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五号屠宰场》—战争是残酷的,伤痛是长久的,不提一句悲伤,却满是悲伤
看过一部电影,肯尼思·洛纳根导演的“海边的曼彻斯特”,男主失去两个孩子后表现的很平淡,似乎太过悲伤,甚至都没有一滴眼泪,那整部影片都充斥着压抑,崩溃在最后一瞬间。我倒觉得,当过度悲伤的时候,大脑为了保护我们,选择不接受、不相信、逃避,让我们像没事人一样活着,让我们看起来并没有受到什么伤害,这只是大脑对我们肉体的保全之策,所以真正的大悲大通是哭不出来也叫不出来的。慢慢的,大脑接受了,松懈了防备,突然在某一刻爆发,崩溃大哭。就这本书来看,虽然没有提到一句悲伤,但是却满是悲伤,作者要通过几十年的时间来舔舐自己的伤口。
就本书的写作手法来看,有些标新立异。按照常规思路,对于这种战争题材的作品,通常是按照历史进程、时间关系来逐步揭开始末,包括战争的教训和悔悟等等。至于这本书,初读下来非常混乱,时间轴在几十年间来回跳,故事主线也不清晰,并且还有外星人的加入更是让人分不清现实还是虚构。我有几个猜测,一是战争导致作者的思维混乱,没办法正常思考表达,导致前言不搭后语,在作品表达上呈现这种混乱的结果。二是利用这种形式,纯粹是希望通过不同的方式来表达战争,在小说形式上创新以增加“趣味性”和可读性。其三,这场大屠杀是美国在二战时发起来的,在美国这种高级“言论自由”的社会,对这种恶性秘而不宣也是常理之中的事情,这类作品如果平铺直叙恐怕很难再美国发行,只能退而求次,通过这种混乱的表达方式逃过审核。至于到底是何种原因,读者可以自行感悟。
说到译者的后记,个人觉得是非常好的书评,对这本书有比较全面的介绍。但是毕竟是译者,肯定对这本书持褒奖的态度更多一些,与我来说,对这本书的评价,跟译者的观点有诸多不同,这里不说具体不同,不是本篇书评重点,只说我对本书的看法。
内容上看,虽然杂乱不堪,实际上有一条明显的故事主线,其他细枝末节完全可以跳过(当然同时也牺牲了本书的艺术美感)。本书主人公是美国人比利·皮尔格林,时代背景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比利被派往欧洲战争,在俄国被德军俘虏,后转送到德国的德累斯顿服役,他们居住的地方以前是个屠宰场,本书的书名也出于此处。在服役期间的某个晚上,准确说是1945年2月13日晚,当时比利正在地下肉类储藏室,估计是个大冷库。英美联军的汽油弹从天而降,瞬间火光冲天,整个城市都葬身火海,大火一直烧到第二天中午,比利幸运的逃过一劫。返回美国后,有一次乘坐的飞机失事,比利也是唯一的幸存者,他的妻子得知消息后一路狂奔到医院,半路出现事故撞掉了排气管但是人没事,到了医院之后车内二氧化碳中毒而死。生命何其脆弱,比利还没有抚平战争的创伤,意外一件一件的敲门而入,不管你是否愿意还是拒绝。
对于德累斯顿的空袭,描述的文字并不多,但足以显示惨烈程市,整个城市都被烧焦,没留下任何活物。
上面的内容是本书抽丝剥茧之后的,本书篇幅也不大,很快就能翻完。整个基调就像前面提到的电影,是灰色的,按译者所说就是“黑色幽默”,并不直接描述战争的残酷和带来的创伤,似乎在用一种幽默的心态就面对悲痛。就像比利在跟外星人对话时,询问外星人如何才能给地球上的人类带来和平。外星人回答战争一定会存在,在四维空间里其他时间上,同样有更残酷的战争发生,对于这些我们无能为力,我们要做的是忘记痛苦,把注意力放在开心的事情上。这是无奈,也是自救,只有认清现实,放弃挣扎,独自舔舐伤口,才能从痛苦的深渊里获得解救。与其怨天尤人,不如笑谈风云。或许,这就是作者的黑色幽默。
或许冯古内特真的是那个时代的代表作家,或者这部作品真是冯古内特的代表作,不过我对这本书评价不太高。首先我是因为宣传是禁书勾起了我的兴趣,但时过境迁,只是在当时那个时代背景下,这个故事因为政府意图秘而不宣导致的封禁,或许只是因为话题敏感,而非作品优秀到震动当权者。其次,就小说来讲,情节过于平庸,没有太多转折起伏(当然这种战争题材也不适合这么写),就战争内容来说,笔墨也是少得可怜(当然上面也说明了这种黑色幽默的表达方式,并予以肯定)。简单来说,如果这本书不提禁书的字样,而是介绍这本书是描述二战时期德累斯顿空袭的故事,或许大家没有多少阅读欲望了吧。
虽然如此,这本书我也评价8.2分,纯粹就文学层面来说,还是有一定价值的,这种写作形式也非常新颖,特别是战争题材的小说,这种作品应该也非常少见。
最后送一句话:“上帝赐予我接受我无法改变之事物的平静,改变可改变之事物的勇气,以及区分这两者之不同的永恒智慧”。
事情就是这样。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