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愤怒背后的心理,就能做到非暴力沟通
我一直不能理解为什么有那么多人易怒,而对他人恶言相向、暴力相加。
看了这本《非暴力沟通:转化羞愧,绽放关心》,我明白了,原来那些易怒的人,是在通过怪罪他人把自己从羞愧感中解脱出来。
作者丽芙·拉尔森是非暴力沟通创始人马歇尔·卢森堡博士的学生。在过去20年里,她在全球各地分享领导力、沟通和冲突调解技能。她的著作大多被翻译成了多国语言。
她指出,愤怒与谁“应该”或“不应该”怎样这样的思维方式密切相关。还有,执着对错去评判和要求自己和他人也会引起愤怒。
所有的愤怒,都是因为有未被满足的需要,自我感觉未被尊重而羞愧窒息,只想通过愤怒来增加自己的力量,将自己解脱出来。
这让我联想到,一些家长认为孩子要这样或那样。当孩子未满足自己的需要或期望时,就大发雷霆羞辱或责骂孩子,认为只有这样让孩子内疚、痛苦、羞愧了,他/她才会长记性,才会变好。
事实上呢?孩子没有什么改变,甚至令家长更失望了。不是吗?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羞愧这种负面情绪消耗掉了孩子的能量,孩子没有能量专注于要做的事情了,自然会显得更“愚蠢”,同时亲子关系疏离,家长给不到孩子成长所需的支持。
羞愧感还会给孩子留下一生的烙印,他/她总是自卑、自责,羞于向别人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要,内心情感像噩梦一般混乱。
如何处理因羞愧引起的愤怒情绪,改善亲子关系或其他人际关系?
采用非暴力沟通方式,有效联结自己和他人,转化羞愧,触碰自己和他人的需要。
一、观察:
像摄像机一样如实表达我们用心看到/倾听到的,不带任何评判,尤其是对方在愤怒、羞愧和内疚时。
二、感受和需要
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要,并猜测他人的感受,触碰到他人更深层次的需要,就会更加乐于倾听自己和他人。
三、请求
将感受和需要与渴望、梦想联系起来,请求他人时,要说得清晰、具体。
例: 我看见…我感觉…我需要…我希望你…
非暴力沟通的前提,是尊重彼此的界限,做好自己,不试图去掌控他人的反应和选择,这样才有能量去满足自己以及他人的需要,绽放和谐的人际关系。
除了愤怒,内疚也离不开羞愧,它们都是因为有未满足的需要而产生的负面情绪。
情绪都没有好坏之分,坦然接纳它们,并将之看做一个美好的信号,就能更清晰了解与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
看到自己的需要,也同理他人的需要,我们就会采取非暴力沟通,去转化羞愧、管理愤怒、从内疚中解脱出来。
书中还给出了转化那些负面情绪的具体步骤,以及实践练习指南,进一步帮助我们直面羞愧并慢慢从羞愧中解放出来,让我们活得更自由、更自在。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