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意练习:如何从新手到大师》读书笔记

““正确的练习”需要好导师、有目标、有反馈……

学习科学大量研究表明,成人的最佳学习方式并非独自练习,而是在情境中学习。有效学习是进入相关情境,找到自己的“学习共同体”,学习者最开始时围绕重要成员转,做一些外围的工作,随着技能增长,进入学习共同体圈子的核心,逐步做更重要的工作,最终成为专家。

大脑采用以各种方法“重新布线”的方式,对适当的触发因子做出响应。神经元之间构成了新的连接,同时,现有的连接要么得到强化,要么被弱化,在大脑的某些部分之中,甚至还可能生长新的神经元。

也就是说,通过专注的训练促使大脑改变(有时候根据人们的能力不同,还可以促使身体上的改变),那些改变使得他们能够做到在正常情况下可能做不到的事情。

不论基因遗传可能在“天才”取得的成就中发挥着什么作用,他们和我们一样,大脑和身体都具有适应能力,只是比我们更多地利用了那一能力而已。

学习不再是挖掘某人潜力的方式,而是发展这种潜力的方式。我们可以创造自己的潜力。

第1章 有目的的练习

一旦某个人的表现达到了“可接受”的水平,并且可以做到自动化,那么,再多“练习”几年,也不会有什么进步。

所谓“天真的练习”,基本上只是反复地做某件事情,并指望只靠那种反复,就能提高表现和水平。

有目的的练习的四个特点

有目的的练习具有定义明确的特定目标

定义明确的具体目标,可以有效地用于引导你的练习。

有目的的练习是专注的

要想取得进步,必须完全把注意力集中在你的任务上。

有目的的练习包含反馈

有目的的练习需要走出舒适区

为什么自己的棋艺无法精进了。如今我们都明白了其中的原因,那便是:他从来没有逼一逼自己,从来没有走出过舒适区,也从来没有进行数小时的刻意练习,而那种练习正是提高棋艺所需要的。他就如同一名在30年的时间里一直以同样的方式弹同样一些曲子的钢琴家。这种做法,是使自己停滞不前的“诀窍”,而不是使自己技艺精进的秘诀。

遇到瓶颈怎么办

史蒂夫在我们的整个记忆研究中一种常规的模式:首先取得进步,然后到了一个瓶颈,被困住了,寻找不同的方法来克服障碍,最后找到了这种方法,然后又稳定地提高,直到下一个障碍出现。

因此,我们在这里简单地总结有目的的练习:走出你的舒适区,但要以专注的方式制订明确的目标,为达到那些目标制订一个计划,并且想出监测你的进步的方法。哦,还要想办法保持你的动机。

有目的的练习还不够

第2章 大脑的适应能力

大脑的结构与运行都会为了应对各种不同的心理训练而改变,很大程度上像你的肌肉和心血管系统响应体育锻炼那样。

大脑就像肌肉,越练越大

我们每个人都明白,在你学习一些新知识时,大脑的某些部位一定会有一些调整,科学家们认为,这些调整只不过是强化了某些神经连接,弱化了另一些神经连接,因为大脑的整个结构及其各种各样的神经网络仍然是固定的。上述这种观点,与下面这种观点密切相关:个人在能力上的差别,主要由大脑“布线”的不同而导致,它是由遗传基因决定的,而学习,只不过是发挥某人遗传潜能的一种方式而已。

如果你足够多地练习做某件事情,你的大脑会改变某些神经元的用途,以帮助完成那件任务。

大脑的结构和功能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它们会根据你对它们的运用而改变。因此,通过清醒的、刻意的练习,以我们期望的方式来塑造大脑,包括你的大脑、我的大脑以及任何人的大脑,都是可能的。

一个人遇到的挑战越大,在一定程度上,大脑中的变化也越大。一方面,最近的研究表明,人在学习一项新的技能时,如果能够触发大脑结构的变化,那么,这种学习比起只是继续练习已学会的某项技能时的学习要高效得多。另一方面,在过长的时间内过分地逼迫自己,可能导致倦怠和学习低效。大脑和身体一样,对于处在舒适区之外却离得并不太远的“甜蜜点”上的挑战,改变最为迅速。

音乐家训练的时间越长,小脑也越大。与非音乐家的研究对象相比,音乐家在皮层的各种不同部位中拥有更多的脑灰质(一种包含神经元的大脑组织),包括躯体感觉区(触觉和其他感觉)、顶上区(来自双手的感觉)以及前运动皮层(计划移动和引导在空间中的运动)。

从事数学研究工作时间越长的数学家,其右侧的顶下小叶中脑灰质越多,这可能意味着,顶下小叶这个部位更大,是他进行大量数学思考的结果,而不是天生就如此。

孩子越早开始练钢琴,长大后脑白质也就越多。因此,尽管你也可以在成年以后再开始学弹钢琴,但与儿童时期开始学相比,大脑中不会产生更多的脑白质。目前,并没有人知道这在现实中有怎样的含义,但一般来讲,脑白质增多,可以加快神经信号的传送,因此,在儿童时代练习弹钢琴,似乎能使练习者具有一定神经学上的优势,这是成年以后练钢琴无法比拟的。

由训练引起的认知和生理变化需要继续保持。如果停止训练,它们便开始消失。

潜能可以被构筑

对于刻意练习,我们的目标不仅仅是发掘自己的潜能,而且要构筑它,以便从前不可能做到的事情变得可能做到。

第3章 心理表征

简单地讲,一方面,心理表征使大师着眼于全局来观察,看到“一片森林”,这是新手无法做到的;另一方面,心理表征还使大师可以在必要时把注意力集中在具体的招法上,观察“一棵树”。

心理表征是一种与我们大脑正在思考的某个物体、某个观点、某些信息或者其他任何事物相对应的心理结构,或具体或抽象。一个简单的例子是视觉形象。例如,一提到蒙娜丽莎,很多人马上便会在脑海中“看到”那幅著名油画的形象;那个形象就是蒙娜丽莎在他们脑海中的心理表征。

刻意练习包括创建心理表征

将杰出人物和我们其他人区分开来的主要因素是:他们经过年复一年的练习,已经改变了大脑中的神经回路,以创建高度专业化的心理表征,这些心理表征反过来使得令人难以置信的记忆、规律的识别、问题的解决等成为可能,也使得他们能够培养和发展各种高级的能力,以便在特定的专业领域中表现卓越。

对我们刚刚描述的杰出人物来说,心理表征的一个重要好处在于,可以帮助我们处理信息:理解和解读它,把它保存在记忆之中,组织它、分析它,并用它来决策。对所有的杰出人物来讲,都是这个道理,而且,无论我们自己是不是知道,我们大多数人都是某件事情的专家。

原因简明而直接:如果你不太了解那项运动,那么,你读到的所有细节,基本上都是一系列毫不相干的事实,你要记住它们,并不会比记住一个随机的单词列表容易。但如果你对这项运动有所了解,你已经建立了一个用来解释它、组织信息,将它与你已消化的其他所有相关信息综合起来的心理结构。新的信息变成了不间断的故事中的一部分,因此更加迅速而更加容易地转移到你的长时记忆之中,使你能记住文章中的大量信息;与你并不熟悉这项运动时相比,你熟悉这项运动时,能记住的文章中的信息更多。

心理表征有助于组织信息

精心创建的心理表征的一个主要优势是:你可以立即吸收和考虑更多的信息。

众所周知,举重物有时候可能导致颈总动脉撕裂,而那种撕裂伤通常会与头痛或颈痛的症状相关。

心理表征有助于制订计划

杰出人物运用心理表征来提高技能水平,监测并评估自己的技能水平,在必要时调整心理表征,使之更加有效。

心理表征有助于高效学习

在任何一个行业或领域,不只是音乐表演领域,技能与心理表征之间的关系是一个良性循环:你的技能越娴熟,创建的心理表征就越好;而心理表征越好,就越能有效地练习,以磨炼技能。

在这些领域,还有一种良性循环在起主导作用,那便是:磨砺了技能,可以改善心理表征;而改变心理表征,也有助于磨砺技能。在这方面,有点类似于鸡和蛋的关系。以花样滑冰为例:如果你不去做两周半跳这个动作,便很难就这个动作给你带来什么感觉而创建清晰的心理表征;同样,如果你没有创建清晰的心理表征,便难以做好这个动作。这听起来有点儿自相矛盾,实则不然。你一步一步地尝试着做这个动作,在此过程中,也就积累了心理表征。

第4章 黄金标准

对提高演奏水平重要的大多数因素,恰好也是需要付出艰辛劳动,而且并非那么有趣的因素。

最杰出的人是那些在各种有目的的练习中花了最多时间的人。

刻意练习与其他类型的有目的的练习在两个重要的方面上存在着差别。首先,它需要一个已经得到合理发展的行业或领域,其次,需要一位能够布置练习作业的导师。

刻意练习包含反馈,以及为应对那些反馈而进行调整的努力。在练习过程的早期,大量的反馈来自导师或教练,他们将监测学生的进步、指出存在的问题,并且提供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必须学会自己监测自己、自己发现错误,并做出相应调整。这种自我监测,需要高效的心理表征。

如果在你所处的行业或领域之中,刻意练习可以实行,那么,你应当采用刻意练习。如果不是,那就要尽最大的可能应用刻意练习的原则。

例如,优秀的数学老师不只是关心学生对某道题目的解答,还会观察那个学生是怎样知道这种解答方法的,以此来了解学生正在运用什么样的心理表征。如果有必要,他将围绕如何更有效地思考和解答那道题而提出建议。

不论什么时候,只要有可能,最佳的方法几乎总是找一位优秀的教练或导师。

第5章 在工作中运用刻意练习原则

在任何一个人们选择着重发展的行业或领域之中,人人都可以通过正确的训练来帮助自己大幅度地提高。我们可以塑造自己的潜力。

刻意练习的心态提供了截然不同的观察视角:任何人都可以进步,但需要正确的方法。如果你没有进步,并不是因为你缺少天赋,而是因为你没有用正确的方法练习。一旦你理解了这一点,进步就只取决于你想出什么是“正确的方式”了。

边干边学

比如讲有趣的故事,即兴讲解,减少对幻灯片的依赖等,然后设法在演示期间提高那种能力。在演示者演讲或讲故事的同时,其他观众做笔记,之后再提供反馈。

为应对下一步的销售业务中最具挑战性的方面,这家公司把会议当成一次角色扮演,区域销售经理向一位同事做演示,后者假装是那些账目上的主要买家。演示结束后,会议室里其他的经理为作演示的区域销售经理提供反馈,告诉他这次演示做得怎么样、还需要在哪些方面改变或者改进。第二天,区域销售经理再做一次演示,又获得一些反馈。这两个回合的练习都用视频记录下来,以便经理们观看并评价区域销售经理的表现。等到区域销售经理给客户作演示时,他的技能得到了磨炼和提高。

“边干边学”方法的一个好处是,它使人们熟悉练习的习惯,并思考如何练习。

第6章 在生活中运用刻意练习原则

刻意练习针对每一个有梦想的人。

首先,找位好导师

因此我建议他,可以参加教练的个人训练课,找一位能够专为提高他的水平而提建议的教练。鉴于这种私人教练的花费太高,人们通常是尽量参加团体课,甚至只在视频网站上找视频看,抑或求助于书籍,但这些方法一般只在某种程度上管用。不过,不论在大班或视频网站上观看了多少遍的示范,你依然会注意不到或者理解错某些细微的差别,有时甚至还忽略了并不细微的事情,而且,即使你发现自己的缺陷,也无法想出最好的办法来弥补。

和找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来观察你并向你提供反馈相比,单凭自己的力量来练习,不但艰难得多,而且效果差得多。在学习过程的早期尤其艰难,这个时候,你的心理表征依然是初步的、不准确的;一旦你为可靠的心理表征奠定了坚实基础,那么,你将在此基础上创建起你自己新的、更有效的表征。

要记住:导师可以做的最重要的事情是帮你创建心理表征,以便你能监测和纠正你自己的表现。

丹尼斯后来的经验阐明了关于指导的最后一条经验:当你自己改变了时,可能需要更换导师。

专注和投入至关重要

最后总结认为,在游泳项目上保持卓越,关键在于密切注意在泳池里的每一个细节,“每次都要把动作做正确,一次又一次不断地累积,直到每一个细节都能做到卓越,而且到成为你根深蒂固的习惯为止。”

更短的练习,更好的注意力

同样适合刚刚开始进行刻意练习的任何人:专注和投入至关重要,因此,制订明确的目标,把练习课程的时间缩得更短,是更加迅速地提升新的技能水平的最佳方式。

为了提高,我们必须自己创造机会。富兰克林用他的练习创造了提高写作水平的机会,每一个练习都侧重于写作的一个特定方面,优秀的导师或者教练很大程度上也是帮助你开发那种练习,他们专用于帮你提高你在那一时刻着重想要提高的特定技能。但没有导师,你必须自己想出自己的练习。

请注意,这些学生并不只是一遍遍地做同一件事情:他们每次都关注了自己什么地方错了,并且进行纠正。这是一种有目的的练习。毫无目的地一遍一遍地做同一件事情,并不是好办法;反复做一件事情,目的是找出你在哪些方面存在不足,并且聚焦于在那些方面取得进步,试着采用不同的方法来提高,直到你最终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用“三个F”创建有效的心理表征

为了在没有导师的时候有效地练习某种技能,牢牢记住以下三个F,将是有帮助的。这三个F,其实是以字母F开头三个单词,即:专注(focus)、反馈(feedback)以及纠正(fix it)。将技能分解成一些组成部分,以便反复地练习,并且有效地分析、确定你的不足之处,然后想出各种办法来解决它们。

兰克林用于提高写作能力的方式十分类似,也就是说,通过研究大师的作品,努力从记忆中复制它,然后将复制品与原始作品进行对比,以发现其中的差别,并予以纠正。

尽管“心理表征”中的第一个词是“心理”,但纯粹的心理学分析几乎是不够的。我们只有努力去复制杰出人物的成就,失败了就停下来思考为什么会失败,然后再去复制,一旦失败了,再次停下来思考原因,如此一而再再而三地尝试,才能创建有效的心理表征。成功的心理表征与人们的行为而不是思想紧密相连,这是一种拓展的实践,着眼于复制原始的作品,这种复制行为可以创建我们寻求的心理表征。

以新的方式挑战自己

我们从史蒂夫的经历中学到的经验,对每个遇到停滞阶段的人来说都是真实的:要越过这种停滞阶段,最好的办法是以新的方式挑战你的大脑或身体。例如,健美运动员会改变他们训练的类型,增加或减少他们举重的力量或反复练习的次数,并且每周变换一下训练日程。实际上,他们大多数人会主动地变换训练模式,使自己不至于一开始就陷入停滞。各种类型的交叉训练,也是基于这一相同的原则——在不同类型的训练之间切换,以便可以持续不断地以不同方式挑战自己。

想办法稍微逼自己一下,但不要逼得太狠,这通常会帮助你搞清楚自己的“停滞点”在什么地方。

于是,当其他跨越停滞阶段的方法都不奏效时,你应该试一试这种方法。首先,搞清楚到底是什么让你停滞不前。你犯了些什么错?什么时候犯的?逼着自己走出舒适区,看一看是什么拦住了你前进的路。其次,设计一种练习方法,专门来改进那个特定的弱点。一旦你已经弄懂了问题是什么,你也许能够自己纠正,或者,可能得向一位经验丰富的教练或导师寻求建议。不论是哪种方法,在练习的时候要重点关注发生了什么;如果依然没有进步,那就需要再试试其他方法。

对于那些长期保持有目的训练或刻意练习的人们,有一件事情与之相似。他们通常培养了各种习惯,帮助自己继续前行。我觉得,所有希望提高在某一行业或领域中的技能水平的人,应当每天花1个小时或更多的时间,专心练习那些需要全神贯注投入才能做好的事情。这是一条经验法则。

你要保持动机,要么强化继续前行的理由,要么弱化停下脚步的理由。

增强继续前行的倾向

当然,动机一定是一种强烈的渴望,渴望做你更擅长的事情,不论那些事情是什么。如果你没有这种渴望,为什么要练习呢?但这种渴望,可能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

一旦你已经练习了一段时间,并且可以看到结果了,这种技能本身就可以成为你动机的一部分。

刻意练习中另一个重要的动机因素是相信自己可以成功。

你不再相信自己可以实现某个目标时,千万不要半途而废。和你自己达成一个协议,你将尽自己的努力回归到之前的状态或者跨越停滞阶段,然后你再放弃。到那个时候,也许你不会放弃了。

不过,在这里,也许最为重要的因素是社会环境本身。刻意练习是一种孤独的追求,但如果你有一群和你处在同样地位的朋友(例如,你所在的管弦乐队、棒球队、国际象棋俱乐部中的成员等),就拥有了一个内部支持体系。这些人理解你投入到练习中的努力,可以和你分享练习的秘诀,欣赏你取得的成绩,并且对你遇到的困难表示同情。他们信任你,你也可以信任他们。

我的评论:就是把自己融入到一个群体,一个组织或者说一个志同道合的环境当中,然后一大家起成长,共同进步,相互探讨,这样才有一种力量的支撑。所以说抱团取暖是一个很管用的方式。

这种方法几乎可以在所有的领域或行业中使用:将对同一件事情感兴趣的所有人聚集起来,或者吸引他们加入一个现有的团体,并且将团体的同志情谊和共同的目标作为达到你自己目标的额外动机。

最好的建议是精心设置目标,以便你能持续不断地看到进步的实质性信号,尽管并不会总是出现重大的进步。将漫长的旅程分解成一系列可控的目标,并且每次只关注它们中的一个,甚至可以在每次达到一个目标时,给自己小小的奖励。例如,钢琴教师知道,最好是为年幼的钢琴学生将长期目标分解成一系列的等级。这样一来,学生每达到一个新等级,便会产生一种成就感,既有助于增强他的动机,又使他在练习中看似没有进展的时候,不太可能灰心丧气。怎样来设计那些等级,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导师将那些看起来无穷无尽的练习材料分解成一系列清晰的步骤,使得学生的进步看起来更具体、更鼓舞人心。

第7章 成为杰出人物的路线图

第一阶段:产生兴趣

布鲁姆发现,和运动员、音乐家、艺术家的童年时代相比,数学家和神经学家的童年时代稍稍有些不同。在后者的例子中,父母不会给孩子介绍某个特定的科目,而是让孩子感受到一般的学术追求的吸引力。他们鼓励孩子对万事万物保持好奇心,并且把阅读当成主要的消遣,孩子小的时候,父母给他们读书,大些时候,则由孩子自己读。父母还鼓励孩子建造模型或参加科学项目(那些活动都是一些教育活动),使孩子把参加这些教育活动当成玩耍的一部分。

第二阶段:变得认真

例如,如果孩子发现他喜欢在观众面前演奏某一种乐器,那可能足以激励孩子进行必要的练习了。帮助孩子创建心理表征,可以增强他们欣赏自己正在学习的技能的能力,从而增强孩子的动机。对音乐的表征,可以帮助孩子更喜欢聆听音乐表演,特别是喜欢在琴房中弹奏自己最喜欢的曲子。对国际象棋棋子位置的表征,可以让孩子进一步感受到这项运动的美。对棒球比赛的表征,使孩子能够理解和喜欢球场上运用的各种战术。

尽管父母和导师可以采用许多方法来激励孩子,但动机必须来自孩子的内心,否则,它不会长久。

那些长大后成为才华横溢的艺术家的孩子,有着“自加燃料、自我激励的动机来从事繁重的工作”,尽管他们依然需要父母亲和导师“情绪的和技术的支持”。

第三阶段:全力投入

一般来讲,这些未来的杰出人物在12~13岁或者15~16岁时,要付出巨大的投入,才能成为自己领域或行业中最杰出的人物。这种投入,是第三阶段。

随着年龄的增大,人们的技能出现退化,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减少或停止了练习;如果依然定期参加练习,他们的技能水平并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大幅下降。

研究人员发现了这方面的证据。成年音乐家的脑胼胝体比起成年的非音乐家的脑胼胝体,明显大得多,但经过更加密切地观察,我们可以发现,只有在那些7岁之前开始练习的音乐家里,脑胼胝体才真正大于非音乐家的脑胼胝体。

当我们在学习多门语言时,大脑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众所周知,会说两门或更多门语言的人,其大脑的一些部位之中,脑灰质含量更多一些,特别是在人们已知的、在语言学习方面发挥着作用的下顶叶皮层区中。而人们越早学习第二门语言,那个部位的脑灰质也越多。因此,在人生的早期学习语言,似乎至少是通过增加脑灰质实现的。当我们在学习多门语言时,大脑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众所周知,会说两门或更多门语言的人,其大脑的一些部位之中,脑灰质含量更多一些,特别是在人们已知的、在语言学习方面发挥着作用的下顶叶皮层区中。而人们越早学习第二门语言,那个部位的脑灰质也越多。因此,在人生的早期学习语言,似乎至少是通过增加脑灰质实现的。

第四阶段:开拓创新

作为训练的一部分,导师帮助他们创建了心理表征,他们可以用那些表征来监测自己的表现与水平,思考哪些方面还需要改进,并想出各种办法来实现那样的改进。那些心理表征是不断巩固和增强的,也在指引着他们迈向卓越。

杰出人物的进展只在局外人看来才是重大进展,因为那些人并没有见证过所有那些微小的进展,而正是这些小小的进展,才累积成重大的飞跃。

第8章 怎样解释天生才华

刻意练习利用了人类大脑和身体创造新能力的这种天生的适应能力。这些能力很大程度上是在细致入微的心理表征的帮助下创造的,那些心理表征使得我们能够比其他方式有效得多地分析和响应我们面临的各种局面。

科学家对自闭症奇才的超常能力的研究表明,这些能力主要是后天获取的技能。这反过来意味着,自闭症奇才培养和提高那些能力时采用的方式,与其他杰出人物采用的方式非常相似。那就是说,他们训练时的方式,调用了大脑的适应能力,这反过来改变了其大脑结构,使他们培养了杰出的能力。

有了足够的单独练习,区分两位棋手的最重要因素不再是他们的智商,而是心理表征的质量与数量,以及他们可以多么有效地运用这些表征。

在这里,我们找到了一条重要的经验:从长远来看,占上风的是那些练习更勤奋的人,而不是那些一开始在智商或者其他才华方面稍有优势的人。

换个角度看基因差异

另一些研究表明,具有积极社交性格的孩子最后往往能发展更出色的语言技能。同样,假如婴儿目不转睛地盯着正在读书的父母,或者父母对着九个月大的婴儿指着书里的图片,那么,到了五岁以后,这样的婴儿会比那些不太注意父母的孩子,词汇量大得多。这与我们前面的研究结果更加一致,也就是说,练习在人们技能的获取方面发挥着更重要的作用。

有些人在练习时会比另一些人更有效地创建新的大脑结构,并发展新的心理能力。

第9章 用刻意练习创造全新的世界

如果你在教学生一些事实、概念和法则,那些事情会作为单独的信息进入到长时记忆之中,假如后来那位学生想用它们做某些事情,比如解决一个问题、用它们来进行推理以回答某个问题,或者组织并分析它们,以提出某一理论或假想等,那么,注意力与短时记忆的局限便会显现出来。学生在用它们寻找解决方案的时候,还得牢牢记住所有这些不同的、相互之间没有联系的信息。然而,如果这些信息已经被学生消化、“内化于心”,成为学生为做好某件事情而创建的心理表征中的一部分,那么,这些单独的信息就将成为相互联系的模式中的一些组成部分,这种模式可以为信息提供背景和意义,使学生更容易运用信息。如我们在第3章中看到的那样,你在思考某件事情的时候,不会创建心理表征;只有通过去做某件事情,失败了之后调整方法,接着再去做,如此循环往复,才能创建心理表征。等你做完了,不仅为学习技能创建了心理表征,而且吸收了大量与那项技能相联系的信息。

当韦曼及其同事将他们的学生应当能做的事情整理成一个列表时,他们也将这个列表转换成了一系列特定的学习目标。这又是一种经典的刻意练习方法:在教某项技能时,将课程分解成一系列的步骤,学生们每次都能掌握其中的一个步骤,掌握了一个之后再转入下一个,直到实现最终的目标。尽管这听起来与传统教学中运用的支架式教学方法十分相似,但两者之间重要的差别在于,前者着重于理解每个步骤必备的心理表征,并且确保学生在学习下一个步骤之前已经创建了适当的表征。

一旦学生懂得了在某个领域中要达到那种足够高的技能水平必须要做些什么,那么他们至少从原则上理解了在其他领域追求卓越也需要做些什么。

所谓“练习人”,是反映人在一生之中能够通过练习来掌握自己的命运,使得人生充满各种可能。

版权声明:
作者:ht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51491.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