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家分晋|读后感

不记得从哪里看到过一个观点,说心软之人要多读史,史书中可以见天地众生和自己。想我一俗人,天天得上班挣钱吃饭。平时那有太多机会去见什么天地众生,照见照见自己就不错了。但是,既然说读书是最低成本的见世界,于是年初脑袋一热,給买了本大众阅读版的《资治通鉴》回来,结果嘛,自然是在书架上吃了半年灰,直到上个周末才翻出来,读完了开篇之作《三家分晋》。这不为了凑日更,也就不太严肃正经的写点读后感。

《三家分晋》的故事,应该都是耳熟能详,毕竟小时候学历史都要学,但那时的课本上,总是比较粗浅的一笔带过。这本通俗版本,一开始就介绍说三家分晋,是中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事件,是春秋和战国的分解点,是中国奴隶社会瓦解,封建社会确立的标志事件,这很会抓眼球呀,至少我是一下子来了精神,而且附有原文,注释和译文以及插图,阅读难度降低不少。

叙事开端的总结说“三晋之列与诸侯,非三晋之坏礼,乃天子自坏也。”读到这,我总觉得司马大大是有些事后诸葛站着说话的味道,毕竟那时的周威王也好,晋公也罢,面对实力强悍的韩赵魏三家,估计也是没有太多的办法吧,不得已而为之,实力使然的事。他们自身实力不够,号召其他诸侯群起攻之,想想春秋无义战,估计也很玄乎。挡不住的滚滚洪流,周天子做了识时务的选择。当然,想到司马大大写通鉴的目的和受众,也就很好理解了。

故事中,关于智伯瑶,是当作一个重点人物来介绍的:“美鬓长达,射御足力,伎艺毕給,巧文辩慧,刚毅果敢。”有五贤,就这么牛逼的人,智果却发现他不仁,预言他会給家族带来大祸。果不其然,后来,此君主政,于宴饮时戏弄韩康子,羞辱国相。家臣智国好意提醒,说他得罪了人又不谨慎提防等等,却没听劝。最后联合韩魏围困晋阳时,又有人告诉他说韩魏必反(那个人名我不认识也打不出来),他非但没听劝,还转头告诉了韩康子和魏桓子,终致身死族灭。

故事读完,智伯瑶其他都很厉害,有五贤。说他不仁,然而一直有高明才智者在身边谏言献策,说明能得人,但就是建议意见,最后都没被重视,听不进去劝谏而导致失败。不是败于我方无能,而是敌人太狡猾。

司马大大的观点:“智伯之亡也,才胜德也。”更引出了大段的圣人,愚人,君子,小人的人才论。并分享了豫让士为知己者死的故事,以及赵韩魏后续继承人的情况,最后是韩赵分别借师于魏去揍对方,魏为了两家和平,于是都没同意借兵,维护团结反而成了三家之首。

读罢全文,感叹于司马大大的文笔之秀,比如:云梦之竹,天下之劲也,然而不矫揉,不羽括,则不能以入坚等等。而且,司马大大的春秋笔法也很厉害,明显感觉到司马大大的偏向和立场。联想到他可是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一直和王安石是死对头,搞得耿直可爱的苏夫子左右为难。而且有宋一代,一直与士大夫共天下,不知道与此有没有关系。

想起之前看过的一个视频,街头随机采访一些美女问:挑男朋友,是选颜值高的还是选活好的?放出来的视频中几乎所有美女都选择了活好的。这让人惊呼不已,现在的女生都这么开放了吗?其实想一想,那些女生就算不是托,也是极少数胆大的吧,大部分女生的采访估计都没放出来而已,这就是春秋笔法的现用,孔夫子真万世之师也。

说回历史话题,小时候就听老师说,历史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也是一扇虚掩的门,至于门内有什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历史也有很多的遗憾,历史书太薄,装不下一个人的波澜壮阔。你随手翻过的一页,用笔画过的一句话。很可能,就是他们的一生,而烘托他们的,是书中没半点痕迹的芸芸众生。

版权声明:
作者:Zad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50641.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