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第71章 自知之明

【第71章】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从文意上看,本章是接第70章而来。老子觉得,他的道很容易理解,也容易实行,但天下人都不理解、不实行。老子同时认为,天下人太无知了,所以不能理解他。

在本章,老子批评了人们。他说,如果一个人知道自己不懂得、不了解一些道理、知识,那么这种人还算是聪明的,这是一种好的现象。但是,就怕有些人不懂而装懂,这可就是毛病了。如果能够认识自己不懂装懂确实是个问题,是个毛病,那么这样的人就不会犯错误。圣人为什么不会犯错误啊?就是因为他们把不懂装懂认为是缺点、毛病,从而不去不懂装懂,所以他们就没有毛病,就不会犯错误。

人们常常被本章中的“病”字给绕晕了。其实,很好理解。第一个病,是名词,毛病、缺点。“病病”中,第一个病是动词,以……为病。

“知不知”,好理解,即“知”“不知”,自己知道哪些是自己不知道的。“不知知”,有点难懂,其实就是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不懂(而装懂),所以是毛病。这一句在马王堆帛书甲本中作“知不知,尚矣;不知不知,病矣”,让人理解起来就没有问题。韩非子解读说:“越王之霸也不病宦,武王之王也不病詈。故曰:“圣人之不病也,以其不病,是以无病也。”(《韩非子·喻老》)意思是,越王称霸,并不因为担任贱役而苦恼;武王称王,并不因为被人辱骂而苦恼。所以《老子》说:“圣人之所以不苦恼,因为他心里不认为苦恼,因此就不苦恼。”却让人有点不知所云。

也有人把“知不知”“不知知”理解为知道而不显得知道、不知道装作知道,听起来好像也有那么点意思。

从现有的史料看,到春秋时代,人们的认知水平已经有了飞跃,似乎都变成了“无神论”者。以老子、孔子、墨子以及后来的孟子、庄子、韩非子、荀子等人为代表,不再信鬼神,而信仰自己的认知。老子以“道”的观念出发,提出了天、地、人的关系,提出了治国理政的具体理念和措施,虽然一些理想是不可能实现的,但老子的认知是客观的、冷静的。孔子的学生仲由(子路)问他关于如何事鬼神,孔子回答:“未能事人,焉能事鬼?”仲由再问死的事:“敢问死。”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论语·先进》)关于认知的问题,孔子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孔子教育他的弟子,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不要不懂装懂;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不要不知道而装作知道。这都反映了实事求是的态度。

对自己和世界的认知程度,能够直接反映一个人的心智水平,决定一个人的人生境界。认知程度的提高,一方面来自于生活的实践,一方面来自于圣人的教诲。特别是那些从底层走出来的人,尝遍了生活的酸甜苦辣,看遍了人间世的无情与冷暖,认知水平会有一定的提升,所谓“吃一堑长一智”,但如果没有圣人之点拔,没有高水平思想的引导,又往往会陷入以自我为中心,形成偏狭的思维观念,而格局和境界始终会打不开。孔子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论语·季氏》)为什么要畏“圣人之言”?因为圣人们都具有超出常人的认知水平,他们是站在认知的顶端来看待人类的。特别是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历史磨砺和沉淀,这些圣人之言不仅没有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反而显出更加煜煜的光彩。

荀子也说过此类意思。他说:“学莫便乎近其人”,“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方其人之习君子之说,则尊以遍矣,周于世矣”。学习的途径没有比亲近良师更便捷的了。崇敬良师是最便捷的学习途径。仿效良师学习君子的学说,就可以养成崇高的品德,得到全面的知识,通达世理了。如果能这样做,便可以“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了(荀子·《劝学》)。

任继愈说:“老子讲的这些道理与西方古希腊哲人的认识进程大致相当。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随时提醒人们要知道自己的无知。老子、孔子都有类似的言论。应当是人类自我意识发现的一种普遍经历,老子时代略早于苏格拉底,他们大致体现了东方西方人类认识进程深化的标志。”(《老子译读》)。苏格拉底随时提醒人们要知道自己的无知,即他说过:“知道自己不知道。”

版权声明:
作者:siwei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54792.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