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秦说秦王为何失败

苏秦始将连横,说秦惠王曰:“大王之国,西有巴、蜀、汉中之利,北有胡貉、代马之用,南有巫山、黔中之限,东有肴、函之固。田肥美,民殷富,战车万乘,奋击百万,沃野千里,蓄积饶多,地势形便,此所谓天府,天下之雄国也。以大王之贤,士民之众,车骑之用,兵法之教,可以并诸侯,吞天下,称帝而治。愿大王少留意,臣请奏其效。”

秦王曰:“寡人闻之:毛羽不丰满者,不可以高飞,文章不成者不可以诛罚,道德不厚者不可以使民,政教不顺者不可以烦大臣。今先生俨然不远千里而庭教之,愿以异日。”

苏秦曰:“臣固疑大王之不能用也。昔者神农伐补遂,黄帝伐涿鹿而禽蚩尤,尧伐驩兜,舜伐三苗,禹伐共工,汤伐有夏,文王伐崇,武王伐纣,齐桓任战而伯天下。由此观之,恶有不战者乎?古者使车毂击驰,言语相结,天下为一,约从连横,兵革不藏。文士并饬,诸侯乱惑,万端俱起,不可胜理。科条既备,民多伪态,书策稠浊,百姓不足。上下相愁,民无所聊,明言章理,兵甲愈起。辩言伟服,战攻不息,繁称文辞,天下不治。舌弊耳聋,不见成功,行义约信,天下不亲。于是乃废文任武,厚养死士,缀甲厉兵,效胜于战场。夫徒处而致利,安坐而广地,虽古五帝三王五伯,明主贤君,常欲坐而致之,其势不能。故以战续之,宽则两军相攻,迫则杖戟相橦,然后可建大功。是故兵胜于外,义强于内,威立于上,民服于下。今欲并天下,凌万乘,诎敌国,制海内,子元元,臣诸侯,非兵不可。今不嗣主,忽于至道,皆惛于教,乱于治,迷于言,惑于语,沈于辩,溺于辞。以此论之,王固不能行也。”

这是《战国策》中苏秦故事的前半段,也可以叫做,苏秦失败的前半生。

故事我们都很熟悉,苏秦前半生说秦,大失败;后半生说六国,大成功,配六国相印,风头一时无两;大成功之后为了继续成功,还故意激怒自己的老同学张仪去说秦。

这两位权重天下,搅得七国团团转,小时候看这段一是佩服他俩的三寸不烂之舌,另外是佩服传说中他们的共同老师鬼谷子,还买了一本《鬼谷子》来看,看的半懂不懂,感觉像一本传销话术培训手册。

说到这个鬼谷子,可以说是“战国鬼谷职业技术学院”的优秀校长,据说学校开设多个专业,并且在多个专业领域都培养出了优秀人才,而且是一培养就是一对,包括但不限于:

军事家:庞涓、孙膑(写《孙膑兵法》的那位,《三十六计》不是他的作品)

纵横家:苏秦、张仪

仙道家:茅蒙、徐福 (忽悠秦始皇那位,东瀛岛主)

策士:毛遂、张良(这两位非常存疑,姑妄听之)

说回苏秦、张仪,小时候觉得他们特牛,长大了读《战国策》发现也就不过尔尔,即使只看《战国策》中,同等水品的说客或者叫辩士也大有人在。

比方说《触龙说赵太后》故事里的触龙、贡献了两个著名的成语——画蛇添足、卞庄刺虎——的陈轸、赵公子平原君赵胜的门客、传说中也是鬼谷子弟子的毛遂。

那么我们就来看看苏秦的生涯第一次嘴炮,是如何失败的。

上来先是一个排比句,描述秦国形势:

大王之国,西有巴、蜀、汉中之利,北有胡貉、代马之用,南有巫山、黔中之限,东有肴、函之固。田肥美,民殷富,战车万乘,奋击百万,沃野千里,蓄积饶多,地势形便,此所谓天府,天下之雄国也。

看似很有道理且很有气势,秦惠王听了估计至少不会不高兴。

下面就是苏秦的建议:并诸侯,吞天下,称帝而治。

最后是表示愿意投效:愿大王少留意,臣请奏其效。

看出问题了吗,苏秦这一段在语文考试估计能得个不错的分数,但是在秦惠王这必然碰一鼻子灰。

简单说,苏秦说的没错,但是说的全是废话,也就是秦惠王本来就知道的东西。

您的国家多么多的牛,我自己不知道吗,这种话纯拍马屁可以,作为内容输出就有点水了。

而后面苏秦的建议,就更加是灾难级的表现,简单来说,有大目标而无具体路径,领导听了都摇头。这相当于来面试的人给领导画饼,领导就想了,你都把饼都画了,那我干啥。

另外,对于秦国这样的国家,对于秦王这样世代传承野心的君主,他的大目标是不能轻易说破的,说破就要伴随着千万人头落地的大方案、大事件。

比方商鞅的变法、司马错的并蜀之谋。而苏秦只闲闲的来了句,领导,我看您是牛X大了,将来肯定是要噶了六国当老大吧,我跟着您混吧。这就有点像来蹭经验的,这种人可能秦惠王都见过不少了。

于是秦惠王的答复只能是冷冰冰的了,其实还算挺有礼貌的。

苏秦碰了一鼻子灰之后,就暴露了他水平一般之外的另一个缺点了,那就是心理素质堪忧。你是去找工作的,人家说你看着还行,我们先研究研究,你回去等消息,你客客气气说个谢谢再见就得了,咋还骂上了呢。而且这气急败坏的一段,说实话比前面的那段水平还高了点,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也是这一段,我觉得是有价值好好读的,也就是说可能苏秦来说秦王的策略可能是先指出秦国的战略目标,获得肯定后再慢慢献策,没想到策略失当直接被婉拒,下不来台,下不来台之后说的这段倒有不少干货,也是我们可以结合今天的一些事情进行思考的,可惜已经形同吵架。

臣固疑大王之不能用也。

我早就怀疑您不能采纳我的谋划。——强行下台阶这是,我都料到了,我这主意,一般领导领悟不了。

昔者神农伐补遂,黄帝伐涿鹿而禽蚩尤,尧伐驩兜,舜伐三苗,禹伐共工,汤伐有夏,文王伐崇,武王伐纣,齐桓任战而伯天下。由此观之,恶有不战者乎?

列举上古到春秋的圣主霸王,总结下来,哪有不经过战争而成事的呢?这有点政治不正确,但却是大实话,所谓以文德服之的一套话语系统,那个时候还没被完全建立起来。

中间一段略过,总之就是从上到下、从内而外,都是为了打仗,打胜仗。“废文任武,厚养死士,缀甲厉兵,效胜于战场。”

夫徒处而致利,安坐而广地,虽古五帝三王五伯,明主贤君,常欲坐而致之,其势不能。

不打仗,安居庙堂之上,好处自己来,土地自己来,外邦自来宾服,即使是上古的五帝、夏商周三王、春秋五霸,这些牛人想要“坐而致之”也是不可能的。

是故兵胜于外,义强于内,威立于上,民服于下。今欲并天下,凌万乘,诎敌国,制海内,子元元,臣诸侯,非兵不可。

在外部打仗打得赢、在内部说话才大声、威信自立、民众拥戴。君王魂牵梦绕想要干的那些事,一个字:兵,古代这个字就指战争。

今不嗣主,忽于至道,皆惛于教,乱于治,迷于言,惑于语,沈于辩,溺于辩。以此论之,王固不能行也。

现在有些人,忽于至道,就是说忽略了根本问题,成天整些没有用的。教治言语辩辩,这些嘴皮子功夫,这样看来,您确实是不行。

秦惠王听到这番话的反应,没有记载,但是估计没有之前那么有礼貌了。

苏秦的这番话,有道理吗?其实挺有道理。但是还是废话,对于这个时代的秦国君主来说,重要的不是做什么,而是怎么做。而且,最重要的,不能嘴上嚷嚷着要做什么,而要偷偷摸摸的做,还没到大声嚷嚷的时候。

那么什么时候才能大声嚷嚷呢?我们想想苏秦后面的经历就知道了。

苏秦这次游说失败,灰头土脸回到家,负书担橐,形容枯槁面目黎黑,状有归色,被老婆嫂子嫌弃,父母都不和他说话。

于是苏秦熬夜看书,看的是《太公阴符》,看的困了拿锥子扎自己,简练以为揣摩,这句话比较重要,我猜想就是模拟游说,然后复盘。

一年后,练的滚瓜烂熟了,可以理解成销售话术一年突击通关了,自己说“此真可以说当世之君矣!”。

于是出山,先去了赵国,赵王大悦,封为武安君,受相印。怎么说的,没写。重要吗,我认为不太重要,因为可能其实还是那些话,只不过反过来说。

而所谓的发奋读书的故事,只不过是为了让前后的转折看起来不那么突兀。苏秦肯定是经过了思考和复盘,但不是《战国策》说的那么简单。

这就回到本文前面的那个话题了,一两个出色的说客,对于时代大势的变化,重要吗?我的答案是,没那么重要。

在苏秦张仪的时代,秦国与六国相抗衡的态势已经基本形成。

秦惠公时期,秦国“四代乱政”进入尾声。秦国失去河西的领土,但也夺取蜀国、南郑,秦惠公在完成入主汉中的壮举后去世。这一切都是为160余年后的并六国伟业所拼的拼图,所搭的积木。

而这种国际形势,会以自己逻辑进行演进。也就是是,六国这边一定会有一种声音和势力,主张合纵而西向对抗强秦(当然也会有相反的观点),而秦这边面对六国的合纵,也自然会形成连横的策略,也就是横向打破连横。

这两种策略就像这个乱世的孪生子,一先一后自然接踵而至。而且,几乎只能是先有合纵而后有连横,因为无合纵就没有连横的目标,而合纵的目标已经在那了,强秦的存在本身就是合纵的目标。

这时候我们再看苏秦的说秦失败,说六国成功,此大势也,非人力也。

在这种大势之下,没有苏秦也会有王秦、李秦,没有张仪,也会有刘仪、赵仪。当然了,这种时势造的英雄也是英雄,我绝无意贬损他们,这是另一个话题。

时代变了,风云际会,今天,还会有苏秦、张仪吗?也许,他们的故事已经在隐秘的上演着。

版权声明:
作者:Zad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53205.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