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画观心
今天终于完成天空美术馆的看展之行。本来三月刚开馆,就冲着凡高、毕加索、莫兰迪这些欧洲美术史上闪闪发光的名字就买好了票。但平时的工作也实在太忙了,一直没有去看。这不,再不看就要闭馆了。带着对真迹的崇拜之情,今天走进了期待已久的天空美术馆。
还有个小插曲,为了让自己不虚此行,还特别邀约了我的老同事,青年画家丽丽老师一同前往。但丽丽要在家激娃,晚到一会儿。我就自己先把五个展馆先浏览了一遍。
特别关注了大师真迹的几幅,凡高的《园丁》,毕加索的几幅手稿,乔治.莫兰迪的两幅画作,《静物》和他的乡村。另外基里科的几幅作品,也蛮吸引人。
说实话,欣赏画作是外行。只是因为父亲喜欢画画的原因,我在很小时候被启蒙,对绘画有天然的兴趣。从色彩,光影,图形,对比明暗,线条感都能看一看。同时也听丽丽老师讲一下,也会有别样的收获。
今天看画的人不少,有很多人围着听讲解。我今儿也是奇怪,一点听讲解的兴趣都没有,就想凭着自己的兴趣,随性走动,观赏,这感觉也是很美妙的。很多时候,我们总是被别人暗示,被别人教导,听权威解读,恰恰就少了一份自己内在的真实感受。我那个当下就是要找到自己。
当我看到基里科的画时,突然有一种空灵感,他的几何线条,人形却没有头脸,很怪异的存在。他的画标签感很强,一眼就能看出。明明让你看到的就是一个街道,几幢房子,但画作就是能让你有别样的情绪,一种神秘的力量散发出来,摄住你的心。让看它的人产生各种联想。
还有就是进门的几幅印象派画作,感受就全然不同,它们没有清晰的线条,人或物似是而非,但整体又很美很协调。看到一幅描绘清晨阳光洒下来,洒在草地上,洒在人身上,洒在草地的九只鸭子身上,那光感明亮而温暖,赞叹画家的本领了不起。
名画都不是画家的代表作。我看了一圈,也看到一些如小学生的作品,还有一幅将金属版直接挂起来展览的。
我在想什么古典主义,现实主义,超现实主义,达达主义,未来主义,还有印象派,野兽派,形而上派等,都是人们在求变求新中形成的,绘画本身就是表达作家个人观点,认识与情感的,画家本身也不容易,在任何情况下做自己都不容易。
细品画作,都能感受的那种或挣扎或不解的情愫。
现代画作,与心理学,哲学紧密联系,使画作的内容更有内涵,更能表现画家自己的所思所想。关于什么流派,什么主义,会不会束缚画家的创作呢?亦或是画家去世之后,才总结出来的?
反正每一时期的画家都会受人影响,再多年后形成自己的画风。如基里科和卡洛卡拉的形而上画派,后来,莫兰迪加入其中。
叔本华说“要有创新的、非凡的、甚至不朽的意念,唯有与世界完全隔离一些时间,最寻常的事物才能显出新奇与特殊,才能显示他们真正的本质”,这被基里科奉为基本理念。我想也有道理。
共有 0 条评论