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陇锋文章多次登上高考试卷
作家巴陇锋主要写小说,同时也创作剧本、散文、诗歌,还做评论。
这不,继其散文《柳木号》《一路桂花香》登上中考试卷后,近期,其文章《 用小说为人民群众立传》多次上了高考试卷。
大家看看,上图的第一行和最后一行,就是其中两个选入巴陇锋文章的高考卷。其中一个是2023届甘肃省陇南市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另一个是2023届高考专题复习:文学类文本专题训练,训练主题是:人民性。另外,巴陇锋文章还登上2023年高考语文终极模拟评估卷(全国甲卷)(三)。
当然啦,这只是不完全统计,因为不是所有高考题都可以网上看到。
据了解,《 用小说为人民群众立传》是一篇书评,评的是著名作家陈彦的长篇小说《西京故事》。《西京故事》讲述了一位乡村干部、前民办教师罗天福率领一家四口来到西京城,靠打饼度日,为考入西京城名牌大学的一双儿女提供支持,全家人在城市生活中所遇到各种始料未及的情况,一次次感受到生活的不易和人间的爱,并最终融入城市生活,重新确立了生活目标,其生活面貌及思想境界得到提升的过程。小说真正写出了我们这个时代里在都市的沼泽之中苦苦挣扎着的小人物们的命运。以强烈的忧患意识、鲜明的时代气息和饱满的人文情怀直面当下精神问题,呈现出独特的思想与艺术品格。
巴陇锋的书评,专注于《西京故事》的人民性,原题目是:试论《西京故事》的人民性,首发于《西安日报》2021年7月16日,发表时改为《 用小说为人民群众立传》。由于原文较长,试卷上一般是节选,现将此文原文粘贴如下——
用小说为人民群众立传
陈彦的长篇小说《西京故事》令人感动,更使我无比欣喜。作家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圣贤情怀为基础,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为指导,遵循小说典型化创作规律,向读者奉献了富有人民性的高质量作品——长篇小说《西京故事》。
小说《西京故事》的人民性集中体现为:“为普通人立传”的创作主旨、为失语状态的底层群体代言的写作姿态,“温柔敦厚+诗意栖居”的人民性审美诗学,家国情怀和普世关怀兼具的人民梦想。
首先,小说《西京故事》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作家以人民性为先的创作初衷,与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的创作理念。由于戏剧《西京故事》创作过程中作家生活储备的丰厚和创作灵感的一发而不可收拾,陈彦进而将《西京故事》“侍弄”为长篇小说。于是,由塔云山来到文庙村的罗天福的西京故事,有了小说文本。这个文本聚焦当下中国人民实现中国梦过程中“一嘟噜一嘟噜的家庭与社会难题”。尽管这些难题——贫富两极分化、城乡二元结构、现代与传统冲突、物质与精神拒斥——都外化为具有先贤思想的罗天福等不为城市接纳、“优等生”罗甲成难以适应城市及大学文化氛围以及两代人剑拔弩张的“父子战争”,但很明显,无论是小说世界还是我们的现实世界,都面临着一个无法解决的难题:人与城的双重救赎。而在解决这些难题时,作者的倾向性如此鲜明:以人民性终裁一切。
作家始终与人民保持血肉联系,这种关系不仅成就了小说《西京故事》,而且使小说成为作家人民性的最好注脚。西京故事根植于生活,在类似于塔云山、文艺路、木塔寨、文庙村等中的劳动人民,自觉从这些人的生活、生命中汲取题材、主题、情节及其他艺术营养,将这些人的生存状态、思想情趣、文化心理形神兼备地写进小说,以他们创造历史的精神观照小说世界,用他们的典型——罗天福进城打饼供养两个读重点大学的孩子完成学业的感人故事,服务于当下的“个人梦、西京梦、中国梦”。罗天福、童教授、东方雨等艺术形象,也成为小说对现实发言的代表。
《西京故事》以人民性为先还表现为,寄“怜悯和同情”于底层人民,不惜为其“一掬同情之泪”。陈彦作品以人民性为第一考虑、为人民“代言”、为草根鼓与呼,毫不掩饰自己对权力寻租、社会诚信缺失的焦虑及对社会弱者如赵玉茹、“山寨虎妞”等的深切同情,这种“人民性”的“在场”实在难能可贵。
值得一提的是,《西京故事》的人民性,是通过人物形象的成功塑造实现的。故事中罗甲成是离开山村土地但却难以融入城市生活的“农二代”,他既继承《平凡的世界》里孙少平的冲破传统、争取翻身的改革一代农民子女的锐意进取精神,又浸染当今“农二代”的软弱、彷徨和无奈,有着鲜明的时代印记。作家对此的刻画细致传神、入木三分。
其次,小说《西京故事》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作家陈彦作品文本世界中“温柔敦厚+诗意栖居”的人民诗学理想。《西京故事》整部小说始于塔云山终于塔云山,呈回环式封闭结构。叙事上,第三人称零度叙事,不愠不火,自成一格。人物设置上,以进城打饼过活的罗家为中心,向外自然辐射到罗家房东西门锁一家及文庙村各色人等,延伸到罗家子女读书的大学。小说专注于对底层人民的精细铺陈,不但没有减弱小说的艺术力量,反而更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文字上,沉稳绵密的叙事语言和关中地域色彩浓郁的人物语言交相辉映,形成不显山不露水的老道文笔,但又时有胜景,堆叠成整部作品令人难以逾越和叹为观止的文本景观。表现手法上,劝百讽一,不仅“优等生”罗甲成反叛出走后获得精神重生、好女人赵玉茹让西门锁追悔莫及,而且租房婆郑阳娇、“问题少年”金锁、“富二代”“官二代”们也各个获得人们原谅;凡此,国人温柔敦厚的审美理想对作家创作的深刻影响处处可见。
同一切优秀的小说一样,《西京故事》带给我们的不是故事的单一,而是生活本身的丰富、鲜活和纠结。(完)
————————————
看了原文,我们看看高考试卷对于巴陇锋文章《 用小说为人民群众立传》的使用情况。高考试卷中,将巴陇锋文章,用到现代文阅读里面,也即文学类文本阅读。其试题与陈彦小说节选《拾荒》配合使用。一般设计1-4个阅读理解题,分值在3-14分之间。
值得注意的是,巴陇锋巴陇锋文章多次登上高考试卷文学类文本阅读后,许多朋友都表示祝贺,点赞转发热评不断。尤其是鲁迅文学院首期作家编剧班同学热情道贺,并发上学习期间的合影,令人又如回到四年前。此处一并分享出来,以飨朋友们。
——完——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