通知时,尽量把最心仪的学校排在第三个,保持不住体力就放在第二个。
按我的经历,基本在第三个campus visit时,就能得心应手了,也能对今年自己的申请结果有个大致的感觉,时间线上方便后期negotiate(下篇会细聊)。
我当时把最心仪的campus visit排在第二个,去了以后,发现有些不太合适的地方。第三个学校是我其次心仪的,去了以后,体感非常好,同时我熟悉了面试流程,发挥也非常好,当晚就拿到了口头offer。
小结
万字汇总很长很啰嗦,谢谢能看到这里的你!希望能给你添一些参考,提供一点帮助。我始终相信世间没有白吃的苦和白费的工夫,祝你未来求职顺利!
本篇主要提供美国申请教职的基本信息、一些可能决定成败的细节,以及各专业可通用的策略性的“战术”。
下篇即将分享拿到offer以后的流程,以及极具主观性的个人心得。欢迎性情相似的朋友们共同讨论、非同道中人适当追更。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