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晓声的《巴顿的荣耀》欣赏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梁晓声的短篇小说《巴顿的荣耀》,很有意思,它说的是关于一个电影剧组里的老剧务挑选、调教在影片中担任重要角色的一只公鸡的故事。

“片中要求那只公鸡做三次非鸡所能的飞翔。高度一次比一次高。最后一次是从城市的摩天大楼顶上起飞,飞过一片片楼群,飞翔着的剪影定格在彤红的旭日的中央。”

导演对电影艺术很执着,对这个充满想象力而且美感十足的镜头很看重,对这只堪称主角的公鸡的表演能力要求很严苛。执行这个高难度的表演任务,显然不是随意从任何地方捉来任何一只普通的公鸡就能胜任的。

于是寻找和培训这只公鸡演员的任务就落到了老剧务的身上。这个五十岁的老剧务,他所在的电影厂已名存实亡了。他每年须交给厂里的劳务费还没有着落,他退休后的养老金还要靠这劳务费才能有所保障。“他是托人情才进入剧组的”,在剧组里地位卑微。一言九鼎的制片人不管选鸡的这等小事,以物色演员为天职的副导演,只负责挑选扮演人的角色的演员,认为找鸡的事不归他管,道具员死活不承认鸡是一个道具,也不接手这烫手的任务。在电影不景气的背景下,为了混一口饭吃,老剧务岂能不珍惜这个机会,他也想证明自己的能力,尽管导演对他说起话来居高临下,声言厉色,他毅然接下了这个高难度的工作。

他马不停蹄,费尽心力,一连找了四只公鸡,来饰演这个角色。由于表演难度太大,这样的飞行高度令鸡们个个望而生畏,都无一例外地以失败而告终。

其中第一只鸡站在不到六层高的楼上已经吓得拉稀,被帮忙的人在强拽过程中,竟折断了翅膀。第二只鸡刚被带上楼顶就吓破了胆,奋力挣脱人的控制后跑了。第三只鸡,为了降低它的害怕心理,老剧务刻意蒙上了它的双眼,结果它在空中连翅膀都没展开,就直接摔死了。第四只,飞倒是飞起来了,却因为在惊慌忙乱中,飞到了人家的阳台上,吓坏了屋里的女主人,被生气震怒的男主人给直接杀了。

老剧务不甘失败,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了第五只公鸡。这只鸡样貌出众,“两只眼睛亮晶晶的,透着一股高傲的、凛然的神气。”令老剧务甚为满意,在导演过目之前,老剧务还特意给鸡洗了个澡,并给它精心梳妆打扮了一番,还特别煞费苦心地给它描了口红。

不过,这只公鸡仅是拥有气宇轩昂的英俊样貌是不够的,他深知,关键是它还要能演戏,能演好戏,能做个出色的演员才行。尽管导演对鸡的形象表示满意,但他却急不可耐地告诉老剧务:“给你三天时间。三天后这只公鸡如果还进入不了角色,要么你走人,要么我走人!”

老剧务想,导演怎么可能走人呢,完不成任务,走人的肯定是自己。他不敢怠慢,特意在郊区找到一个废弃的水塔,在那上面他反复调教这只公鸡,让它练就高空飞行的高超技能。一次次的放飞中,公鸡艰难地克服恐高的心理,鸡爪子不停地狂抓墙壁而鲜血淋漓,老剧务不忍目视,心疼不已。但为了挣得劳务费,为了完成表演任务,他不得不痛下狠心,同情鸡的眼泪只能默默地往心里流。

到了开拍的那一天,这只被称为“巴顿”第五的公鸡上场了,它不负众望,“奋击双翅,飞得如雄鹰一般矫健和自信,它直朝着旭日飞去,它的影子终于叠在旭日当中了,也被摄在胶片上了……”

之后它落在了旁边的一个电视塔上,它的表演成功了,珍贵的镜头也有了,导演算是满意了。只是没有人想到,如果它没落在电视塔上,它就极有可能如高空坠落的物体,被摔得粉身碎骨,逃脱不了前四任悲惨的命运。

这只公鸡是不幸的,它又是幸运的。

因为这个美轮美奂的镜头,导演满意地竖起了拇指,摄影师大声叫好。不过,老剧务却默默地蹲在一个角落,双手捂脸,无声地哭了……

影片参与了评奖,评委们都说,片中的公鸡为影片增添了许多艺术光彩,评比的结果不出意外,这部影片也获奖了, 老剧务还因此获得了一项“评委会特别奖”。拍完电影,他具有了领取退休金的资格,在这只公鸡的陪伴下,过起了自由舒适的退休生活。

读完小说,我掩卷深思,那只翱翔在彤红的太阳中央的公鸡,它那极美的定格了的影像,深深地刻在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它美得让人心痛。

作品告诉了我们什么?我想,导演追求艺术的特效,脑洞大开地构思心中的创意,似乎没有错;处于社会底层的老剧务,为了生活,费心费力地寻找和调教公鸡,让它出演非鸡所能的角色,好像也没有错。

然而,公鸡面对超出能力飞跃摩天大楼时,那种畏高惧险,战战兢兢的神态,那一对为了生存,在绝望中自救而鲜血淋漓的拼命乱抓的爪子,还有那一双炸起羽毛的拼命扇动的翅膀,似乎又在告诉我们,人们在某个理念或某个行为的环节上,一定存在着某种极其不当的因素,这种因素忽视了不会说话的生灵的权益,伤害着它们被无视的尊严。

导演为了所谓的高大上的电影艺术,为了获得令人瞩目的重要电影奖项,就可以不顾鸡的生理极限和所具有的飞翔能力,强逼它舍命出演那样高难度的戏份?我们心里难道对动物就没有起码的悲悯情怀吗?

事实上,类似这个公鸡演员演鸡非所能的戏的情况,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每天都在上演。马戏团里的老虎爬几米高的凳子飞穿火圈,戴着铁链和镣铐的大象,用长长的鼻子在地上艰难地画画,还有那眼里充满恐惧的黑熊,骑着自行车耍着高难度动作的杂技,此情此景,不一而足。驯兽师们为了娱乐观众,为了驯服它们听话,用鞭子和棍棒抽打调教,用断绝食物威逼引诱,强迫动物表演违背其自然天然习性的行为,进而牟取不当暴利。

在小说中这只公鸡演员的身上,难道没有它们痛苦无助的影子吗?的确值得我们深思。

小说中运用了荒诞的叙事手法,把鸡出演一段精美的电影片段作为中心事件,统筹全篇,以拍摄前、拍摄中和拍摄后的时间为线索,以全知视角自由灵活地选择角度,通过对话、夸张、幽默、拟人和对比的描写手法,用平静诙谐的语言,细腻地刻画了主人公老剧务和导演鲜明的人物形象,同时,一个鸡演员的生动形象,栩栩如生,也跃然纸上。

老剧务是一个剧组里的底层人物,他工作勤奋,踏实细致,性格上胆小怕事,唯唯诺诺。他既心疼受伤的公鸡,有着朴素的悲悯情怀,但又怕失去工作,违心地干着为了求生存而不得不敢干的劳务工作。

而剧组里的导演,他是一个强势的,说一不二的人物,他在艺术上追求精益求精,尽善尽美,而对底层人物的老剧务缺乏同情心,对演戏的公鸡缺少基本的怜悯和和人文关怀。

那只公鸡,在电影中“不是主角胜似主角”,作者在它的身上也着墨颇多,描写非常精彩。它出场时,作者不惜用大段笔墨,细致地描绘了它的形象和神态,说它漂亮,说它威风,说它“大红冠子绿尾巴”。在描写老剧务给鸡洗澡的情节时,作者以拟人的手法写出了鸡的心理活动,猜测人给它洗澡的目的何在,语言极其幽默风趣,让人忍俊不禁。在描述它练习高空飞翔时,作者特别用了一系列的动作描写,爪子在塔体上乱抓,翅膀在空中不停地扑扇,把一个公鸡在绝境中眩晕、恐惧和强烈的求生本能,描写得生动逼真。

这篇短篇小说,情节看似荒诞离奇,极尽夸张,但它字里行间却阐释着人间的真实存在,读着它,不由得想拿着镜子照照现实中的自己。

版权声明:
作者:主机优惠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52585.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