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之道及其本末

《大学》古本之称,应该是王阳明叫出来的,乃相对于朱熹校定的《大学章句》而言,原收录于《小戴礼记》,经东汉郑玄校注流传下来。但一直没有受到儒者的重视,直到二程将它挖掘出来,再经朱夫子的阐释而弘扬光大,被列入四书,实际成为儒家的圣(经),于此,朱熹功不可没。王阳明推崇四书,但反对《大学章句》,他的教学都是依据《大学(古本)》。

从今天开始,我们来读《大学(古本)》。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文章开头便开宗明义,指出大学之道的纲领、表现和目标,这就是“止”。这个“止”是治学的根本,其他都是末,懂得了这个道理,离得道就不远了。

大学之道,在于彰显天理,体现在治国理政中就是要爱护百姓,只有不断修身,使自己达到至善的境界,才能真正做到爱民。懂得这个道理,才会有坚定的目标;有了坚定的目标,才会始终如一,永保初心;只有永保初心,才能不受任何干扰,不被成败荣辱所左右;只有不被成败荣辱所左右,才能周密地规划、落实实现理想、目标的路径和方法;有了完备的方法,治学才能有所得,做出自己最大的贡献。

凡事都有本末、终始,懂得了什么是本,什么是末,从哪里开始,结果是什么,可以说离得道也不远了。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此段语成上文,进一步用古代圣王的事例,说明什么是本,什么是末。

古代希望以天命一统天下的圣王,先要懂得如何治理国家,治理国家的基础在于懂得如何治家,治家的根本在于修身。修身的根本是正心,去除私欲;去除私欲的关键是诚意,慎独,时时心怀戒慎恐惧之心;慎独的本质是将所知运用于日常实践,实践中最重要的则是事事反思对照,改过从善。

然后推出一般的结论: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我读大学27》

版权声明:
作者:主机优惠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47607.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