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论文–血液预警:改善输血实践的有效工具

中文标题:血液预警:改善输血实践的有效工具

  • 英文标题:Haemovigilance: an effective tool for improving transfusion practice: Haemovigilance
  • 发布平台:
  • 期刊:Vox Sanguinis
  • 影响因子
  • 发布日期:2011-01-01
  • 引用量(非实时):
  • DOI:10.1111/j.1423-0410.2010.01442.x
  • ISSN:00429007
  • 作者:R. R. P. de Vries, J.-C. Faber, P. F. W. Strengers, Members of the Board of the International Haemovigilance Network
  • 关键字: #Haemovigilance
  • 文章类型:journalArticle

品读时间:2023-03-07 18:47

知识点:

  • 绝大多数严重不良反应和事件发生在医院。
  • 大多数可预防的不良反应是由于文书错误
  • 有些不良反应如过敏反应往往是无法避免的,因此不得不被视为输血的固有风险
  • 血液预警系统的组织类型具有相对价值,不同的系统可能具有相同的结果
  • 国际合作已经非常有用

血液预警

  • 血液预警被定义为"从血液及其成分的采集到受血者的随访,覆盖整个输血链的一套监测程序,旨在收集和评估不稳定血液制品的治疗性使用所产生的意外或不良后果的信息,并防止其发生和复发"。
  • 血液预警关注献血者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的患者,包括生产线上的故障、献血者献血相关并发症、"险兆事件"、对不希望发生的事件进行回顾性登记,并采取具有预警作用的前瞻性行动。

为什么要提高输血的安全性?

  • 17世纪的第一次输血是尝试用动物的血液(无辜的羔羊是最受欢迎的)为人类输血以治疗各种疾病(知识点补充)
  • 20世纪80年代末,由于血源性感染的传播,人们对血液的安全性有了更高的认识。1991年,随着输血委员会监测系统的建立,法国开始了血液预警的先驱工作,并于1994年建立了全国性的血液预警网络

输血者不良反应

  • 输血者不良反应严重程度分级:
  • 根据发生情况的细分是急性( < 24 h后)和延迟性(输血后> 24 h)不良反应。
  • 根据其发病机制,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不良反应。
    • 非感染性急性反应:
      • 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 AHTR )、
      • 发热性非溶血性输血反应( FNHTR ),
      • 过敏反应:
        • 过敏反应、
        • 输血相关性急性肺损伤( TRALI )、
        • 输血相关性循环超负荷( TACO )、
        • 低血压反应
        • 高钾血症(暂时没有接触)
    • 非感染性迟发性输血反应:
      • 迟发性溶血性输血反应( DHTR )
      • 迟发性血清学输血反应( DSTR )
      • 输血后紫癜( PTP )
      • 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TAGVHD )
      • 含铁血黄素沉着症(暂时没有接触)
    • 感染性不良反应:
      • 血液成分的细菌污染,
      • 病毒(如乙肝、HIV等)
      • 寄生虫(如疟疾)

献血者并发症

  • 并发症:
    • 与进针相关的局部反应(血管损伤、神经损伤、其他)
    • 一般反应(血管迷走性即刻型和延迟型)
    • 10余种少见但重要的其他并发症(文中没有列出)
  • 并发症严重程度分级:

警戒系统:概念与模型

  • 报告哪些内容以及何时报告:
    • 报告不良反应患者和不良反应事件
    • 与仅报告严重不良反应相比,报告所有不良事件结果更有利于警惕和提高认识
    • 不仅要关注输血者不良事件,也要关注献血者不良事件
    • 所有或仅与制品相关的不良反应和不良事件
    • 立即上报和非立即上报
  • 如何组织系统:(一些不同的例子)
    • 地方性、区域性、全国性或国际性:
      地方性组织是区域、全国或者国际组织的基础。地方性组织是指将医院和血站联合起来形成一条链
    • 被动vs .主动
      一般情况下,血液预警系统处理的是被动血液预警。
      主动预警可以有开发商提供主动检测工具
    • 自愿与强制报告
    • 集中式vs .分散式
    • 血液预警系统的治理可以由主管机构、制造商、专业组织或公共卫生组织来组织

版权声明:
作者:玉兰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47000.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