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 & 王弗(上)

提到苏轼,首先想到的他是一位诗人。他的诗、词传世的有很多,是一位很有才华的诗人。“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又说明,他是一位重情重义的、有才华的诗人。

那首如泣如诉的《江城子》,写满了无限的眷恋与怀念。风景再好,佳人再多,可惜都不是那个知他、懂他、时刻督促提醒他的王弗。更可惜的是,她早已香消玉殒,离他而去。

古代文人一部分的才情可以说是和女人相关的,歌妓更是常见。王弗去世后,苏轼娶了王弗的堂妹二十七娘,后来又有侍妾,就是大家所熟悉的朝云,那为何王弗始终无法忘怀呢?

《苏东坡传》读了一些,大致总结了几点:年少时的互生情愫,读书时的师友,生活上的良人,家庭中的伴侣。

年少时的互生情愫

古时候的婚姻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苏轼与王弗当然也少不了这个程序。与其他人不同的人,在父母安排婚事之前,他们已经互有好感。

苏轼年少的时候在中岩书院读书,当时是青神乡贡进士王方执教。苏轼很聪明,王方很喜欢他。

中岩下寺丹岩赤壁下,有一泓绿水,相传为慈姥龙之宅。苏轼读书的空闲经常去水边观景,不禁感叹道:“好水岂能无鱼?”于是抚掌三声,岩穴中便游来了群鱼。苏轼对老师王方建议说:“美景当有美名。”王方觉得有道理,便邀请文人们来取名,可惜诸多秀才的题名不是过雅,就是落俗,最后苏轼的 “唤鱼池”令众人叫绝。

就在苏轼得意之时,王方的女儿王弗也使丫鬟从家中送来了题名,也是 “唤鱼池”。这下大家不禁惊叹:“不谋而合,韵成双璧。”

于是,王方请人做媒,将王弗许配苏轼,当时苏轼18岁,王弗15岁。

好一个不谋而合。王弗是王方的女儿,苏轼是王方喜爱的学生,王弗平时肯定对苏轼也是有所耳闻的。有的故事中说,他和苏轼偶遇过。再加上取名一事的默契,两个人对彼此的好感又近了一步。

读书时的师友

受进士父亲的影响,王弗自小诵读诗书,“敏而谨,慧而谦”。婚后,苏轼在读书的时候,她守在旁边,终日不去。有时候苏轼有遗忘的地方,她在一旁进行提醒。

苏轼很好奇,试着问王弗其他书里的内容,她也都能答上来。这让饱读诗书的苏轼顿时刮目相看,想不到平时不声不响的妻子竟如此的有学问,不禁又惊又喜。

不难想象,在婚后的生活中,每到闲暇时,他们不免有学问上的探讨。渐渐地,两个人的相互了解也越来越多。

版权声明:
作者:倾城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46420.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