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雍也篇》之君子可欺不可罔
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宰我问道:“对于有仁德德人,别人告诉他‘井里掉进去个仁人’,他会跟着下去吗?”孔子说:“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君子可以道井边去救,却不可以陷入井中,君子可能被欺骗,但不可能被迷惑”。
宰我用比较另类的问题问倒孔子。“‘井有仁焉。’其从之也?”,仁者陷入绝境,我们跟从他,还是舍弃它呢?跟从的结果,也是陷入绝境,而舍弃,却又不仁。这确实是个矛与盾的关系。
其实这是宰我在怀疑仁者在社会上的生存能力,一个人如果真的不在乎自我,只是全心的关心别人、爱别人,万一被人家骗了怎么办?万一被骗到井里丢了性命呢?难道说井里有个好人,我们也必须要跳进去吗?
这简直就是在挑衅孔子。但孔子提出了反问:“为什么会导致这样的局面呢?君子明知道是假的,为什么要跳进去?即使井里有人,君子可以过去帮忙,但明知道进去于事无补,还要拖累别人救两个人,难道君子是傻子吗?”
君子可不是傻子,君子“可欺,不可罔”,欺是别人对君子做出的行为,别人想利用君子的善良来骗他,他是别人的动机,我们无法干涉;但君子”不可罔“,说明君子是智慧的,他自己是有有判断能力的,不会那么轻易能上当的。
孔子教大家做君子,做仁人,并不是让人做糊涂虫,孔子教的这套方法,在现实中是可以灵活运用的。
工作中有人欺骗了我,那这个事情我也控制不了,虽然属于公司的管理层,但我也有自己的判断,是要将这个行为往下传递吗?是要和欺骗我的人去谈吗?
那这种矛盾我的解决方式是骗人的套路到我结束,我不会往下传递,至于上边要不要做那已经和我无关了, 那我要不要拆穿呢?我想我应该也不会,因为这不利于公司,这样对下,对上都算守住一条红线。至于我要不要和上边的人谈,那肯定是百分百的要去聊的,也说不定会吵架,毕竟自己的利益自己不去争取,你还能指望谁呢?从现实来看,自从谈完,我就再没和他说过话,他见我也很尴尬,现在上边把一个业务线交给他负责,让他来协调人力,但现在看,他是协调不到我这里了,任务重,他又不好意思找我,这就是天道好轮回呀。
好了,今天主要就是君子要守住自己的底线,坏事总归不能做。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