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楚亡》6 李开元著

第六章倒影回声中的楚与秦

一,谁杀死了项羽?

公元前202年,项羽自刎乌江,年仅31岁。司马迁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毕加索说,死是一种美。我想,美丽的死,是人生的极致。项羽是军人,战死,这是他军旅生涯最美的终结。

当我们再一次回到太史公笔下项羽之死的最后身姿言语:

乌江河岸,血战中的项羽,已经身负十余处创伤,突然间转身不动,望着眼前一位汉军骑将喊道:“来人可是旧友吕马童?”

突然被项羽直呼其名的吕马童不敢正视项羽的目光,侧身面对身边的战友王翳,手指着项羽说:“这就是项王!”

项羽继续喊道:“我听说汉王悬赏千金,封邑万户,要我的头。我成全你!”说完挥剑自刎,享年31岁。

按照刘邦颁布的命令,五位斩杀项羽的骑士分享千金万户的封赏,都受封最高爵位为列侯,从此载入史册。

幸运的是,吕马童等五位斩杀项羽的汉王骑士,因公封侯,从此载入史册。他们的功业和世系的简介,都被保存在《史记》和《汉书》的《功臣表》中,一直流传到了今天。

通过这张表,我们可以看出一个非常惊人的事实:斩杀项羽的五位汉军骑将,都出身于秦帝国本土的核心区域一首都内史地区,都是旧秦军的骑兵将校,他们都是秦帝国灭亡以后,在关中地区加入到刘邦军团中来的。

仔细追究下来,这五位秦军将士的身后,不但牵连着数十万旧秦军将士的命运,也关涉秦楚汉之间分合聚散、既争斗又承继的复杂关系,不得不分头一一叙说。

二,最后的秦军

秦始皇麾下的帝国秦军,曾经是当时欧亚大陆上最强大的军队。这支军队,历经百战,名将辈出,在短短十数年间,彻底摧毁六国的军事力量,统一了中国。秦帝国建立后,这支军队北上与匈奴军团作战,夺取了河套地区,将匈奴的势力驱赶到蒙古高原北部,移民建立九原郡。在南方,秦军通越过五岭山脉,深入亚热带和热带山川丛林,征服广大的百越地区(现福建、广东、广西和越南北部),移民建立了桂林郡、南海郡和象郡。

秦帝国的建立,靠的是秦军多年连续不断的征战胜利。与此相应,秦帝国的灭亡,也因为秦军主力逐一从战场上消失。南部军独立,北部军被歼灭,中部军投降以后,秦帝国灭亡的命运已经决定。二世三年八月,秦宣布放弃皇帝称号,恢复秦王的名号。

秦的这项决定有两重意义,一是宣布秦帝国解体,二是希望秦国与六国并存。这个时候的秦国政府最大的希望就是维持旧秦王国的存在,而支撑这个希望的物质力量,一是旧秦国的本土一关中地区一还在秦政府的手中,二是最后一支秦军主力部队一驻守首都地区的京师军一还完好无损。

京师军的去向,将决定秦国的命运。

三、秦军成为汉军主力

秦帝国的京师地区,行政上称为内史。秦的内史地区,大致东以函谷关为界,西到散关,北到萧关,南到武关,三面环山,一面临河,是易守难攻的形胜之地。渭河横贯内史地区的中央,形成800里秦川的关中平原,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人口密集,是当时天下最富饶的地区。

秦末陈胜、吴广起义以来,关东大乱,各郡县纷纷反叛,六国全部复国,秦军陷入苦战。与此相对照,旧秦国的本土地区一直非常稳定,没有出现任何反叛和动乱。帝国秦军的一支精锐的主力部队一京师军一始终驻守在内史地区,维系着首都的安全。

二世三年8月,刘邦军攻破武关,进入关中地区。九月,秦王子婴刺杀丞相赵高,掌握了政权,派遣军队在峣关(今陕西蓝田)附近阻击刘邦军,被刘邦军击败。这支前往峣关的秦军,应当是中尉军。

峣关阻击战失败,刘邦军兵临咸阳城下。汉元年10月,秦王子婴为了保全首都不被屠戮,统领百官开城投降。刘邦和平的接管了秦国政府和秦国本土,秦京师军各部也被接管,成为刘邦军的一部分。

刘邦攻占了三秦以后,确定了从法统、领土、人力、制度等各个方面全面继承秦国的秦本位政策,定都栎阳,以旧秦国为根本,东进与项羽争夺天下。从此以后,随着战争的持续,征兵制的执行,旧秦军将士、旧秦国本土出身的秦人,源源不断的加入到汉军当中,成为汉军的主要兵源,汉军的人员结构也因此发生了重大而意义深远的变化。

正是在这种汉继承秦,外来的楚人和本土的秦人由上而下的合流重组中,汉军在彭城大败以后,组建骑兵部队,分散在汉军中的旧秦京师军的骑兵将士,被集中抽调出来,组建了灌婴骑兵军团。这支骑兵部队,在灌婴的统领下,驰骋各地,屡建奇功,成为汉军精锐的机动部队。垓下之战,他们奉命追击项羽到乌江。其中的五位幸运者,因为斩杀项羽的功绩,被封为列侯,从此青史留名。

四,秦将杨喜的故事

世界是舞台,历史是戏剧。历史的精彩,常常在于细节。

项羽之死,堪称史记最精彩的名篇。我们由篇中的一个细节,项羽乌江自刎前呼唤“故人”,引出了帝国秦军的下落,也揭示了汉军的主力是旧秦军的秘密,将秦、楚、汉历史的连续性彰显了出来。

《史记》记叙这次故事,说楚军的突然行动,使汉军猝不及防,队列被打乱,军阵被撕开,项羽趁势斩杀敌将一员。就在这个时候,一名被称作赤泉侯的汉军骑将迎面与项羽撞个正着,被圆睁双眼的项羽一声怒吼,马受惊,人失态,掉头一阵狂奔,跑出几里地外。

这位赤泉候,是在东城之战的记事中唯一实名出现的汉军将士,他突然在项羽面前冒了一下,然后又一溜烟消失在数千追兵当中,失去了踪迹。不过,这位赤泉侯在随后的乌江之战中又出现了。我们已经详细的叙述过了,项羽挥剑自刎后,遗体被五位汉军骑士夺得,他们都因此获得了赏金,受封为列侯,从此青史留名。其中的一位就是赤泉侯,他姓杨名喜,内史华阴人,曾经是旧秦军的郎中骑将,是一位全程参加追击项羽的历史亲历者,历史事件的当事人。

杨喜这位当事人出现在项羽之死的历史记事中,是一个不起眼的细节,千百年来,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我整理这段历史,常常有不可思议之感,为什么司马迁在精彩而简洁的记事中会插上这么一段儿,突兀而不着边际,宛若放错了地方的断简。

追查杨喜,他的祖上无迹可循,他的后代却是绵绵不绝,千古留名。原来,自从杨喜因为斩杀项羽封为赤泉侯以后,杨家从此发迹,世世列侯,代代官宦,成为两汉以来最有名的世家大族。东汉时期,四世三公的杨震一族,开创了隋王朝的杨坚一家,都是这个家族的后裔。

杨喜的第五代孙叫做杨敞,活跃于汉昭帝时期。深受掌政权的大将军霍光的赏识,长期在大将军幕府担任长史,也就是秘书zh。杨敞后来先后出任大司农(财z部长)和御史大夫(副首相),官运亨通,一直做到丞相,被封为安平侯。

夫人的话点醒了杨敞,促使他拿定了主意。当田延年从厕所归来时,杨敞与夫人一道,积极回应田延年的通报,表示坚决支持霍光废黜昌邑王的方案,主动参与其事。昌邑王被废黜以后,霍光拥立汉武帝的曾孙刘病已即位,是为汉宣帝。杨敞因为拥立宣帝的功劳,不但保住了丞相的地位,而且得到了3500户人家的新增封赏。

在这次事件当中,杨敞胆小怕事,优柔寡断,杨夫人深明大义,果断决绝,夫妇二人的识见个性恰成鲜明的对照。

原来,杨敞夫人是司马迁之女,杨敞是司马迁的女婿。司马迁没有儿子,他倾其一生所著的《史记》,完成后只抄写了两部传世。副本一部收藏于汉朝政F的图书馆,正本一部收藏于家中,去世后由女儿带到丈夫杨敞府中保存下来。杨敞与杨夫人所生的儿子叫杨恽,是宣帝时期难得的博学才俊,他喜好历史,熟读《史记》,有外祖父司马迁的遗风。

杨喜的故事,一直讲述到第五代孙杨敞。杨敞将这些故事讲给夫人听,当然,他也将这些故事讲给老丈人司马迁听。司马迁是汉政F的太史令,他正为写史记网络天下的放失旧闻,收集世间的传言故事,言者也许无心,听者定然有意。在于女婿的酒席宴间,司马迁听得津津有味儿,事后将这些鲜活的历史记录下来,写进书中。

杨喜的一生中,最光彩、最值得回忆、最值得大讲特讲的事情,毫无疑问就是参加垓下之战,追击到九江斩杀项羽的战绩。这是他得以受封的功勋啊!在东城被项王吓的人马受惊,倒退数里,在乌江岸边目睹项王最后的雄武,听到项王最后的呼声,他都亲历现场,自然讲述的活灵活现,虎虎有生气。

不过,无论如何,杨喜的口述都是当事人的证言,第一手的史料,经过第一流的历史学家司马迁的加工编撰,写成了第一流的史学篇章,堪称古代口述史的经典。

五,楚父秦母昌平君

昌平君熊起是一位神秘的历史人物,根据史书的记载,他在历史上只有两次光辉的亮相,一次是在秦国,他与吕不韦一道受命领兵平定嫪毐之乱,扶持年满22岁的秦王嬴政亲政掌权;还有一次是在楚国,就是他与项燕联手反秦,被拥立为末代楚王的事情。

昌平君,是楚考烈王的庶子,名字叫做熊启。楚顷襄王27年,秦国与楚国和好,楚国派遣太子熊元到秦国做人质,被留到秦国十年之久,在秦国娶妻生子。熊启出生于秦国。他的母亲应当是秦昭王的女儿。

我由西楚霸王与秦将吕马童的旧友关系,联想到项氏一族与秦人的交情,进而往前追溯,一直到项燕拥立秦国丞相昌平君为楚王。昌平君是秦王嬴政的表叔,楚王负刍的兄长、公子扶苏的保护人。通过他的中介,秦公子扶苏与楚大将项燕也就联系起来了。

六,寻找传闻中的历史流

这些年来,历史现场去的多了,开始穿透纪实和传闻,超越纸上和书斋,在行走中获得动态的历史流。千百年来,散处各地的古迹遗址常常被附会各种民间传说,这些传闻故事真真假假,不可贸然相信。不过,这些传闻故事自有自己的历史,其中常常混杂着历史的真实。

尾声,失人心者失天下

写完《楚亡》以后,项羽为什么失败的问题一直盘旋在我的脑际,千头万绪,千言万语,不知从哪里说起。

项羽24岁随同叔父项梁起兵会稽,成为楚军副将。27岁在巨鹿全歼秦军主力,主宰天下,自封西楚霸王。28岁以3万精兵击溃56万刘邦联军,达到军事生涯的顶峰。31岁垓下战败,亡走乌江自杀身亡。他那短暂的一生,宛如流星划过长空,辉煌炫目,转瞬即逝。

司马迁总结项羽的一生说,秦末群雄并起,争夺天下的豪杰不可胜数。项羽没有尺寸的封土领地,乘势崛起于里巷民间,不过三年时间,统领六国联军灭亡秦朝,号令天下分封王侯,被称为霸王。地位虽然不长久,也是近代以来未曾有过的事情。不过,项羽背弃关中回到楚国,放逐义帝自立为王,当各国纷纷仿效而背叛他时,他却怨恨不解,不也是自困自恼吗?以功高自傲,行事成一己的私见而不师法古人,一意以武力经营天下,自称霸王之业。不过五年时间,国破家亡,身死东城,至死不觉悟,不反省,不自责,大错啊!他宣称这是天要亡我,而不是用兵的罪过,岂不荒谬!

我在《秦崩》中写道:新安坑杀降卒,使项羽失去了秦国,断绝了项羽入关以后在关中立足的可能。新安坑杀降卒,埋下秦国人民仇恨项羽的种子,使秦国军民从此敌对项羽。20万秦军被坑杀于新安地下,数百万敌对居民被人为的制造出来。在尔后的楚汉战争中,秦国军民死心塌地的跟随刘邦与项羽血战死斗,关中成为刘邦稳固的根据地,秦人秦军成为汉军的主力部队,归附刘邦的秦军将士们最后追击项羽至乌江岸边,将项羽分尸斩首,种种曲折历史的根源都可以追溯到这里。可以说,新安坑杀秦军降卒,是项羽一生中最大的政治失误,是项羽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失败的起点。

决定性的错误往往是后续一系列错误的开端。新安坑杀秦军降卒,使项羽无法在关中生根立足,不得不放弃秦国,回到彭城,建立西楚。回到彭城的项羽,不得不驱逐已经定都彭城的楚怀王,由此而失去了拥戴怀王的楚国旧臣的人心,促成陈婴和吕青等人后来纷纷离去,也埋下了与范增决裂的种子。

人心是什么?人心就是众人之心,体现在臣,就是臣心,体现在军,就是军心,体现在民,就是民心。民心是最大的人心。人心可察可用,人心多变如水,人心可以载舟,也可以覆舟。

失人心者失天下,历史的后来者不可不警惕深思。

版权声明:
作者:dingding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52807.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