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那些事儿(13)林黛玉和薛宝钗为何合用判词?
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在薄命司查看金陵十二钗正册,只见第一页上便画着两株枯木,木上悬着一围玉带;又有一堆雪,雪下一股金钗。也有四句言辞,道是: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停机德”指薛宝钗,她比较重视女德,道德形象比较好。“咏絮才”说的是林黛玉诗人气质,擅长诗词。
“停机德”出自《后汉书。列女传》,东汉时,乐羊子远出从师求学。一年后思家而归。他的妻子停下织机,割断经线,比喻说:织不能中断,学不能中辍。劝他继续求学,谋取功名。后世称贤德女子为停机德。
“咏絮才”典出《世说新语。言语》晋代女子谢道韫,聪明而有才辩。有一次,天降大雪,她的叔父问:“白雪纷纷何所似?”堂兄谢朗答:“撒盐空中差可拟。”谢道韫说:“未若柳絮因风起。”谢安大悦。后世因称擅长诗词的女子为咏絮才。
为什么金陵十二钗其余的女子都是每人一画一诗,而林黛玉和薛宝钗是共用一画一诗,合二为一呢?看到很多《红楼梦》的解读,没有看到满意的解答。读完全书,我明白了,林黛玉是感性的薛宝钗,薛宝钗是理性的林黛玉,感性和理性是人的一体两面,不可分割。
绛株草下凡人间,不是为了立德立言立功,不过是把一腔眼泪还尽给神瑛侍者,作者这样设置注定林妹妹是个感性的人。她无需为衣食生计担忧,不需考虑仕途经济,只要尽自己的心,体验生命的美好和短暂。甘露水浇灌生命是情根,眼泪水浇灌爱情是情缘。
每个恋爱中的女子,几乎都是林妹妹,有风花雪月的仙气,没有油盐酱醋烟火气。我在二十多岁谈恋爱时,也曾和男朋友一句不合,恼了,不肯坐上他的自行车,被他哄了成百上千的好妹妹才和解。也曾在下雪天的晚上九点,突然有了兴致,要求男朋友一起雪中散步,仿照梁山泊、祝英台十八里相送,走到城外十里牌再回头,雪中走了近三个小时,到宿舍已过零点,浑身上下湿透了,明天早上得了重感冒而起不了床。恋爱中人男女,不讲对错,只谈感情,讲的是心,看重的是精神共鸣。
黛玉看到落花缤纷,勾起伤春愁思,花落想到人亡,便随口念了葬花词。宝玉在山坡上听见黛玉之声,先不过是点头感叹,次后听到“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等句,不觉恸倒山坡之上,怀里兜的落花撒了一地。宝玉的恸哭是和黛玉在精神上的共鸣,两人有着共同的生命无常的感悟,有一样的美景不再的感叹,这是可贵的人生思考。
宝玉在黛玉的花落人亡中,进一步延伸到所有的生命,直至宇宙,这是一种形而上的思考,是脱离俗世的哲学思考,可以说整部红楼人物,只有他俩在恋爱中体会到了生命的空和情,由此产生出对抗礼教束缚的勇气。宝玉想:林黛玉的花颜月貌,将来亦到无可寻觅之时,宁不心碎肠断?既黛玉终归无可寻觅之时,推之于他人,如宝钗、香菱、袭人等,亦可以到无可寻觅之时矣。宝钗等终归无可寻觅之时,则自己又安在哉?且自身尚不知何在何往,则斯处、斯园、斯花、斯柳,又不知当属谁姓矣!因此一而二,二而三,反复推求了去,真不知此时此际欲为何等蠢物,杳无所知,逃大造,出尘网,始可解释这段悲伤。
薛宝钗是遵循社会主流价值的普罗大众代表,她出生就带来热毒,必须用冷香丸压制。也就是说她的天性中有感性的部分,但必须时刻用理性去压制,她住雪洞似的房子,不爱戴花,大红袄穿在里面,贾母给她过生日,问她爱吃什么?她只选贾母爱吃的菜点。处处显示端庄方正。她虽只比宝玉大两岁,却显示出超出年龄般的成熟。宝钗出场就是上京待选,就是准备走女子“仕途”,去光宗耀祖。她羡慕贾元春的风光荣耀,曾对宝玉说,“谁是你姐姐?那上头穿黄袍的才是你姐姐,你又认我这姐姐来了。”她劝解宝玉读书去考举人进士,常会些为官做宰的人,谈讲些仕途经济的学问,也好将来应酬世务。她就像我们中的每一个人,视当官发财是正途,诗词歌赋为闲情。
每个婚姻中的女人都是薛宝钗,会百面玲珑搞好人际关系,禅尽竭虑维护家族利益,会理性思考,权衡利弊得失而行事。她知道林黛玉和贾宝玉比较亲近,黛玉有小心眼,同时也知道有金玉良缘之说,处在如此尬尴境地,她能用理性化解矛盾,不仅没和黛玉闹反,还能和黛玉金兰契互剖金兰语,成为好朋友。薛宝钗理想中的夫婿,是能读圣贤书、求功名、觅封侯的男人,而不是只愿在女儿堆里厮混的宝玉。他和宝玉的三观不合,很难发生共鸣。但是她的生活圈子太小,礼教不允许她自选,只能服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嫁给宝玉。
每一个女子都是林黛玉和薛宝钗的合体,她们一方面需要灵魂伴侣,另一方面又需要世俗生活,这样的女子应该是《红楼梦》作者心目中理想的女子吧!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