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史话
关于楹联的起源,历来说法不一。
一般认为中国对联起源于古代的桃符。 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过年就有悬挂桃符的习俗。所谓桃符,即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茶”和“郁垒”的名字分别书写在两块桃木板上,悬挂于左右门,以驱鬼压邪。这种习俗持续了一千多年,到了五代,人们才开始把联语题于桃木板上。
中国第一副有历史记载的春联诞生在成都,是五代后蜀皇帝孟昶公元964年撰写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后蜀广正二十七年春节前夕,后蜀主孟昶因平日善习联语,故趁新年到来之际,忽然下了一道命令,要求群臣在“桃符板”上题写对句,以试才华。群臣们各自写好一幅,耐心等待审查。孟昶一一看过,均不满意。于是他就亲自提笔,在“桃符板”上写了“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是中国用文字记载下来的一幅最早的春联。梁章钜在《楹联丛话》自序里说:“楹联之兴,肇于五代之桃符。孟蜀‘余庆’‘长春’十字,其最古也。”
不过也有人提出,五代时期除夕题联已成习俗,最早的对联当属南朝梁代文学家刘孝绰和他妹妹刘令娴所作。谭嗣同的《石菊影庐笔记》有这段记载,说的是刘孝绰罢官不出,自题一联于门上:“闭门罢庆吊,高卧谢公卿。”其妹也作一联:“落花扫仍合,从兰摘复生。”虽然联句欠工,但语句皆为骈丽,又题于门上,可以说它们是我国最早载于史书中的对联,要比孟昶的那副对联早四五百年。
对联的成熟年代应为隋唐。这也是多数人予以认可的说法。梁朝初年,永明体(南朝齐武帝永明时期所形成的诗体,特点是强调声律,对近体诗的形成有重要影响 )产生以后,只是为对联的形成起到了一定的铺垫作用,而做为一种文学品类,并未形成体系。
南朝文学理论批评家刘勰在他的文学批评巨著《文心雕龙》中虽对“声律”“丽辞”做过精辟的见解,对诗、骚、赋、乐府、颂赞、祝盟、铭、碑、哀吊、杂文、谐隐、史传、诸子、诸说、诏策、檄移、封禅、章表、奏启、议对、书记等数十种文体作了详尽的阐述,却未提到对联。这说明对联虽有早于刘孝绰者,但当时并未形成文体,或者并未引起文学家们的关注。但是有不少学者认为,对联产生律诗 (五代、唐代)以后,这种说法争议较大,反对者认为,关于对句之间的平仄问题,在唐朝之前已经得以解决,律诗中的句数,用韵相粘的问题和对联并不相干。
到了隋唐时期,永明体日渐兴盛。一些文人墨客喜欢将一些精彩之笔凝注于对句上,一时形成“摘句欣赏评品”的时风。如李白的“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杜甫的“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白居易的“猿攀树立啼何苦,雁点湖飞渡也难。”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都是脍炙人口的名句。在诗人们的参与下,对联艺术得到了弘扬。除白居易外,唐代诗人大都有名联传世。
陈寅恪先生有一句话:“唐之世近于古,宋之世近于今。”楹联的脚步走到宋朝,在各个方面都与今天所见差别不大了。
宋代楹联处于楹联史的萌发阶段,但艺术色彩丰富,这与楹联的母体——律诗、骈赋的成熟有密切的关系。可以说,没有成熟的律诗与骈赋,就没有多姿多彩的楹联。宋人在楹联写作中往往汲取诗赋的养料,楹联也一步步跻身文学的队伍。
宋代的欧阳修、苏东坡、黄庭坚、米芾、朱熹、陆游等均参与了楹联创作,尤其是苏东坡和朱熹,前者有史料可考的作品有几十副,后者的作品,在梁章钜《楹联丛话·故事》中收录有13副之多。但宋元楹联“墨迹绝不见于藏弆之家”,它们中的大部分散落在宋元诗话、词话、笔记小说中,另一部分被刻在楹柱上,经过后来的楹联爱好者收集、记录得以保存下来。因此,宋元楹联流传下来的不多。
宋代以后,中国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北宋诗人王安石诗中“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就是当时过年盛况的真实写照。
元代楹联作家仅十来人,作品寥寥。现存宋元楹联数量少,篇幅短,但作为文学样式之一,它仍然发挥着“针孔”的作用。通过现存宋元代楹联,可以窥见宋元时人们的人生态度,以及社会风气、文学本体方面的发展对楹联的影响。
楹联的发展到了清代进入了极盛时期。清代楹联书法成为日常书写的重心是艺术社会化的结果,社交嘱赠、市场驱动在促就楹联书法日常书写社会化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由于明清时期统治阶级对骈体文及对联非常重视,还将其列入科举考试之中。因此得中的进士、举人,无人不通应对。由于皇帝垂青,身边大臣无不精研对工,以赢得主子的赏识。因一副对联而改变一个人命运者有之。为此,楹风日盛,文人墨客以题联巧对为幸事,访胜寻古之际,不免撰联题字,以壮雅兴。
南怀瑾先生将“清对联”与唐诗宋词元曲相提并论,更有学者认为,“清代的主流文体是楹联”。可以认为,孙髯翁的昆明大观楼长联和梁章钜的《楹联丛话》(1840 年)是清代楹联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楹联已经成为可以与诗词曲赋骈文媲美争妍的独立文体。从此,文人学士以楹联赠答,用对联作文字游戏,考验对方的智力,成为一时的风尚。
余德泉在《对联史话》一文中对清代对联的发展,总结了四个方面特征:一是越写越长。二是越写越巧。把许多手法都用上了,有些手法还很特别。三是使用越来越普遍。四是对联独有的整套格律——马蹄韵不仅形成,而且已经完善。
晚清时期,对联的写作手法又有了很大的创新,不过随着语言的变化和白话文、新体诗的出现,长联的平仄要求不像过去那么严格了。由于长联的出现,使得清代的对联在我国楹联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晚清时期,出现了谭嗣同、章太炎、康有为、梁启超、杨度、严复、王闿运、林则徐、张之洞、钟云舫等楹坛高手。
民国在大陆的历史只有短短38年,但民国的挽联创作却也给人留下比较深刻印象,很多重要人物去世后都会收到数量可观的挽联,例如孙中山去世后,全国各地在各种哀悼仪式上所送挽联据说达十万副以上。民国对联在1949年之后,留有一个尾巴,这就是台湾的对联文化,于右任、张大千、张佛千、成惕轩、伏嘉谟等人构成了这一支对联文化余脉的几座高峰。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