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嚼慢咽就是补
一说到“补”, 人们总是忘不了人参,黄芪,枸杞子……其实,对于一般人而言,药补不如食补,食补还不如神补呢。养生专家马悦凌有句名言,说“越细碎的食物越能补气血”。在日常生活中,只要我们细嚼慢咽,就是家常便饭,也照样能够滋补气血。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我们日常所吃的食物中,除了维生素无机盐和水可直接吸收以外,其他的都是大分子有机物,都不能直接吸收,必须先在消化道内,被分解成结构简单的小分子物质以后,才能通过消化道内的粘膜进入血液。食物在消化道内的这种分解过程,通俗的讲就是消化。经过消化的食物,通过消化管粘膜上皮细胞进入血液的过程叫吸收。人的五脏六腑,只有在吸收了由食物转化成的各种营养成分以后才能进行正常的新陈代谢。
消化道对食物的消化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通过消化道肌肉的收缩活动,将食物磨碎,并使其与消化液充分混合,这种方式,叫“机械式消化”。另一种是通过消化腺,分泌各种酶,对食物中的蛋白质,脂肪,糖类等物貭充分化学分解,使其变成能够被人体吸收的小分子物质,这种消化方式称为“化学性消化”。两种消化的目的,都是将食物磨碎分解成小分子物质,并顺利通过消化道的粘膜进入血液。我们平时所说的营养,就是由这些小分子物质演化而来。
但是,如果进食的食物,没有经过充分的咀嚼,那么食物中的大分子物质就会随着大便排出体外,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消化不良。人的气血水平,也就会随着大分子的流失,而不断下降。人体各脏器,由于得不到充足的营养,其功能也开始下降。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虚”了……但怎么补呢?
这时候,如果我们往胃肠里输送的营养物质都是液体比如牛奶米糊,或糊状的细小颗粒,那么,食物中小分子结构的物质就会增加。气血生成的速度就会加快。随着气血水平的提高,“虚”的问题不就解决了吗?所以马悦凌这才说,“食物越细碎就越能补气血”。为什么久病初愈的病人要喝粥?为什么正常人吃饭也要细嚼慢咽?为什么断奶后的幼儿,要吃剁成泥的饭菜?……不就是因为,细碎的食物 在人的消化道内,更容易被人体吸收并化生成血液吗?所以细嚼慢咽就是补,而且是最好的食补。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