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即菩提
也许从小,骨子里,我还是一个十分叛逆的人。虽然从小到大,在父母老师和亲戚朋友的眼中,我一直都是一个所谓的“乖乖女”。因为大部分时间,我都是以安静、沉默寡言、老实本分示人。
随着年岁的增长,我也在周围亲朋好友对我同化般的标签中差点迷失了自我。其实,想来,还是自己不够豁达,不够坚持自我。一言以蔽之,即对自我还不够悲悯……
我所指的骨子里的叛逆,是在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上。我是一个有着很强的个人判断的人,并且一旦沉迷于一件事情,或者某个领域,也非常容易一根筋似的去钻牛角尖,非得想出个水落石出,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固执境地!
当我在大学毕业后,自从迷上了三毛的文字,我就二话不说,便马不停蹄的买下了她所有的文集。买来之后,也是马不停蹄,快马加鞭的一口气读完。读到动人之处,竟不觉泪流满面,感慨万千。甚至于,在读到三毛写与何西阴阳相隔后的悲痛欲绝时,更是大哭特哭一场,总是情难自禁!
或许,从小就从父亲那里埋下了一颗文艺的种子。那悲秋伤怀,那多愁善感的细腻和敏感,也成了我身上一种法磨灭的印记。
也许,古往今来的文人骚客,大多也如此相似。他们时而豪情万丈、悲天悯人,时而苦大仇深、壮志未酬,时而又感叹春花秋月,镜花水月……
这些丰富且深沉的情感,都被这些文人墨客在历历书写中娓娓道来。
有“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的家国情怀,也有《红楼梦》枉凝眉中,作者对那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的一对千古痴情人的枉自嗟叹,这又何不是道出了作者的痴和叹?
不得不说,情感的丰富再加上阅历的丰富,的确是酝酿文字的一种基本功夫。
古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忠言至理,意在告诉我们,要多读书,然后多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增加自己的见识,提高自我的认知。但,在我看来,这个“行万里路”,不仅仅指走出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去见识外面的世界,而更多的是一种修行。
外面的世界就算再精彩绝伦,五彩缤纷,对我来说也只是尘世的感官世界的产物。而心灵世界的产物,才能真正让人达到至真、至善、至美的境界。
唯修行至此,我们看万事万物的眼光就会带有悲天悯人的慈悲之心,哪怕是一花一草,一木一石。乃至花非花,雾非雾,花就是自己,自己也就成了一朵花。
我想,当年曹雪芹写《红楼梦》,不也用了一种镜花水月,庄生晓梦迷蝴蝶般的哲思,进而演绎这一场满纸荒唐言的痴男怨女,枉自嗟叹的红楼大梦吗?
文学的高超技艺与哲学形而上的迷思高度融合,再加上曹公独到而富有开创性的创作手法,又紧密结合了对封建社会从上至下的几乎是现实主义表现手法般的逼真展现。借以此作,曹雪芹足以千古流传,永屹立世界文学之林!
得道者,众身皆悲悯。
悲悯者,皆出自众生……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