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常识

《伤仲永》是一则记述、评论"神童"故事的短文。在王安石传世的散文中,因其简约质朴、寓理于事而著称。这一短篇虽是王安石青年时期的作品,已然可见临川为文立论鲜明,因事言理,刻意宜人适世,以气势取胜的风格。

"神童"方仲永秉赋聪颖,五岁即能操笔成诗,一时令"邑人奇之";及长成,却因为"不使学"反落为平庸之辈。作者甚感于此,笔墨行文间一掬叹惋、怜惜之情,并深刻地阐明:即使是"神童"一类尚且须"敏而好学",才不至于"泯灭",何况资质平凡的众人。可见勤学终生的必要与可贵。

全文结构鲜明得体,叙事议论亦时起波折。后一段的议论,得之于前两段的三处预设伏笔。"不使学"、"不能称前时之闻"、"泯然众人"的事实,使作者能因事立论,由事言理,有感而发,毫无抽象空洞的印象。而议论集中、条分缕析,使论辩有力,文章简练。

文学常识:"江郎才尽"说江淹

江淹(444~505年),字文通,南朝著名文学家,历仕三朝。江淹在被权贵贬黜到浦城当县令时,相传有一天,他漫步浦城郊外,歇宿在一小山上。睡梦中,见神人授他一支闪着五彩的神笔,自此文思如涌,成了一代文章魁首,当时人称为"梦笔生花"。

中年以后,江淹官运亨通,官运的高峰却造就了他创作上的低潮,富贵安逸的环境,使他才思减退,到齐武帝永明后期,他就很少有传世之作,故有"江郎才尽"之说。

据《诗品》,传说他有一天晚上梦见一个人,自称是郭璞(晋代文学家),他对江淹说道:"我有一支五色彩笔留在你处已多年,请归还给我吧!"江淹从怀中取出,还给了那人。其后他写的文章就日见失色。时人谓之才尽,于是便有"江郎才尽"一说。

《南史》中除了记载以上故事外,还记载了一个类似的"索锦"的故事,发生在张协与江淹之间。传说江淹晚年梦见晋张协对他说:"前以一匹锦相寄,今可见还。"江淹把几尺残锦奉还,张大怒说:"那得割截都尽。"江淹的文才从此大不如前。

版权声明:
作者:dingding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56203.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