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长发展何时走出功利怪圈

今天,跟滨州的朋友相互交流了一下信息学奥赛的情况,总体来说,困难都是相似的,只能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了。但大家有一致的观点,特长发展一直处在功利的怪圈里,无法健康成长。

高中的校长一谈到“五大奥赛”,就盯着能不能在清北上有突破,难道特长发展只对清北的学生有用?还是只有能上清北的孩子才配拥有特长?我们一直在谈全面发展,也一直在强调个性发展,我们却把特长发展限定在某一个群体当中,这似乎是违背教育原则的。

每一个人都应该拥有自己的特长,只要这个特长有利于孩子的成长,我们就应该给孩子创造合适的条件。一个只能上三本的孩子,如果通过特长可能获得到211学校的学习机会,这何尝不是一种成功?即使对孩子升学没有太大的帮助,但这种特长或许就是孩子一种谋生的手段,我们不应该给他们学习特长的机会吗?非得与升学挂钩?人生不是只有升学一条路,人生也不是只有清北,人生需要的是踏实地走好每一步。

教育应该为所有学生成才助力,成才不是一部分人的权利,而是所有人的权利。功利的怪圈就其实是了少数人,而剥夺了大部分人的成长机会。

一直以来,东营和济南的奥赛成绩不错,但是大家分析一下,为什么他们会有如此的成绩?得益于他们的长远眼光,也恰恰发映了其他地区的短视。高考的政策一个指挥棒,但是教育的本质并不会因为指挥棒而改变,那么,我们的教学不应该完全随着指挥棒忽左忽右,要保持相对的稳定性,只要对学生发展有好处的作法就应该保留下来。而东营和济南坚持下来了,所以他们的成绩得益于坚持。

很多学校,看到特长发展对高考有帮助,就一哄而上,政策一变化,又一哄而下,忽上忽下间浪费了多少资源,浪费了多少精力,打乱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对学校、教师和学生发展来说,都是得不偿失的。

双减政策是为了给学生减不必要之负,增必要之能。现在的课后服务基本上变成了作业时间,这还算是好的,有的已经成了文化课学习的第二阵地。这是为什么今年两会依然还有代表为减负发声。

政策得不到落实,最终的原因我想大家都知道。教育规律大家都说要遵循,但是在考核面前,很多人只好放弃规律了,因为要追求成绩,教育人也可以违背一下规律,不会有人愿意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考核更多地是看结果,真正有效地考核应该更关注过程,同样的结果,教了一个小时的老师好,还是教了两个小时的老师好?

新高考政策的实施,其实是在倒逼学校教育做出改变,但是开始思变的人不多,因为走老路毕竟是轻松的。题海战术已经不是百宝篥,但大家还是不肯扔掉,希望还能从百宝箱中抖落一些宝贝。

真正的特长发展需要回归教育本质,坚守教育规律,更新教育理念,积极参与教育实践,努力做到为孩子一生负责。

版权声明:
作者:ht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46089.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