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理解的教育设计》||第七章 像评估员一样思考

文/梁树丽

以评促教

最初读这本书的时候总感觉特别困难,书中的字都认识但是字组合到一起未必我们都能理解句子要表达的意思,就如我们班上很多孩子学英语也是这样,背了很多单词,但依然做不对题考不出好的分数,所以很多时候我们以为学生会了,但真实的情况是他们只是会了我们所讲的这一道题,而换一种方式再去做题,他们又不会了。

不会,意味着没有真正理解,理解意味着对知识的灵活应用。

我们必须去认真思考我们教学中的问题,而且要像评估员一样思考

01.评估员是怎样思考的?

站在评估员的角度进行思考需要回答几个基础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我们需要什么类型的证据证明学生达到了教学目标和理解?

第二个问题:在学生的反应、作品或行为中,哪些具体特征可以用来判断他们达到了哪些预期效果?

第三个问题:我们所计划的证据能使我们推断出学生的知识、技能和评估吗?

我们传统的评估有问答题,随堂测验与考试,测试,问答题,习题集等等,我们用这些来评估学生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这些知识和技能对学生们的最终表现有帮助。

02.如何进行有效评估?

但是当我们站在评估员角度进行思考时,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有效评估,这是我们进行设计的导向。

1.真实表现——必要而非虚饰

什么是真实的任务?真实的任务是具有与真实世界相联系的情境,在这个情境中,要求学生有自主判断和创造性,学生可以探索主题,有有效地利用全部知识和技能来协作完成复杂的、多阶段任务的能力,而且允许学生有适当的机会来复述、练习、查阅资料并得到反馈,从而改善学生的表现和作品。

2.围绕问题而不是围绕练习来进行设计。

练习是脱离情境的直接执行过程,而问题是表现的内在需求,需要考虑情境中的测试者所面临的诸多选择与挑战。

我们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通常会给学生一些练习题来进行教学反馈,最常见的是选择题,选词填空等等,这些练习题的目标是追求正确答案。

但是围绕问题进行设计不同,问题具有真实性和复杂性,而我们在进行问题设计的时候通常会从三个层面进行评估:学习理解,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这是我们的设计导向。

利用问题进行设计的目标是为了寻求合适的解决方案,它不仅仅是为了寻求答案,而是从答案转向方法和解决方案的合理性。

我们必须知道练习是必要的,但在发展学生能力时仅仅练习是不够的,我们需要用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03.那么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如何做设计呢?

表现性任务呈现给学生一个问题,学生作为一个确定的对象做出相应的表现,书中给出我们一个GRASPS架构表现性任务,它可以作为我们评估设计活动的标准。

G&R指的是目标和角色,也就是我们教师教学的任务目标;A指的是我们要面对的学生群体;S指的是情境,就是我们常说的学情和现实条件;P指的是教学目标;S指的是我们要达成的评价标准。

我们提倡教学评一体化设计,这个评价该如何设计,这是我们应该去思考的问题。我们通常会在课堂上观察学生的表现来作为我们评估的参考,但这些又会让评估出现偏差。

04.如何建立对理解的评估?

对理解进行评估的基本要求是我们能够根据学习者的答案或解决方案了解他们的思维过程。

比如这道题I am makeing a cake.

如果学生在做这道题的时候,没有把make去e加ing,我们就要去思考学生为什么这么做,他们是缺少语法意识还是不细心等等,我们的这些反思都能够帮助我们更全面地洞察他们的理解程度。

理解六侧面是测量理解的有效办法。我们使用理解六侧面来建立对理解的评估是一个有益的开端。

以语法现在进行时为例,我们根据理解六侧面构建表现性任务。

侧面1:解释

学生使用自己的语言阐述现在进行时,并从例句中总结和归纳用法。

侧面2:阐明

要求学生能读懂含有现在进行时的语篇,并理解这个时态和一般现在时的不同以及这个时态要表达的意义。

侧面3:应用

在真实的情境中运用现在进行时进行表达,比如描述当下学生正在做的事情,或者用现在进行时进行看图说话表达。

侧面4:洞察

把现在进行时和一般现在时或过去进行时进行对比,让学生通过分析找出时态间的区别,并思考它们之间的不同。

侧面5:神入

神入的目的不是让学生接受别人的方式,而是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世界上思维和情感的多样性。比如我们可以让学生仿写语篇,通过自己的仿写和原篇进行对比来体会作者的情感。

侧面6:自知

要求学生对自己的所学进行自我评估,比如我学到了什么?我认为自己做得怎么样?我是否完全理解了这个时态的用法并能做到正确运用?等等。

在阅读第七章的时候,我也查阅了一些资料,虽然第一遍的阅读并不能让我真正理解,但是我知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只有反复读,持续思考,我们才能真正理解这本书。

感恩阅读!

版权声明:
作者:siwei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51223.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