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常谈》|跟大师学国学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经典常谈》写于1942年,作者朱自清,是一本专为中学生“量身定制”的启蒙读物,80年来广为流传。该书见解精辟,文笔优美,通俗流畅,也是通往经典国学的指南,即国学入门书。

混混沌沌已过半生的我,竟然现在才知道进而才拜读到这部大作,实在有些羞愧。读这本书的起因还是因为这部书被选入了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材,替换了原有的《傅雷家书》,即实际的情形是,作为教师的自己,是不得不要读懂这部作品,仅此而已。当然,更多的是感受到一种幸福,竟然有机会可以如此荣幸地跟着大师学国学。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为了解决好传道,授业,解惑三个方面的问题,针对本名著,对我而言,关键要解决“惑”的问题。惑,是指困顿,迷惑,当人面临未知事物之时,运用自身的知识、技能为学生解开困顿、迷惑。传道,授业,解惑三者缺一不可,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良好的学生。

为了帮学生解惑,首先得自己把“惑”处理好了再论。常言道: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当下的教学生态,仅有一桶水还是不足的,有人说教师得是自来水,或者说是一片海……

我姑且先往“一桶水”的目标靠一靠吧。

拿起一本带着淡淡油墨香的新书,我往往习惯把目录翻阅浏览一遍,然后从“序”文开始欣然进入阅读状态。

“序”开宗明义地表明了写此文的目的与意义所在:让人对经典见识一番。对一个有相当教育的国民,至少对于本国的经典,有接触的义务。

作者在“序”中也讲明了编撰此书的原因:新式教育实施后,渐渐废止了古代崇尚的读经现象。可是初中与高中课程标准都提倡经典训练,教材也选录了不少经典,且扩大了范围。

另一个原因是:我国经典缺乏整理。一般人望而生畏,敬而远之。之前曾经流行的给经典作“注”的书如今不合时宜。

阅读完序言部分,阅读正文,从《说文解字》篇章开启细品慢读的阅读模式,正式深入文章内容的阅读。

我为了把《说文解字》整个章节读得更透彻一些,除了细读本章节内容外,我还参看了《仓颉造字的神话故事》、《淮南子·本经训》、《荀子·解蔽篇》等作品中的内容。算是为了读懂本篇章打了个底子,我读得很缓慢,收获也颇丰。

下面我以第一篇《说文解字》为依托,谈谈我的粗浅的阅读感受与收获,与诸君分享:

一、排列有序,条理清晰。

01  全书内容的排列:

《经典常谈》全书一共分为十三篇,前面九篇分别论述了《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四书》、《战国策》、《史记》、《汉书》,后面的四篇分别从类别展开,诸子百家、辞赋、诗和文。

书中各篇的排列,按照传统的经、史、子、集的顺序;并照传统的意见,将“小学”书放在最前头,就是指文字学。各篇的讨论,尽量采择近人新说。这是整本书内容的安排,条理非常清晰。

02  第一篇《说文解字》内容的排列:

本章节里,作者对内容的安排是很考究的,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安排内容,先介绍造字,到字书,再到造字和用字的条例,最后介绍了书体的演变。

作者先介绍了仓颉造字的传说,但否定了仓颉一人造字的传说,应该是多人一起努力的结果。《荀子·解蔽篇》提到仓颉并非造字的人,而是整理文字的专家。根据仓颉音近“商契”,“契”是刀刻的意思,传说商契是造字的圣人,文中又否认商契与造字的渊源,但却肯定了暗示着文字起源于夏商之间。造字圣人的传说是为了统一文字的所做的预备工作,需要抬出一个圣人来造势。也说明文字统一的重要性。

仓颉造字说大概凝定于汉初,至于仓颉是哪一代人,无从考证。即便有仓颉造字说,汉初也还没定出他是哪一代的人。显然是后人添枝加叶了。等同于否认仓颉的存在吗?笔者此处存疑……

秦以前是文字发生与演化的时代,秦始皇统一了天下,也统一了文字。读到这儿,令我联想到之前读到的余秋雨先生的文章《借我一生》,文中写到他到埃及去考察,感叹埃及的许多古老的文字无法辨认,也无法理解,成了永久的迷,后人解读不了古人的许多信息,成了一桩桩迷案。而我们中国因为统一了文字,几千年前的文字,甚至甲骨文我们后来人都很快破译出来了,这就是统一文字的好处。

仓颉造字之后,就有了后续的“识字”,这是人类文明的进步。

贵族子弟八岁入学,所学的大概是官书。秦始皇统一文字后,小篆成了国书,识字就简易多了。到了汉代,考取功名做个官儿,只凭识字的程度就可以做官。原来古代考取功名可以凭借识字的程度,而如今考公务员也还是凭借一定的考试方式,看来,从古至今对公务员考核都得把知识层面的东西摆上桌面来论。

既然要识字,就得要有识字的读本,就是字书,作者便开始介绍字书。最早的字书是《史籀篇》。“史籀”是书记必读的意思,书记是古代书记秘书之类的官儿,摆明了,想考取官员做公务员,就得读《史籀篇》。这书名多么直白,多么急功近利。和当下的《考研攻略》也差不多的意思吧!

秦始皇为了统一文字,喊李斯作了《仓颉篇》、赵高作了《爰历篇》、胡母敬作了《博学篇》,用当时通用的字体小篆,这是当时官定的字书。

到了汉初,教书先生将三篇合而为一,单称为《仓颉篇》,秦代的就不再传了,现在残存着一部分。西汉时期史游的字书《急就篇》,所收约三千三百字,是通俗的字书。

到了东汉,许慎作了一部《说文解字》。这是一部划时代的字书。有九千字,经典和别的字书里的书,他都搜罗在内了。

忆起我念大学时,讲授古汉语的教授开设了“说文解字”选修课,那时学起来兴致特别浓,课堂气氛也出奇的好,觉得每个字都有生命一般,每个字背后似乎都有一个不为人知的精彩故事,但并不知晓其中的更为深奥的理论与意义。

直到今天,读了朱自清先生写的《经典常谈》,才更确切地知晓了《说文解字》在字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搜集在书中的字属于“古文”,也才知道它属于字书“小学”的范畴。

作者朱自清先生给了《说文解字》极高的评价:“《说文解字》是文字学的古典,又是一切古典的工具或门径。”研究古典、古史、古文化,还得从文字学入手。

所以,作者把《说文解字》安排在第一篇,是颇有用意的。读者慢慢会领悟到作者的良苦用心。

甲骨文、金文、钟鼎文,以及《说文解字》中的字,还有籀文,现在统统算作古文字。

甲骨文是商人用龟甲、兽骨占卜,并将占卜的内容用当时书体刻在甲骨上,这种文字距今有三千多年的历史。甲骨文和公文一样,有一定的格式,内容大概是祭事、田猎、风雨、战争、疾病之类。

再介绍造字的条例。象形、指事、会意、形声,都是造字的条例。形声最便,用处最大,所以我们形声字最多。

最后介绍了书体的演变。秦以后是书体的演变,演变的主要原因是应用,演变的方向是简易。演变的顺序是: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草书(章草),楷书行书。

可以说,不论是全篇内容,还是章节内部各个内容的布局,作者都做了精心的安排,还做到了详略得当,重点介绍了许慎的《说文解字》,以应和第一章《说文解字》的标题。

二、不加创见,保持原貌。

作者在序文中明确表明态度:这中间并无编撰者自己的创见,编撰者的工作只是编撰罢了。

窃以为这句话的份量很重很重,意思作者只是编撰而已,没有在书中添加自己的创见。没有过多的解读经典,而是保持了经典原有的模样,这就很令人敬佩了,一个博学多识的大师级别的编撰者,忠实地做好编撰工作,呈现经典原有的样子,而不对经典进行品头论足,不对经典进行添枝加叶,已是难能可贵了。

因为每个人的解读并不相同,经典的作品尤其如此,作者想让读者自己揣摩,自己品味,从而通过此书爱上经典阅读,可谓用心良苦,对中学生而言更是大有毗益的。

本书意在引导人们对经书的兴趣。这本书的定位是一本通往经典的入门之作,既然如此,朱先生希望读者亲自推开经典的大门,探寻经典的奥秘,懂得取舍,从博大精深中慢慢感悟中华文化,滋养身心,陶冶性情。

作者在序文中写道:如果读者能把它当作一只船,航到经典的海里去,编撰者将自己庆幸,在经典训练上,尽了他做尖兵的一分儿。可是如果读者念了这部书,便以为已经受到了经典训练,不再想去见识经典,那就是以筌为鱼,未免辜负编撰者的本心了。

说得多好,希望读者把本书当作一只能远航到经典里去的船,以此书为船桨,遨游到经典阅读的海洋中去,从此能喜欢上国学经典,作者便是欣慰的,并认为自己在经典训练中尽了一份做尖兵的责任。

从中可以看出朱自清先生对经典训练的重视,想力所能及地为经典训练尽一份责任,诚心可鉴。

但他又特别强调,不要以为读了本书,就片面地以为自己接触了经典训练,不再想去见识经典了,那就大错特错了,辜负了编撰者之良苦用心。

在序中还特别申明,此书并非“国学概论”一样的书,读完不要自我满足。

除了上述特点外,作品所用语言通俗易懂,雅丽简洁,客观平实,唯有如此,作品才能被大众所接受、所传播,才能经久不衰,才能取到通往经典之门的作用。

跟着大师学国学,原汁原味,有滋有味,且并不难!

版权声明:
作者:congcong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51068.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