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赏《袁运生艺术展》

文/苹儿(茵草芳菲)

今日趁着气温回升,暖阳高挂,我和先生来到南通美术馆,参观《回到南通一一袁运生艺术展》。终于看到了我心仪已久,当时颇有争议的大型壁画《泼水节一生命的赞礼》,虽然是复制品(原画悬挂在首都机场大厅),但它的尺幅之大,人物之多,热烈祥和,色彩绚丽,形体表现,栩栩栩如生的画面,足实令我震撼。

1978年,因偶然的机会,袁运生有了去西双版纳写生的机会。在生活中,他深入了解云南傣族的风土人情,并获得了许多形象素材。在十年荒废的基础上,重新唤醒了他创作的欲望,更重要的是傣族风情更具特征和吸引力深深地打动了他。傣族“泼水节”,是以一个场面宏大的西双版纳为背景,展现了当地自然生态和民族风情,以及傣族人民特有的魅力和激情。袁运生把自己的亲眼所见,用艺术手法一一表现出“泼水节”中有特色的内容,尤其是后来饱受争议的人体部分。

因此,围绕着《泼水节一生命的赞歌》中的人体表现,当时,不仅为袁运生个人带来纷扰,同时,也带来了整个社会对一个开放时代的期盼。虽然壁画通过首都机场展现出来了,可是对于社会和公众的考量,这只是开始。因此,作为改革开放风向标的壁画《泼水节一生命的赞歌》,被推到了时代的风口浪尖上,而袁运生也被潮水推到了潮头,使他和他的作品颇受争议。

另一幅《水乡记忆》同样让我驻足不前……

1955年,袁运生考入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而离开南通,这是他人生中一个新的出发。作为毕业时创作的《水乡记忆》,是袁运生借助壁画的形式,并以风俗化的表现而展现出水乡中的丰富内容。这是对一种美好生活向往与追求的表达,尤其是对水乡人家多样性生活的一种展现。无论是屋面上几盆鲜花的小情趣,还是路口戏台的大场景,都在一种密集的组合中表现出水乡的安逸与祥和。而这种风俗化的方式去作为毕业创作,在那个年代的油画创作中,显然是罕见的。所以,那时有许多人对他不够理解而产生争议。

袁运生从这个时侯起,不仅确立了自己的艺术发展方向,而且也表现出了不合时流的个性特点。他这样一种个性风格的形成,也使他为之付出了代价,造就了他一生命运的坎坷。然而,艺术的发展并不是线性方向,其中间的曲折,也表现为他这一代画家的发展过程。社会,既考验了这个时代的画家,也成就了这个时代的画家。

袁运生先生是南通人,本次艺术展规模之大,规格之高,内容之详,画幅之多,是他首次回馈家乡人民的一次艺术盛宴。让我们通过他的每幅作品,去感知这位跨时代的艺术家,所贡献给美术界独特的精神品格,以及对于艺术的一生不懈追求。

版权声明:
作者:congcong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45325.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