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xtTick原理深度解析
Vue 实现响应式并不是数据发⽣变化之后 DOM ⽴即变化,⽽是按⼀定的策略进⾏ DOM 的更新。$nextTick 是在下次 DOM 更新循环结束之后执⾏延迟回调,在修改数据之后使⽤ $nextTick,则可以在回调中获取更新后的 DOM,在下次 DOM 更新循环结束之后执行延迟回调。
简单的理解是:当数据更新了,在dom中渲染后,⾃动执⾏该函数
Vue在更新data之后并不会立即更新DOM上的数据,就是说如果我们修改了data中的数据,再马上获取DOM上的值,我们取得的是旧值,我们把获取DOM上值的操作放进$nextTick里,就可以得到更新后得数据。



正确的⽤法是:vue改变data中的数据后,使⽤vue.$nextTick()⽅法包裹js对象执行后续代码


什么时候使用$nextTick
1、Vue⽣命周期的created()钩⼦函数进⾏的DOM操作⼀定要放在Vue.nextTick()的回调函数中,原因是在created()钩⼦函数执⾏的时候,DOM 其实并未进⾏任何渲染,⽽此时进⾏DOM操作⽆异于徒劳,所以此处⼀定要将DOM操作的js代码放进Vue.nextTick()的回调函数中。2、当项⽬中改变data函数的数据,想基于新的dom做点什么,对新DOM⼀系列的js操作都需要放进Vue.nextTick()的回调函数中
$nextTick()执行原理
Vue 在更新 DOM 时是异步执行的。只要侦听到数据变化,Vue 将开启一个任务队列,并缓冲在同一时间循环中发生的所有数据变更。如果同一个 watcher 被多次触发,只会被推入到队列中一次。(这种在缓冲时去除重复数据对于避免不必要的计算和 DOM 操作是非常重要的)
然后,在下一个的事件循环“tick”中,Vue 刷新队列并执行任务队列 (已去重的) 工作。
Vue 在内部对异步队列尝试使用原生的 Promise.then(微任务)、MutationObserver 和 setImmediate,如果执行环境不支持,则会采用 setTimeout(fn, 0)(宏任务)代替。
二、JS 运行机制
JS 执行是单线程的,它是基于事件循环的。事件循环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所有同步任务都在主线程上执行,形成一个执行栈
主线程之外,还存在一个"任务队列"(task queue)。
只要异步任务有了运行结果,就在"任务队列"之中放置一个事件。
一旦"执行栈"中的所有同步任务执行完毕,系统就会读取"任务队列",看看里面有哪些事件。那些对应的异步任务,于是结束等待状态,进入执行栈,开始执行。主线程不断重复上面的第三步。

主线程的执行过程就是一个 tick,而所有的异步结果都是通过 “任务队列” 来调度。"任务队列"中存放的是一个个的任务(task)。规范中规定 task 分为两大类,宏任务和微任务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